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帝国:天神的东征之路

亚历山大帝国:天神的东征之路
作者: 夏遇南|责编:张博文//张娟平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30
折扣购买: 亚历山大帝国:天神的东征之路
ISBN: 9787507849974

作者简介

夏遇南,1935年生,江西省丰城市人。咸阳师范学院教授,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著作和译著有:《费边社会主义》《社会行动结构》《世界十大皇帝》《中国十大皇帝》《日本人》。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希腊城邦:亚历 山大帝国的前因 叙述亚历山大帝国时必 须从希腊城邦开始。亚历山 大是马其顿人。马其顿在希 腊北边。就像中国古代把边 境的一些民族称作蛮夷一样 ,马其顿也被希腊人看作是 蛮族人。其实马其顿人和希 腊人同族,宗教信仰一样。 除文化上落后外,没什么不 同。马其顿人也自认是希腊 人。历史学界一般都把古马 其顿史放在希腊史中。正如 马克思所说:“希腊的内部 极盛时期是伯里克利时代, 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 代。”在马克思看来,亚历 山大时代是古代希腊史的一 个阶段,一个重要阶段。伯 里克利时代是希腊城邦发展 的顶峰,亚历山大时代虽是 希腊城邦的终结,却也是希 腊城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 希腊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因 此,没有希腊城邦就没有亚 历山大帝国。 一、人类奇迹:希腊城 邦的诞生 1.地理是历史之母:希 腊的地理位置 希腊城邦是人类历史的 奇迹,它的出现,不仅极大 地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也使人类社会更加丰富多彩 。希腊城邦是独特的人文地 理环境的特殊产物,在人类 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古希腊由伸入地中海的 巴尔干半岛南端的希腊半岛 、爱琴海诸岛和爱奥尼亚群 岛组成,小亚细亚西部海岸 和意大利南部也是希腊移民 建立城邦之地。古希腊得天 独厚地处于埃及和两河流域 两个古文明之间,通过小亚 细亚和两河流域连在一起, 而爱琴海诸岛又和埃及隔海 相望。这为希腊地区的人民 和埃及、两河流域的人民相 互学习、交流提供了优异的 条件,而中国和印度就没有 这样的条件。希腊三面环海 ,拥有世界最长的平均海岸 线。境内多山少河,更没有 大河,这和埃及、两河流域 、印度、中国等地大不一样 。埃及、两河流域、印度、 中国等古文明都和大河分不 开,而希腊文明则和大河无 关。希腊文明和大海连在一 起。希腊也没有大的平原, 境内被众多的山脉分割成相 对独立的山地、山谷和小块 平原,这为建立小国寡民的 城邦创造了条件。希腊的城 邦一般都有山地和小块平原 ,山坡地可以放牧,平原可 以种庄稼,这有利于城邦自 给自足。希腊多良港,为往 来海外提供了方便。希腊的 气候为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 ,夏季干燥,很少下雨,冬 季温和。希腊人喜欢室外活 动是和这样的气候条件分不 开的。 2.早期文明:克里特和 迈锡尼 希腊人是从公元前15世 纪开始陆续来到希腊地区的 。在希腊人到来之前,希腊 地区已经有高度发达的文明 ,历史学家称为克里特文明 ,因为它的中心在地中海的 克里特岛。创造这一文明的 是爱琴人。公元前16世纪克 里特文明进入全盛时期,手 工业发达,商业繁荣,沿海 兴起许多城市,有百城之称 。《荷马史诗》是这样描述 克里特的: 有个地方叫作克里特, 在酒绿色的海中央, 美丽又富裕,四面是汪 洋,那里居民稠密, 有数不清的数量,九十 个城市林立在岛上。 克里特实行君主制,克 诺索斯建有巨大的王宫,内 有带巨大廊柱的大厅,有很 好的楼梯,有琳琅满目的壁 画,有武库粮仓。王宫里数 不清的宫室层层相连,组成 一个令人扑朔迷离的“迷宫” 。居住在这“迷宫”里的克诺 索斯王,据希罗多德说:“ 是一个征服了许多土地并且 是一个在战争中经常取得胜 利的国王。”不仅爱琴诸岛 ,而且希腊大陆也深受克里 特的影响。克里特成了除埃 及和两河流域之外东地中海 地区的第三个文明中心。 希罗多德说克里特国王 后来远征西西里,兵败身死 。克里特衰落了。公元前14 世纪,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 上的迈锡尼兴盛起来了,迈 锡尼取代克里特成了这一地 区的文明中心。迈锡尼王朝 国家是早期希腊移民亚加亚 人建立的。迈锡尼的崛起和 克里特的衰落,反映了希腊 人对非希腊人的胜利。《荷 马史诗》中攻打特洛伊城的 希腊主帅阿伽门农,就是迈 锡尼的国王。考古学家在迈 锡尼发掘出用长3公尺、宽1 公尺的巨石垒成的城墙和“ 狮子门”,发掘出规模宏大 的陵墓,有坑冢、圆冢,圆 冢作蜂巢形,高18公尺,直 径也是18公尺,还有宽广的 长达35公尺的墓中廊道,在 里面发现了精良的武器、金 质面具、金质的巨型精美酒 杯等。迈锡尼统治着整个伯 罗奔尼撒半岛、阿提卡(雅 典)、彼奥提亚、优卑亚岛 和爱琴那岛,特萨利亚、爱 奥尼亚诸岛和埃托利亚等地 也受迈锡尼控制。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