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
作者简介
董立勃,山东荣成人,生长于新疆。出版长篇小说《白豆》《烈日》《米香》《暗红》《疏勒城》《可可托海往事》等二十余部,中短篇小说集八部及十四卷文集。曾获过多种文学奖项。多部小说被改编为影视作品。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祸起 新疆古称“西域”。清乾隆皇帝历时多年才于一七五九年先后平定准噶尔贵族和喀什噶尔大小和卓的叛乱,并从此将天山南北广大地区改称为“新疆”。 一八八四年,新疆正式设省。湘军名将刘锦棠为首任新疆巡抚。 辛亥革命后的一九一二年三月,新疆巡抚袁大化遵旨承认共和,从此新疆进入民国时期。 新疆都督杨增新在执政十五年后,被军务厅厅长兼外交署署长樊耀南,于一九二八年七月七日枪杀于宴会上,终年六十四岁。 时年四十九岁的政务厅厅长金树仁果断处决刺杀者及策划者,被南京政府任命为省主席兼总司令。因急需人才,他派秘书长鲁效祖来南京纳贤。 鲁效祖遇到不得志的三十五岁军官盛世才,劝其到新疆发展。 一九三零年,盛世才携妻女先回东北,与家人道别,再从西伯利亚绕道进入新疆。 一九三三年,政变者逼金树仁下台离开新疆,推举盛世才任新疆边防督办。 新疆从此进入盛世才统治的岁月。 尚青的故事开始于她二十岁那一年。 那是九月的一天,风和日丽秋高气爽。在遥远的大西北新疆迪化市(乃新疆首府,是一七六三年乌鲁木齐建新城时,乾隆给起的名字),尚青的恋人杜涛突然被警察抓走。 这一年,中国的大部分河山,仍然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蹂躏。当然,这件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和杜涛被抓,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因远离内地,战火还未烧到新疆。至少目前这段日子,塞外大部分百姓过得还算安稳。 但如果非要扯上一点关系,那就是在杜涛被抓的三个小时前,他和尚青参加了一场反对日本侵略中国的示威游行,并且在支援抗战的募捐箱里投进一块银圆。他们本想多捐一点,可他们是穷学生,实在没有多少钱。捐钱的人很多,要站在那里排一会队,才能捐得上。 两个人参加过示威游行后,找了个小饭馆,一人吃了一碗清汤牛肉面。又去电影院看了一部苏联电影。在这之前,他们已经看过好几部苏联电影。不得不说,盛世才实行新政策后,书店里苏联作家的书,电影院里的苏联电影,明显多起来。 看电影时,两个人的手一直抓在一起。有一阵子,尚青还把头靠在了杜涛的肩膀上。 看完电影走出来,天还大亮着。新疆的太阳,比内地要晚落两个多小时。他们不急于回学校。已经拿到毕业证。他们并没有什么太着急的事要办。 他们顺着大街往省政府方向走。那里有一个大广场,四周全是商行店铺,不管啥时候,都热闹得不行。 他们想去那个地方转一转,寻找一些新的乐趣。 不断有人从他们对面走过来,只是走过来的不管是什么人,他们都不会在意。同样,走过来的人,也不会在意他们。城市里人很多,认识的没有几个。不管是谁走在街上,都很少会遇到熟人。 这时有三个男人从对面走过来,走到他们面前,却站了下来。 三个男人看上去和别的行人没有两样。 三个人应该没有理由站到他们面前,挡住他们的去路。 尚青以为遇到了无事生非的街头无赖,拉着杜涛的手往旁边走。 拉了几下拉不动,再一看,不是杜涛不想跟她走,是杜涛的胳膊被两个男人抓住了。 其中一个年纪大一点的男人问,是不是叫杜涛? 杜涛说,是的。 能够叫出杜涛名字的人,应该是尚青和杜涛都认识的人,可这三个男人,没有一个看着脸熟。 