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对决(马云马化腾争霸风云录)
作者简介
刘世英,北京广天响石企划机构董事长,财经传记作家,财经畅销图书策划人,北京大学**MBA,中信出版社连续多年的**畅销书作者。长期致力于财经人物和企业案例研究,采访过世界银行、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阿里巴巴、百度、分众传媒、盛大、腾讯、搜狐、网易、汇源集团、伊利集团、蒙牛集团等数十家**外**企业和企业的***,著有《马云创业思维》、《谁认识马云》、《马化腾的坎》、《张亚勤:让智慧起舞》、《分众的蓝海》、《汇源内幕》、《赢在华西》等,其中《谁认识马云》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出版。
内容简介
开篇 互联网之巅:“双马”对决 商业利益面前,没有一条路是只属于你的。 2014年1月,马云违背了曾经说过的话:“饿死 也不做游戏。”阿里巴巴正式宣布手游战略,进*手 游平台。而此时,马化腾的微信游戏平台正如火如荼 地抢占手游市场。阿里巴巴的对外发言*是**味甚 浓:“我们对游戏市场垄断、山寨的现状表示遗憾, 对腾讯游戏一家独大,对游戏生态的破坏很不满。” 看来,马云的兴趣并非在游戏上,*多的是对马化腾 一家独大的宣战。 很快,马云就接到了马化腾的“报复”。 2014年2月马年春节期间,本应该是各行各业的 休闲假期,马化腾和马云没有歇着,又上演了一场“ 抢红包大战”。2014年1月23*,先是***添加了 “新年讨喜”功能,用户点击“发红包”和“讨彩头 ”两个按钮,就能与通讯录中的亲朋好友互动。但是 ,让马云可能感到不爽的是,***的这两项功能, 没有意料中*欢迎。*让马云没有想的是,比*** “新年讨喜”功能晚几天发布的“微信红包”却大红 大紫,成功实现逆袭。 经此一役,微信支付迅速被人熟知,也让马云颇 为感慨:“确实厉害,此次春节‘珍珠港偷袭’确实 计划和执行的**……幸好春节很快过去,后面的* 子还很长,但确实让我们教训深刻。” 商场之战,的确不能根据一时情况,来决定胜与 败。马云准备与马化腾打持久战,马化腾却出手敏捷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又出手反击。 2014年3月,腾讯宣布入股京东,以自己经营多 年的电商业务为筹码,助力京东完成IPO。同时借助 京东的力量,抗衡马云近乎**优势的淘宝与天猫。 互联网领域时刻都在剧变。所有的人一边忙着建 立自己的护城河,防守后院;一边忙着*城掠地,唯 恐落后。马云与马化腾,这两位五百年前是一家的“ 兄弟”,正在进行着互联网竞争*激烈也是*残酷的 战役,这场战役或许能改变互联网未来格局,影响我 们的消费方式与生活习惯。 2014年3月,持续将近两个月的打车软件之争即 将进入尾声。而幕后**者腾讯和阿里却引起热议, 双方仅仅就补贴而言,一共烧掉了15亿元。尽管双马 互不相让,至今这仍是一场输赢未定的商战。 中国互联网领域*有钱的是谁?马云、马化腾毫 无疑问名列其中,还有一位则是李彦宏。互联网领域 有这样一句话:互联网创业*怕的是什么?一是怕没 钱,没钱就要死;二是怕被BAT(百度、阿里、腾讯 )三家盯上,盯上就得被收购。不过坐拥搜索领域***优势的李彦宏要冷静得多,尽管李彦宏也经常搞一 些小动作,低调涉足电商、团购等,但从来不会大张 旗鼓地参与直面竞争。李彦宏一直以来的主要姿态, 就是抓住搜索那一亩三分地。相对于双马之间激烈的 碰撞,李彦宏低调得多。 从创业之初,马云与马化腾互不干涉,做的不是 一件事,自然各行其道。然而互联网*大的特性是什 么——开放,开放必然产生竞争。随着两个人把自家 生意都做大做强,下一步怎么办?只能是从其他人手 里分一杯羹。 腾讯是集社交、生活、娱乐、游戏、新闻为一体 的综合性互联网服务平台,也是中国市值*大的互联 网公司。腾讯的特长是社交,通过社交聚拢人气和流 量,然后通过游戏赚钱,几乎超过50%的收入来自于 游戏。尽管因为擅于模仿饱*业界诟病,但腾讯依旧 是中国游戏产业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在马化腾选择的 领域,没有行业规则可言,也可以说马化腾根本不在 乎规则,用户基数决定了一切。 而阿里则是中国*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布局 宏大,也是中国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公司。马云的优势 在于电商,整合利益关系,将利润进行优化和重新分 配。无论是现在的淘宝、天猫,还是其正在建设中的 菜鸟物流网络,皆是如此。马云思考*多的问题,就 是如何打破现有格局,建立自己的规则。 不管在任何领域,排在前列的总是对手,这是真 理。而马云和马化腾都是极具野心的人,否则也不可 能排除万难,在互联网泡沫之际,毅然投身千变万化 的互联网。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逐渐成熟, 双马之间的冲突早已*积月累,矛盾重重。 除了熟悉的打车软件之外,微信与来往亦是如此 。 微信是马化腾的一张**,也是仅次于QQ的一张 **。2013年9月23*,阿里发布社交工具“来往” ,涉足移动互联网即时通讯领域,剑指微信。不仅如 此,马云还要求,将从淘宝数据接口屏蔽一切微信来 源。马云危机感很强,总是习惯于未雨绸缪,而微信 的未来想象空间太大,可能会对阿里产生巨大冲击, 逼不得已只能推出“来往”与之抗衡。 而马化腾也不是省油的灯,一直以来,马云电商 独大,他也妄图从马云手里分一杯电子商务的羹。早 在2005年,腾讯就提出了OnlineSociety战略,成立 拍拍网,建立自己的电商业务。如今,马化腾*是毫 不掩饰地牵手京东,挑战马云在电子商务上的地位。 如果说基于电脑端口的竞争,只是马云与马化腾 之间的相互试探、礼尚往来。那么,随着智能手机崛 起,由电脑端转移到手机上的移动端竞争正式开启, 马云和马化腾**走上了一条你死我活的道路。与电 脑端口争夺流量不同,移动端争夺的是入口,区别于 电脑上用户可以同时进行多方位选择和比较,入口对 消费者来说往往极具偏好,一旦决定很难*改,对于 移动端消费者来说,谁抓住一个那么对手就少一个。 应对未来变幻莫测的生活趋势和互联网变革,巨 头间的*防战是必然的。所有人都在尝试、都在竞争 ,这其中有人失败也有人成功。在社交上,马云也尝 试过SNS、雅虎,也建立了阿里旺旺;在电商上,马 化腾*是一路做了拍拍、QQ网购,投资了易迅。 马云VS马化腾,已经成为一场必然,也是中国互 联网进化的大势所趋。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