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恶魔/读客外国小说文库
作者简介
埃里克·安布勒 Eric Ambler(1909-1998) 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悬疑小说之父”。 1917年,安布勒曾亲眼目睹西尔弗顿军火库毁于50吨TNT,这样的经历为安布勒的写作生涯埋下伏笔。 在如此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成长,安布勒成了善恶两极分化的见证者,他的作品总能真实还原世界大战爆发时人性的扭曲。 20世纪30年代,以安布勒为代表的的悬疑小说家,创立了以现实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间谍小说,而《双面恶魔》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本书情节扣人心弦,利用战争的大背景一步步把悬疑气氛推到极致。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无恶不作、神秘莫测的犯罪大师,在暗杀、战争、种族清洗、政治阴谋中,将人性的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内容简介
1922年8月的一天清晨,穆斯塔夫·凯末尔帕夏指挥土耳其国民军攻打杜姆鲁普纳尔高地的希腊部队主力。第二天上午,希腊部队已无力抵抗,一路朝东面两百英里外的士麦那和海边仓皇撤退。之后几天,撤退变成了溃逃。希腊败军无法消灭土耳其军队,逃亡途中转而疯狂残杀土耳其百姓,从阿拉谢希尔到士麦那,一路烧杀抢掠,所有村庄无一幸免。等待土耳其部队的,是冒着黑烟的废墟间那一具具尸体。逃过一劫的几个安纳托利亚农民已经近乎疯癫,他们指引土耳其部队紧追不舍,对希腊人展开报复。土耳其妇孺的尸体旁,又多了掉队的希腊兵残缺不全的尸体。但大部队已顺利由海路撤走。渴望异教徒鲜血的土耳其军人欲火难平,一鼓作气,到9月9日,就攻占了士麦那。 士麦那居住着大量希腊和亚美尼亚居民,两周以来,随着土耳其部队逼近,更多的难民不断涌入。他们本来指望希腊部队掉头守卫士麦那,但部队逃走了。他们掉进了陷阱。大屠杀就此上演。 占领军已得到亚美尼亚小亚细亚防御军团的名册,10日夜里,一队士兵闯入亚美尼亚区,按照名册到处搜找,发现的人一律杀死。亚美尼亚人奋起反抗,土耳其兵杀红了眼。之后的残杀如同信号。第二天,土耳其士兵得到首长授意,突然攻进非土耳其区,展开有步骤的屠杀。男女老少从家里、从躲藏地点被拖到街上残忍杀害,街面上很快堆满了遍体鳞伤的尸体。难民纷纷涌进教堂,土耳其兵朝教堂的木墙泼洒汽油,随后点火。逃出来的全部死在刺刀下。许多士兵一边四处洗劫,一边纵火,火势开始蔓延。 起先,占领军试图控制火势,但风向转了,火焰偏离了土耳其区;士兵继续在各处点火。没多久,除了土耳其区和卡桑巴火车站附近的几座房屋,整个城市化作一片火海。屠杀的势头有增无减。一队士兵把城市团团围住,防止难民逃出火场。惊慌失措的逃难者要么被残忍地射杀,要么被逼回火狱。狭窄而残破的街道塞满了尸体,即便有救援部队赶来,即使能忍受那股令人作呕的焦臭,也无法穿行。士麦那已从城市变成了藏骸所。不少难民想跳上内港的船只,他们中有的人中弹,有的人溺死,躯体被螺旋桨搅烂,可怖地浮在被血染红的水面。水边火光熊熊,码头上始终挤满了疯狂逃难的人群,有些被身后几码外烧塌的建筑砸死。据说他们的叫喊一直传到1英里外的海上。异教徒伊兹密尔——“不信道的士麦那”,终于赎清了它的罪过。 9月15日破晓时分,逾十二万人惨死。这场腥风血雨中,迪米崔却活了下来。 ◆真正的恶魔,会将他的恐惧化为你的恐惧,将他的欲望化为你的欲望。 ◆现代悬疑小说之父,爱伦·坡终身大师奖、钻石匕首奖得主安布勒代表作品! ◆ 希区柯克、007之父弗莱明、金匕首奖得主约翰·勒卡雷……悬疑大师们的灵感源泉 ◆ 入选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票选“悬疑小说BEST100”名单,排名超过《东方快车谋杀案》《罪与罚》《杀死一只知更鸟》 ◆《双面恶魔》是安布勒的代表作,文字扣人心弦,利用战争的大背景一步步把悬疑气氛推到极致。 ◆安布勒是现代悬疑小说之父。——英国《卫报》 ◆“一定有某些特殊的条件,才能滋生他这样一种特殊的罪犯。” ◆翻开本书,看一代犯罪大师如何诞生与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