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哲理与智谋

易经的哲理与智谋
作者: 周子君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易经的哲理与智谋
ISBN: 978780222389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乾——生命的源起 乾卦象征生命源自于浑沌的宇宙。中国古代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虽然直接揭开生命诞生之谜,然其“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为现代科学 探求生命的谜底提供了重要参考:人的生命之谜与“宇宙”的诞生是息息 相关的! 《易经》中乾卦以“天”为类象,提出了“宇宙是个大人体、人体是 个小宇宙”的思维方式,与远古神话中“盘古用自己的身躯来化生世间万 物”完全一致。由此我们不难断定,乾为茫茫的天际,是一切生命的起源 ,是阴阳变化的发端。生命源自天上,循环不止,生生不息。任何事物皆 分阴阳两部分,阴和阳相互协调滋生万物,肉体和心灵相互依茹诞生人性 ,“天人合一”才会拥有成功的人生。 2.兑——无忧无虑的童年 “兑上缺”,象征对完美的追求,故小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旺, 什么都想知道;兑为悦,恰好与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对应。既然兑卦与童 心对应。那么我们便可从兑卦的类象中,去寻找童心的来龙去脉,揭示童 心与世间各种事物存在的奇妙关系。 大千世界,气象万千,看似纷乱无序的事物,相互间存在着许多奇妙 的联系,而成年人受经验和知识的约束,很多的自然现象对于他们来说已 经是习以为常了,而没有任何束缚的童心,却能很容易找到各种事物之间 的相互联系。因而,众多伟大的科学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呼唤着“童心可 贵”,许多艺术家用自己的毕生奋斗实现着“童心回归”。天才的成长需 要保持童心,伟业的成就需要汇聚童心。然而,童心难觅,所以我们提倡 “启蒙童心”,更呼吁“保护童心”。 3.离——学习成长的少年 “离中虚”,虚怀若谷方能学有成就;离为火,象征文明传承,恰好 与刻苦学习的少年时期对应。我国古代儒家的先贤曾子曾经告诉他的学生 :“治理天下的任务很重,道路又很遥远。所以没有坚强的毅力,是担不 起这副沉重的担子的。”曾子的“任重而道远”的学习观念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有知识未必就有能力,有文凭更不等于有水平,于是有许多人便 对学习产生了怀疑。其实,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锻炼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思维 方法和基本素质,要比获得知识本身有用得多。学习是人一生中的大事, 我们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对待它,尤其是处于学习的黄金时代的少年时期 ,更应该好好地把握学习的机会,为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震——艰苦创业的青年 “震仰盂”,下为实,上为虚,象征创业时期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善 于制造声势。震为雷,象征突破的艰难,恰好与艰苦创业的青年时期对应 。人生固有它的磨难和困境,成功者和平庸者都曾有过在困境中发奋拼搏 的历史,但成功者不论经历多少磨难,遭受到怎样的打击,都能一如既往 地坚持下来,最终走向成功,而平庸者则很快便选择了放弃。这便反映出 一个心态问题。当我们独行于茫茫黑夜,手足无措的时候,都会不同程度 地产生绝望情绪,只有凭着坚强意志坚持到底,相信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 ,你就会一路高歌。等你再回头时,你就会发现,一切的困难其实都没什 么大不了的。何况,大多数时候光明距离我们仅差一步,只需“再坚持一 下”,你就是命运的宠儿。 5.巽——生儿育女的中年 “巽下断”,象征根深叶茂的树木,生机盎然,恰好和生儿育女的中 年时期对应。育人与植树同理,在这方面,我们能从巽卦类象中获得更多 启迪。父母对儿女的那份情感是天底下最诚挚的感情,但做一个好的父母 并不容易,犹如种庄稼,只知播种不懂浇灌培育是不会有好收获的,生养 儿女重在培育。国家人才来自每个家庭,培养一个优秀人才有时需要家族 几代人的心血。春秋时期的管仲,协助齐桓公富国强兵,使齐国成为“春 秋五霸”之一,在《管子·权修》篇中写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或许是他最有效的治国方法之一。国家兴旺需要更多栋梁之材,家族兴 旺也有赖儿女们的出类拔萃。故而培育人才一定要从远处着眼,从长计议 。 6.坎——成就事业的壮年 “坎中满”,象征满在内而非在外,外柔内刚是这一时期处世的主线 ,与才华展现、成就事业、财富积累的壮年时期对应。壮年人历经世俗的 风雨,丰富的阅历使他能正视生活中的困难和不幸,因此很容易成就一番 事业。坎卦提醒我们成就事业需要有敢于冒险的勇气,并永远保持艰苦创 业作风,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发现自己,不断给自己补充营养,为的是 让我们的才华之“马”,奔得更快,跑得更远。 7.艮——总结反省的老年 “艮覆碗”,倒扣的碗不能再装东西,恰似老年人难于接受新的知识 ,与总结反省的老年时期是非常吻合的。其实,人到老年可以做的事很多 ,将自己一生的经验讲述出来以示后人,应该说是最有价值的一件事。青 年时期有精力和朝气而缺乏经验和稳重,待到老年有了经验和稳重却义没 了精力和朝气,有人鉴于这种情况说,若人们拥有了一生经验之后重新从 青年时代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那么世界上便没有两手空空者了。此话确 实有些道理,不过,老年人可以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晚辈身上,把自己总 结的人生经验,通过反省传给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 8.坤:何处是归宿——人类死亡之谜 坤为大地,大地既埋葬、收藏万物,也生化、养育万物;恰似死亡既 是人生的终点,也是新生命的起点。一些人能够坦然、安详地面对死亡, 源自他们对“死”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临近死亡时,谢绝了营 救其逃亡的计划,坦然自若地与狱友们谈着“灵魂不死”的哲理:我何必 忧虑死的到来?因为死,回到那智慧而善良的神身边;因为死,我能见到那 已逝的朋友亲人;因为死,我还能与另一个世界的许多美好事物相伴。 宇宙有阴阳之别,人有肉体和灵魂之分,我们既没必要把“阴问”想 象的那样可怕吓人,也不必把它设想的多么美好诱人,根据阴阳对立统一 原理,如果真的存在这样一个世界,其景况与我们所在的人间决不会有更 大的差别。元太祖成吉思汗一生征战,开拓出万里江山,去世之后其坟墓 所占空间也不过方圆几里。无论你的旅途多么辉煌,其最后的终点也必然 是死亡。所以对“死”的沉思和探索,一直伴随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吸引 着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没有谁不关心这人生最后的驿站,到底是怎样 的情况。但只要了解死亡是自然界中不可变更的法则,坦然去面对,死亡 也就不是那么可怕了。 有生便有死,这是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在生死之途上,每一段路程 都是息息相关的,又是独立存在的。生死轮回,这是自然发展的规律,只 要我们能以平静的心态看待生死之途上的每一环节,我们就会重新认识生 活,我们的生活就业会变得更加有意义。P24-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