他们说他们是便衣警察,还掏出警官证件让他们看。说有事找杜涛,让杜涛跟着他们去局子一趟。 问警察找杜涛什么事,警察不说。说到了警察局就知道了。 杜涛跟着警察去警察局。让尚青先回学校去。 尚青不回,要跟着一块儿去。 警察不让她跟着,说他们是在执行公务,让她不要妨碍。 杜涛也让尚青不要跟着,说不会有什么事,一定是有了什么误会,只要他说清楚就可以了。 毕业前一年,尚青和杜涛确定了恋爱关系。杜涛这些日子干过什么事,她比谁都清楚。要说他有什么过分的事,也就是看到她受别人欺负,动手把别人打出了鼻血。除此以外,杜涛再没有干过什么和警察可以扯到一起的事。 尚青想到假警察,想到绑架,想到报复,越想越不安,就对杜涛担心起来,生怕有什么无端的灾祸落到他身上。 警察不让她跟着,尚青只得站下来。等他们走出一段,她就悄悄地跟着。街上人来人往,混在人群里,只要别跟得太近,就不会被发现。 跟过了几条街,走到一座建筑前。看到这座建筑,尚青停下了脚步,不再那么担心。 建筑边上是一个广场。经常会有社团在这里搞集会,举行活动,尚青也参加过。知道这个建筑,是省督办公署的办公场所。 看到把杜涛带进这座建筑,可以确定他们真是警察。真警察办事,会以法律为依据,不会乱来。只要把事情问明白,肯定就会把他放出来。 尚青回到学堂。 拿到毕业证,一些同学就离开了。宿舍里还有几个同学,在收拾东西,准备离校。看到尚青回来,问尚青干什么去了。尚青说和杜涛在街上转了转。尚青没有说警察把他抓走的事。 尚青读书的学堂,是省立师范。整个新疆,专门培养老师的学堂,就这一个,不愁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尚青和杜涛已经与迪化女子中学谈好,毕业后去那里任教。两个人打算好了,当上老师后,拿到酬劳,就举行婚礼。 一夜过去,尚青一直想着杜涛,几乎没有怎么睡。 天亮后,还不见杜涛回来。她等不及了,走出校门,走向广场对面的那座建筑。 尚青直接走进了挂着警察局牌子的一间大房子。 走进警察局的那间大房子后,才知道杜涛为什么会被抓,才知道这件事的后果有多么严重。 抓杜涛的三个警察中,有一个年纪稍大一点的男人。他看到尚青后,并没有露出凶恶的样子。可能是看到了尚青柔弱清秀,不忍心对她厉害,和她说话时,脸上一直带着笑意,他说他姓鲁,让尚青喊他鲁警官。 他对尚青说,杜涛犯的是危害社会安全罪。 尚青听不明白。心想,莫非杜涛参加了什么反政府组织,自己不知道?但又一想,这不可能呀。杜涛只是个学生,这两年又在和她谈恋爱,除了上课睡觉外,剩下的时间,几乎都是两个人在一起,他不可能再干别的什么事。如果他干过别的什么,尚青也不会不知道。 再听下去,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原来杜涛被抓不是因为干了什么坏事,而是因为他说了几句话,这几句话是在吃饭喝酒时说的。她当时也在场,她认为那几句话只是他的一时气话,说完就说完了,不管是他还是别人,都不会把这几句话当回事。 这几句话说在几天前。大家学业完成,快要毕业,同学一场,马上就要分别,都有些不舍。于是就会经常凑在一起吃饭喝酒,一是庆祝顺利毕业,二是畅叙同窗之情,三是憧憬远大前途。 关系好的同学,轮着做东请客。轮到杜涛和尚青,就选在学堂马路边上的小饭馆里欢聚。 杜涛做东,不但酒要多喝,话也会多说。 这一说,就说出了那几句话。 什么话,这么厉害,可以把自己说进警察局,说到这,不能不说到另一个人。这个人可不是个平常的人。当时新疆有四百多万人,都知道这个人是谁。 这个人就是盛世才。时任新疆督办,手握军政大权。 盛世才来新疆那年,尚青刚刚十二岁。没有人知道,包括她自己,竟会在二十岁时,和他扯上关系。 那次请客喝酒,说到了盛世才。