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产能合作界域治理研究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国际产能合作的出场语境 第一节国际产能合作的产生与发展背景及 中国新思维 一、国际产能合作的产生与发展背景 (一)新丝绸之路的崛起 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它连接着欧洲和 太平洋,西起地中海和黑海,东至喜马拉雅山脉 ,它坐落在东西方之间,构成地球运转的轴心。 ”牛津大学彼得·弗兰科潘在他的新书《丝绸之 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前言中这样写道。东 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商品货物通过这里走向四 面八方。沿着这个网络扩展开来的不仅仅有文化 、经济还有各种人、事、物,它把世界互联互通 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我们今天仍然沿用 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给它的那个名字,称之为 “丝绸之路”。 如今,这个中心地带由于丝绸之路的复兴 也再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仿佛世界的重心将 再一次回到它千年之前的位置。而这其中最重要 的因素莫过于该地区独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了。目 前里海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多达4400亿桶;在伊 拉克库尔德斯坦,最近的一项更广泛的钻井计划 出炉后,已探明石油储量将接近450亿桶,天然 气储量0.7万亿立方米;在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 交界处的卡拉查干纳科特,仅天然气储量就达1 万亿立方米;根据现有的估计,哈萨克斯坦境内 15个沉积盆地的油气资源储量约为760亿吨;类 似的还有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田、乌兹别克斯坦 和吉尔吉斯斯坦的金矿……然而,尽管有天然的 资源优势加持,在世人的眼中,这里仍旧是一个 发展滞后、技术匮乏的地区,这里既不是什么文 明的发源地,也或许真的没有什么“新世界”等 待挖掘,但它已经或必然再次成为世界的十字路 口。 随着丝绸之路的复兴,沿线国家经济日益 繁荣,城市机场、酒店、高铁、地铁、度假村、 大型商超等如雨后春笋般开工、建成。与此同时 ,在这些国家之间商品、资金、技术以及文化的 流通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频繁,贯通欧亚 的新通道不断以各种形式涌现出来——运输走廊 、输油管道、交通枢纽、海底隧道…… 丝绸之路正在复兴,新丝绸之路正在崛起 。 (二)全球经济秩序的重构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国际 贸易格局重构的大背景下,各国工业化进程不一 致,呈阶梯状落差。发达国家仍不遗余力地加大 工业化的力度,不断革新现有的高端技术和基础 设施。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工业化快速 推进阶段,持续加大资本、技术、设备等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