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餐

路边野餐
作者: [俄]阿卡迪·斯特鲁伽茨基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4.40
折扣购买: 路边野餐
ISBN: 9787555911609

作者简介

阿卡迪·斯特鲁伽茨基(Аркадий Стругацкий,1925-1991) 鲍里斯·斯特鲁伽茨基(Борис Стругацкий,1933-2012) 俄罗斯科幻泰斗,世界科幻文坛的双子星。为纪念二人在科幻文学上的贡献,第3054号小行星以其姓氏命名。 哥哥阿卡迪以翻译日本名著成名,弟弟鲍里斯为天文学家,1957年起开始联袂创作科幻小说。二人早期受波兰科幻大师莱姆影响颇深,此后,逐渐将俄罗斯文学传统融入科幻类型,擅用荒诞、讽刺手法,作品中充满深刻的道德思辨和社会思考。 1972年,其代表作《路边野餐》问世,轰动世界科幻文坛。1979年,被电影大师塔科夫斯基改编为经典电影《潜行者》,剧本由兄弟俩亲自操刀。令人震惊的是,书中以“外星人造访区”隐喻核污染,而电影拍摄外景地塔林也恰恰曾遭核污染,包括导演塔科夫斯基在内的三名主创都受此影响,数年内相继去世。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爆发。问世于14年前的《路边野餐》,竟成了这场人类大浩劫的残酷预言。