大家都在说,只是杜涛喝了酒,说的声音更大,说出的话也狠了一些。 他说盛世才是暴君,是独裁者,应该推翻他的统治。 杜涛就是说了这个话,才被抓起来的。鲁警官说,有人检举了杜涛,说杜涛诬蔑谩骂攻击盛督办,煽动暴乱,犯了“危害社会安全罪”。 尚青问鲁警官,是谁检举的? 鲁警官说,谁检举的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说了这个话。 尚青说,他喝了酒,是在胡说。 鲁警官说,酒后吐真言。 尚青问,会怎么惩罚他? 鲁警官说,这不太好说,我们这个部门只负责抓人,怎么处理我们说了不算。 尚青说,就是说错了话,能有多大的罪? 鲁警官说,说了这个话,就说明他有想法。有了想法,就可能把想法变成行为。再说了,谁知道他背后是不是还有什么团体组织在策划? 尚青说,这个肯定没有,他就是个学生,我们一个班的,我对他很了解。 鲁警官说,你说了不算,这要看最后审讯的结果。 去省公署的警察局找杜涛,没有找到。但也没有白去,见到鲁警官了解了情况。 看鲁警官这个人,没有那么凶恶。就想再有什么事,还来找他。 第二天尚青又去警察局,没有空手去,在小店里买了两包“大前门”。 见到鲁警官后,把烟塞给了他。 鲁警官的态度果然更好了。他告诉尚青,三天后再来找他,可能那个时候杜涛的事就会有结果。 离开警察局,没有去学堂,顺着大街往家走。 广场旁边,有一片街区,由多条长巷大道交会形成,又称为大小十字街。店铺之集中齐全,规模之大,在整个西北也不多见。 一八七六年,慈禧太后接受塞防派建议决定收复西域,遂令左宗棠率湘军主力,激战三年终克敌制胜,平定阿古柏匪乱。一批以天津商人为主的平民随军,在战争结束后,便留了下来,使得这片街区很快成为热闹繁华之处。 尚青出生在这条街上,但家里人并不经商。 爷爷也是随大军进疆的,是铁匠。 铁匠富不了,也穷不了,啥时候都会有一口饭吃。 尚青上面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她是家中最小的。父母不怎么管她,随她自己的性子长。她要上学,就让她上,她要住校,就去住校。她的事,可以自己做主。好处是自由自在,不好的是有了麻烦,也要自己解决。 走到巷口,听到铁锤敲打声。顺着敲打声走过去,不大一会儿,看到一个木棚。 父亲一只手用铁钳子夹着一块铁板,放在铁墩上。一只手攥着一头圆一头方的小锤指点着。 哥哥举起大锤,在父亲指挥下,把铁块锻打成想要的器物。 看到尚青走过来,父亲和哥哥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在四处飞溅的火星中,向她打了个招呼。 她没有和父亲、哥哥多说什么,走进紧挨着铁匠铺的一间砖瓦平房。 看到母亲在做晚饭,她上前帮着母亲往炉子里添柴火。 和杜涛的事,还没有跟家里人说过。打算工作安定下来以后,再给家里人说。 父母对她从来没有什么大指望,想着她毕了业,有个工作,能养活自己,再找个不错的人家嫁了就行。 两个姐姐没上什么学,都嫁了开店铺的,吃穿不愁。尚青比姐姐长得好,还上了学,怎么也会比姐姐嫁得好。 有人看到过尚青后,来找她父母说亲。有当官的,有经商的,条件都不错。 父母与尚青商量,想让她定下一门亲。尚青马上告诉父母,我的婚姻,你们不要管,硬让父母全给推掉。 那会儿,尚青还没有和杜涛好。可尚青已经读过不少书。比如说巴金先生的《家》,就让尚青落下不少泪,暗暗向往要做一个新女性。还读了鲁迅先生的杂文小说,也让她有了不同于一般姑娘的见识。 西部吹来健朗的风。本书具有非常浓郁的边疆风情,塑造了一位勇敢、坚毅、深情的边地女性形象,她的命运虽无法超脱于时代,她的形象却可以穿越历史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