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太好玩了(全三册)
作者简介
明小叔,本名郑国明,自由撰稿人、少儿思维训练师、思维导图授权讲师、思维导图创意写作课程体系创立者,儿童原创领域资深创作者。曾以纳兰秋为笔名,创作历史畅销书多部,策划出版《思维导图主战派》《思维导图学古诗》等思维训练类书籍多部。
内容简介
《历史太好玩了·假如古代帝王有独白》 我吐槽我快乐!大家好,欢迎来到帝王吐槽大会。今天出场的是商王太甲。据说他在位时,刚开始还说得过去,后来就变了,暴虐百姓,朝政混乱……四朝元老伊尹无奈之下就把他放逐到桐宫,直到他改过自新,才又还政于他。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还得他亲自来吐槽。 参加此次吐槽大会的还有商汤、伊尹。 太甲:大家好,我是商朝的第四任君主,名字叫太甲。我是商朝创始人商汤的嫡长孙,由于我父亲太丁死得早,按照商朝兄终弟及的继承制,我的两位叔叔外丙、中壬相继继位,然后才轮到我。我继位的时候还很年轻,幸亏有四朝老臣伊尹辅佐我, 他连着撰写多篇文章,教育我如何治国。我本来也是很听他话的,可是我觉得他管得太多了,因此就起了逆反心理——凡是伊尹说过的话我就反对,凡是伊尹做过的事我就推翻,说起来我才是大商的国君,怎么容他指手画脚啊。虽然在拥立我当王这件事上,伊尹是有功的,可我就是看不惯他对我指指点点的样子。 商汤:傻孩子,伊尹可是我留给你的一把利剑,你怎么能说烦就烦呢! 太甲:爷爷,我知道我做得有点儿过分,可是我实在受不了伊尹那副说教的嘴脸啊。他曾经给我写过一篇名叫《肆命》的文章, 里面专讲如何分清是非的道理,什么样的事情不应当做,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做。爷爷,我可是个大人了,不是个孩子,还用得着他唠叨?另外一篇文章《徂后》,说的是爷爷制定的法律制度,让我不要背弃祖训,为所欲为。我真的很生气,我一向是以您为榜样的,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个像您一样英明伟大的王,伊尹也知道我这个志向,可是他不止一次地叨叨,让我心里非常不痛快。 伊尹:我的王,我还不是为了你好,我就怕你把路走歪了,那样我就对不起你爷爷了。你爷爷筚路蓝缕建立商朝,容易吗? 太甲:我不管,你虽然是四朝元老,可也不能把手伸得过长,尤其是你不能控制一个现任的王,听清楚了吗?我才是大商的王, 你是辅佐我的,不是命令我的! 商汤:孩子,这就是你偏执的理由? 太甲:不错,我处处都跟他对着干,让他知道天无二日,大商无二王。你不是教我要爱民吗?我偏偏虐民;你不是教我要勤政吗?我偏偏懒政、乱政;你不是教我要效法汤王吗?我偏偏故意破坏爷爷制定下来的政策。伊尹不就是个奴隶出身的厨子吗?有什么权力来管制我? 商汤:孙子,你哪里知道,伊尹不光是个厨子,还会治国理政, 想当初他就是用厨房里的那些道理让我知道了如何治国,如何推翻夏朝,怎么到你小子这儿就不成玩意儿了? 伊尹:你小子翅膀硬了。 太甲:事实证明,我的翅膀还是没伊尹你硬,姜还是老的辣。最后,你不能容忍我的胡作非为,就把我放逐到桐宫去面壁思过。据说在我思过的三年里,你真的成了商朝的王了。 …… 《历史太好玩了·假如古代名臣有内心戏》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名臣吐槽大会现场,我是主持人明小叔。今天第一位要出场的千古名臣就是辅佐商汤建立商朝的功臣伊尹,他原本是一位厨子,可了不起的是,他从厨子的手艺中悟出了建国治国的方略,帮助商汤建立了商朝。正所谓英雄何必问出处,下面请听一个厨子的心路历程,有请伊尹! 参加此次吐槽大会的还有采桑女、夏桀、商汤、太甲。 伊尹:大家好,我就是传说中的伊尹,为什么说是传说中的呢, 因为我所生活的时代太久远了,好多事情都无法考证。说实话, 我只活在几片发掘出来的龟甲上,但是请你们放心,我现在要说的,绝对是真心话。 商汤:你说的话,他们没人敢不相信,况且还有我给你撑场面呢! 伊尹:尴尬!大王,在座的可不都是你大商的子民啊。 商汤:晕,我把这事给忘了! 伊尹:首先,我要声明的是,我的真名叫伊挚,小名叫阿衡。“尹” 其实是商朝的官名,相当于丞相,在我大商,这可是代表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次高职位。 商汤:这样的职位,你当得起! 伊尹:谢谢大王给予我的荣耀和信任。据说,我刚一出生,就被老妈抛弃,扔在伊水河畔。幸亏有一个采桑女,听到我哇哇的哭声,才救下我,交给了有莘氏的酋长。因为不知道我的姓名, 就指着捡我的地为姓——伊。你们听听,这有多好笑。 采桑女:那天我正在伊水河边上的桑林采桑,忽而听见水边有小儿的哭声,过去一看,是一个弃婴。这个婴儿好可怜啊,我就把他救下,但我不能养他——我还没有出嫁呢,于是就把他交给了我们的酋长。