内容简介

以下对话摘自哈蒙特广播电台驻派记者对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瓦伦丁·皮尔曼博士的一次采访。 记者:…… 皮尔曼博士,我想您的第一项重大发现应该是著名的“皮尔曼辐射点”吧? 皮尔曼博士:不能这么说。皮尔曼辐射点既不是我的第一项发现,也没那么重大,而且,严格来讲,它甚至连“发现”都算不上。再者说,那也绝非我一个人的功劳。 记者:博士,您一定是在开玩笑吧?人人都知道皮尔曼辐射点,甚至连小学生都知道。 皮尔曼博士:这并不奇怪。事实上,皮尔曼辐射点是由一个男学生发现的。我本该告诉你他的名字,但可惜我一时间想不起来了。你可以看看斯特森的《造访的历史》,那本书对此事的始末介绍得很详细。实际上,辐射点是被一个男学生发现的,其坐标是被一个大学生公布的,最后却用我的名字命名。 记者:啊,确实是这样,谁都说不准某项发现的功劳最后会归到哪个人身上。皮尔曼博士,您能否向我们的听众解释一下…… 皮尔曼博士:没问题。皮尔曼辐射点其实非常简单。想象一下,有一个巨大的球体,让它飞快旋转,然后朝它射几发子弹。球体表面的弹孔都会落到同一条平滑曲线上。我那个所谓重大发现的关键点,是下面这条很简单的论述:位于地球表面上的所有六个造访区,就像是从地球和天津四之间的某个位置朝地球开枪所产生的六个弹孔。天津四是天鹅座主星。按照这个比喻,皮尔曼辐射点就是我们给太空中那个“开枪点”所起的名字。 记者:谢谢您,博士。亲爱的听众朋友,相信大家终于听到了一次关于皮尔曼辐射点的清晰阐述!顺带一提,前天是“造访”13周年纪念日。您愿意就这个问题说几句吗? 皮尔曼博士:你的听众想听什么?可别忘了,我当时并不在哈蒙特。 记者:那我们就更感兴趣了,当您听说您的故乡被一种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入侵时,您是怎么想的? 皮尔曼博士:说实话,我起初以为那肯定是个恶作剧。我无法想象,咱们这个小镇上竟会发生这样的事。西西伯利亚、乌干达、南大西洋…… 虽然它们也不怎么起眼,不过,发生在那些地方倒不是没可能。但哈蒙特?怎么可能嘛! 记者:但您最后还是不得不相信了。 皮尔曼博士:是的,最后还是相信了。 记者:然后呢? 皮尔曼博士:然后我突然意识到,哈蒙特以及其他五个造访区——很抱歉,确切地说,我们当时总共才知道四个——我注意到,那些造访区都位于同一条十分平滑的曲线上。于是,我便计算出辐射点的坐标,并将论文投给了《自然》杂志。 记者:您那会儿一点也不为您家乡的命运感到担忧吗? 皮尔曼博士:这个嘛,我那时已经相信了造访这件事,但我没法让自己相信那些荒诞不经的新闻报道,比如很多街区被烧毁、只吞食妇女和儿童的怪物,以及面对无敌的外星人,英勇无畏的皇家装甲部队明知败局已定,却依然负隅顽抗,诸如此类的。 记者:我得承认您说得对。我们的一些记者同行在报道的时候确实有些胡诌……不过,咱们还是回到科学问题上吧。关于造访,您还有其他发现吗?皮尔曼辐射点是众多发现中的第一个吗? 皮尔曼博士:这是第一个发现,也是最后一个。 记者:但您应该一直在密切关注国际上对造访区的研究进展吧? 皮尔曼博士:是的,我会定期翻阅《报告》。 记者:您是指《国际外星文化研究所研究报告》吗? 皮尔曼博士:是的。 记者:那么,在您看来,在过去的13年里,最重大的发现是什么? 皮尔曼博士:造访这个事实本身。 记者:什么? 皮尔曼博士:造访一事不仅是过去13年来最重大的发现,而且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发现。那些外星人到底是谁并不重要。他们从何处来、为什么来、为什么这么快就离开了,还有从那以后,他们又去了哪里,这些统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已经明确地知道:人类在宇宙中并不孤单。恐怕外星文化研究所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重大的发现了。 记者:皮尔曼博士,您的这个观点十分耐人寻味,但实际上,我刚才想问的是科技方面的发现,可以为我们地球上的工程师所利用的发现。毕竟,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都认为,我们在造访区里发现的东西能够彻底改变人类历史的进程。 皮尔曼博士:啊,恐怕我不是你所说的那些科学家中的一员。另外,在具体发现的事物方面,我也不是专家。 记者:可是,这两年您一直担任联合国造访问题委员会的顾问啊。 皮尔曼博士:没错。但我并不参与外星文化的研究工作。我和其他担任顾问的同事代表国际科学界的同人,就造访区的国际共管问题提供决策。大体来说,我们的职责是确保不让国际研究所以外的人得到在造访区发现的外星奇迹。 记者:何出此言?难道还有其他人觊觎那些东西吗? 皮尔曼博士:是的。 记者:您是指潜行者吗? 皮尔曼博士:我没听过这个词。 记者:潜行者是哈蒙特居民对那些不顾生命安危潜入造访区、把能找到的所有东西偷运出来的年轻人的称呼。这是一个全新的职业。 皮尔曼博士:哦,我明白了。不是潜行者,他们不在我们了解的职责范围之内。 记者:当然啦!那应该归警察管。我很好奇,你们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呢,皮尔曼博士? 皮尔曼博士:不断地有造访区的物品流落到一些不可靠的个人和组织手中。我们的工作就是处理这种事情所产生的后果。 记者:博士,您可以稍微详细地说说吗? 皮尔曼博士:难道你不想聊聊艺术方面的话题吗?你的听众就不想听听我对杰出的戈迪·缪勒的见解吗? 记者:当然想!但最好还是先聊完科学方面的话题。作为一位科学家,难道您不希望亲自研究那些外星宝藏吗? 皮尔曼博士: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想我是有这个念头的。 记者:所以,我们有机会在您故乡的大街上看到您的身影吗? 皮尔曼博士:有可能。 ◆外星人为何不侵略人类?《路边野餐》给你一个无比残酷的答案。 ◆提前14年预言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1979年,《路边野餐》被改编为经典电影《潜行者》,书中以“外星人造访区”隐喻核污染,而电影拍摄外景地塔林也恰恰曾遭核污染,包括导演塔科夫斯基在内的三名主创都受此影响,数年内相继去世。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爆发。 ◆外星人的一次路边野餐,却成了人类的一场浩劫。 ◆已发行134个版本,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等31种语言。 ◆莱姆、厄休拉·勒古恩、西奥多·斯特金……科幻大师纷纷拨冗作序的科幻经典。 ◆《阿凡达》《湮灭》《路边野餐》(毕赣执导)……影视经典纷纷致敬的科幻大师。 ◆经典电影《潜行者》(塔科夫斯基执导)原著小说。 ◆全新译本。 ◆初次收录厄休拉·勒古恩序言、作者鲍里斯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