蒙田随笔(精)

蒙田随笔(精)
作者: (法)米歇尔·德·蒙田|译者:张俊丰
出版社: 四川文艺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7.50
折扣购买: 蒙田随笔(精)
ISBN: 9787541139772

作者简介

米歇尔·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1533-1592)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作家、怀疑论者。其座右铭是:“我知道什么呢”年轻时在图卢兹大学*读法律,后曾在波尔多法院任职十余年,当过国王的侍从,亲历战争,游历欧洲各地,还两次当选波尔多市市长。阅历广博,思路开阔,行文无拘无束,其散文对弗兰西斯·培根、莎士比亚等影响颇大。所著《随笔集》三卷名列世界文学经典,被人们视为写随笔的巨匠。

内容简介

当我们冒犯了一个人,偏巧他又掌握着我们的生 杀大权,为了得到对方的宽恕,我们一般会用屈服来 换取对方的怜悯和体谅。然而,如果相反,我们以勇 气、刚烈和不屈来直面对方,有时也会得到同样的效 果。 威尔士亲王爱德华曾经长期统治我们的吉野那地 区,不仅拥有巨额财富,还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在被 利摩*人激怒后要进行屠城报复。无辜百姓跪地求饶 时他无动于衷,妇女儿童饱含泪水祈求宽恕时,他也 没有停止杀戮的打算。然而,当他走到市中心看到三 位法国*官毫不畏惧地誓死抵抗他的胜利之师时,这 意外的勇敢引起了他的钦佩与尊敬,平息了他的愤怒 之火。于是,由于这三位勇士,他赦免了全城百姓。 希腊爱比尔的王子斯坎的贝尔在追杀他手下的一 个士兵时,该士兵苦苦哀求、屈膝乞怜,都无法平息 王子的怒气,*得不到宽恕。不得已,士兵*终紧握 长剑,毅然等待与王子对决。他的主人看到他能如此 下一个可敬的决定,马上怒气全无,赦免了他的罪。 当然也许会有人对这个例子有其他的解释,不过那是 因为这些人不知道王子超凡的勇气和过人的力量。 *耳曼皇帝康拉德三世包围了巴伐利亚公爵盖尔 夫之后,无论对方的人如何卑躬屈膝、低三下四地求 饶,他都不肯和解——只允许与公爵同行被围的贵妇 人们步行出城,以保全她们的名誉;还容许这些女人 尽可能地带走所想带的东西。结果,这些品性高洁的 女人一个个勇敢地将自己的丈夫、孩子,甚至公爵, 都扛在了肩膀上。康拉德皇帝看到这一幕,被她们的 勇气所动,居然感动得流下欣赏的泪水。从此,他不 再追究与公爵的仇恨与怨怼,开始人道地对待公爵以 及他的子民。其实,这两种让对方宽恕的方法都很容 易打动我,因为我对慈悲与怜悯根本没有抵抗力。恻 隐之心与尊敬之意相比,前者很自然地在我心中就超 过了后者。然而斯多葛派的哲人却将怜悯视为有罪: 他们提倡我们去救济苦难中的人,但是不允许我们心 存恻隐和怜悯之心。 当我们目睹这两种方式非此即彼让心灵屈服,就 会知道上述的几个例子是多么的恰当。如果归类的话 ,大概可以如此划分:恻隐之心是温和、良善和软弱 的表现,所以那些天性比较软弱的凡夫俗子、妇女、 儿童*容易被打动;至于那些蔑视眼泪与哀求,只尊 敬勇敢的神圣形象,则多出自坚毅刚强、不屈不挠的 心灵。他们只崇敬男性的坚韧与顽强。当然,不怎么 高贵的心灵,有时出于钦佩与震惊也会产生相同的效 果。 以底比斯的人民为证。他们将那些到了任命期限 而不卸任的将领送交重罪法庭审判。其中一个叫佩罗 皮达的,经不住控诉,向人民屈服,为自保不住地苦 苦求饶。但是人民却很难宽恕他。与之相反,伊巴密 浓达却把自己做的所有事情淋漓尽致地颂扬一遍,并 高傲自信地谴责民众忘恩负义。结果,民众开始为他 喝彩,在*后表决时居然不敢投票,以至于直到*后 散会,大家都在称赞这位将*的勇敢。 同样是在希腊时期,老狄奥尼索斯经过了长期***艰苦的战争才终于*下莱*城,并俘虏了坚守该城 的名将费东。对于这位品行高尚的君子,老狄奥尼索 斯决意施以报复以儆效尤。他首先对费东描述了一遍 他前**是如何将对方的儿子和所有亲戚溺死,然而 费东只是淡然回答说“他们比他那天*痛快”。老狄 奥尼索斯随即又剥掉费东的衣服,把他交给刽子手, 不仅用酷刑折磨,还以言语侮辱,甚至残忍、卑鄙地 拖着他游街。但是费东并未因此而屈服,他毫不动容 ,反而告诉刽子手他为自己的死因感到高尚光荣:不 肯将自己的国土交给一个暴君——?一个必将遭到众 神惩罚的暴君。老狄奥尼索斯从士兵们的眼中看出他 们并未被这位手下败将的言行顶撞所激怒,相反士兵 们开始蔑视他们的将领和已经得到的胜利。显然,他 们已经被费东所感动折服,甚至想把费东从卫队手中 抢出来。如果继续下去,反叛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于是老狄奥尼索斯只好放弃对费东的残酷报复,不得 不悄悄地派人将这位将*溺死在海中。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