酋长是个好心人,把他交给了一个厨子养育。 伊尹:我的厨子老爸对我非常好,不但给我好吃好喝,没事的时候还给我讲古代圣贤的故事。当我长大了以后,他还把浑身的本事教给我,让我也成了一个有名的厨子,以至于商汤迎娶酋长女儿的时候,我以两种身份,一是有莘氏的私塾老师,二是有莘国的著名厨子,一起陪嫁到商部落。酋长的意思我明白, 我去陪嫁是为了让商汤不敢小瞧有莘国。 商汤:我还纳闷呢,婚姻嫁娶,有送房子、车子、彩电、冰箱的, 可没听说过送厨子的,可能这个厨子的手艺太好了吧,要让我开开眼。 伊尹:不可否认,我先是用厨艺征服您的,其后才是治国之道。您还记得吗,有一天,您到后厨,跟我聊起了烹饪,我给您上了一堂烹调课。我说要想做出美味佳肴,首先要认识食材的自然属性,然后再依靠水、火、味的调节,使菜肴久而不败、熟而不烂、辛而不辣、淡而不寡……治大国如烹小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办好…… 商汤我当时对你说的一句话特别上心,那就是你告诉我,要想吃到这些四海八荒的美味,就必须成为天子,要成为天子就必须要实行仁道。我当时都听愣了,没想到一个小小奴隶出身的厨子竟然有这么一番治国的宏论,而且这说中了我的心事。所以我当即免除了你的奴隶身份,任命你为小臣。 …… 《历史太好玩了·假如古代名将能吐槽》 大家好,欢迎来到名将吐槽大会的现场, 我是主持人明小叔。从今天起,吐槽的嘉宾都是历代的名将。第一个上场的名将就是号称“兵圣”的孙武,他的事迹并不多,但他的《孙子兵法》却成为历代兵家的圣典,那么,真实的 “兵圣”有什么心声想要一吐为快呢?有请孙武! 参加此次吐槽大会的还有姜太公、阖闾、伍子胥。 孙武:大家好,我是孙武,后世称我为“兵圣”。我著了一本书, 叫《孙子兵法》,据说连美国的西点军校都奉为经典。其实那不过是我行军打仗的一点心得体会而已。 伍子胥:老弟,你也太谦虚了。我记得我刚到吴国的时候,没有门路觐见吴王,只好在吴国都城的郊外居住,那个时候咱们认识, 意气相投,处得非常不错。咱们谈古论今,你最喜欢谈论军事, 当时我就感觉你是个军事奇才。 孙武:伍兄过奖了。我算不上奇才,只不过喜欢研究。我原本是齐国的贵族,本来姓田,因我爷爷那辈有功,被赐姓孙。田氏在齐国非常显赫。可以说齐国分为两个阶段,一个叫姜齐,一个叫田齐。在历史的洪流中,田氏后来取代了姜氏,成为齐国的世袭国君。我们孙家就是田氏一脉。 姜太公:还有这种事?我靠功劳挣下的一个诸侯国竟然改姓了? 阖闾:您老别着急,江山代有才人出,诸侯易姓也不算什么大事。我的祖先太伯还不愿意争储君之位,主动来到吴越断发文身之地呢。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孙武:我当初离齐奔吴,并非齐国待我不好,而是我的治兵观念跟齐国主导的《司马法》格格不入,我没有用武之地,所以不得不另择良木。 姜太公:《司马法》乃是我所创制,为齐国千年不易之兵法,哪个敢擅自改动?你小子野心也太大了,竟想妄改《司马法》,简直是自不量力。 孙武:不是这样的。您创立《司马法》的时候,还是在商末周初, 距离我的时代已经有五百年了。《司马法》虽然很完备,但它是您那个时代贵族战争的产物,对于我所处的春秋无义战时代, 甚至是后来的战国时代,已是大大的不宜。兵法的改革亟待进行,但是我看得出来,齐国是没有这个氛围的。毕竟齐国是最老牌的诸侯,不会轻易改变已经实行了五百年的兵法。纵然有人要改革,也必然付出巨大的代价。所以,权衡之下我才选择离开。 阖闾:那你为什么选择了我们吴国? 孙武:我的目的国有四个,吴、越、楚、秦。这四个国家被中原诸侯看作蛮夷之国,处于鄙视链的底端。不过,蛮夷之国有蛮夷之国的好处,那就是什么都能接受,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不过这四个国家也不是我想去哪个就去哪个的,我只能选择吴国。这背后还有点小插曲。晋国当时为了争霸与秦、楚为敌, 因此,秦、楚我是不能去的,越国呢,当时是秦、楚的盟国, 也不能去;而吴国正是晋国培植拉拢的对象,又是新兴国家, 所有我才选择入吴。 阖闾:当时,吴国刚在历史舞台上冒头,楚国害怕吴国强大,就扶植越国制约吴国;晋国为了跟楚国争霸,当然就对我抛出了橄榄枝,要联吴疲楚。我本人也希望吴国强大,对各方而来的人才都非常重视,虽称不上千金买骨,但也向各国贤达敞开了大门。 ● 令人捧腹的历史故事 ● 演绎历史人物形形色色的心理想法 ● 以嬉笑怒骂与诙谐幽默的笔法,展现历史进程中的繁琐复杂和困苦艰辛 ● 真实和多样化的文臣武将,摒弃了以往样板化的历史人物 ● 还原演绎了历史人物,再现了历史故事的进程和发展 ● 覆盖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重要事件、重现近百位历史人物的真实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