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文汇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新月故人/开卷书坊
ISBN: 9787549626632
名流写字 说到写字,常常想起我接触过的那些前辈名流 。因为喜欢书画,不免因为翰墨的缘故和他们有些 交往,也目击他们写字的种种情状。有些前辈欢喜 对客挥毫,有些则是书房作家,必须躲在家里,一 个人安安静静没有干扰,才能从容握管。他们的写 字和他们的性格一样,风采各异。 已故的鉴定家杨仁恺是有名的书法家,改革开 放后全国第一届书法展在辽宁展出,杨仁恺就是参 展的经手人。关于他的字,有人评说虽则大度豪放 ,但也有粗放的一面。在他生前,凡是认识他的人 ,有机会向他求字,只要开口,大多会得到满足, 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记得北京荣宝斋曾办过一个当 代学人书法展,杨仁恺是选入的其中一家,展出的 近二十张大小不等的作品,就是一次性完成的。当 时杨先生年近九旬,展览主办者有所请,老人家爽 气地答应了,并当场挥毫。这其中有金笺、花笺、 熟纸、生纸等各种性状不一的纸品,由杨先生写来 ,无不如意,这固然是他精力充沛的表现,也无妨 看成是他豪健性格在写字上的投影。就我经历过的 向杨先生求字的二三事,足以证之。有一次我心血 来潮寄纸请他写字,寄去的纸叠得皱皱巴巴的,按 常理,要熨平了才能写,杨先生不待宣纸完全抚平 ,落笔就写,满纸枯墨,仿佛秋风后的落叶,苍苍 茫茫,但不掩云烟之势。杨先生写字的不拘小节和 其豁达大度的书风表露无遗。这种情状,对于一般 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杨先生写字不光不择纸笔, 其意外之趣也时隐时现,或许这就是由随机应变而 引发的机趣,无常理可解释。 说到随意,又想起另外一件向杨仁恺先生求字 的事来。许多年前,浙江嘉善博物馆要编一本吴镇 的画集,转托我向杨先生求一个题签。恰好杨先生 当时在北京,我当面提出要求,杨先生当场给写了 。不过题字的小纸条,上面有擦拭印章留下的红泥 痕迹。我以为这样交账人家会认为没有认真对待。 杨先生听完我的话,没有说话,又裁了一片干净的 纸另写一条。后来他跟我讲,其实关系不大,制了 版看不出来。我知道杨先生对纸墨珍惜有加,而且 这也是从民国过来的那辈人都有的习惯。绍兴老书 家沈定庵曾跟我讲起:当年鲁迅故居纪念馆请郭沫 若题字,郭老接信后随手就把题签写在信壳的背面 。后来做成金字招牌,签名还是其他地方移来的。 近些年来拍卖盛行,民国时的政要、文化名人写在 小纸头上的题签随处可见。杨仁恺见得多了。他这 样做,除了性格随意,还能见到民国名流的遗风。 可惜我不识趣,惹得杨先生更多作一番交代。 鉴定家、书法家的启功先生,写字则要认真得 多。有一次我的朋友请他题一个大厦的名字,他答 应了,而且写了,但用了繁体字。当时北京市明文 规定,建筑物上的招牌用字必须是简体字,用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