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逸看清史(二):探寻历史走向与细节》

《戴逸看清史(二):探寻历史走向与细节》
作者: 编者:戴逸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4.90
折扣购买: 《戴逸看清史(二):探寻历史走向与细节》
ISBN: 978752021056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红楼梦》是蜚声世界 的伟大现实主义小说,但 作者曹 雪芹的事迹湮没不 彰,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 学史上的憾事。 有关曹雪芹的资料极少 ,故他与平郡王福彭的往 来无文 献可征。但福彭是 曹雪芹的亲姑表兄却是无 疑。康熙四十五 年(1706) ,康熙帝传旨令曹寅之妻 送女北上与王子完婚, 此 王子即讷尔苏,袭封平郡 王。曹氏所生子即福彭, 为雍乾 之际政坛上的重要 人物。曹氏活得较长,在 世的时候,曹家 无论如何 败落,至亲骨肉,往来必 甚频繁。据档案记载,曹 频革职抄家,返回北京, 金陵的房屋归继任织造隋 赫德所有。 雍正十一年 (1733),老平郡王讷尔苏( 时已革爵)曾帮着 曹家向 隋赫德索借银两三千八百 两,隋赫德不敢违抗。可 见 平郡王府对曹家的护持 。《红楼梦》中描写几个 大家族,“一 荣俱荣,一 损俱损”,曹家的阔亲戚、 老关系还不少。因此 乾隆 初年,曹家家道尚不至败 落,福彭和曹雪芹也谊属 至戚。 过去对福彭的了解 不多,但在《清实录》和 乾隆帝的诗文中 却保留着 相当丰富的资料。福彭和 一般庸碌王公、八旗子弟 不同。他英年早慧,才华 出众,受到康熙、雍正、 乾隆三朝皇帝的赏识。曹 雪芹和他年龄相差不大, 福彭长于曹雪芹六七岁或 十余岁(因曹雪芹生年尚无 定说),两人必有往来。除 至亲关系外,亦当有惺惺 相惜之情。由此推想:曹 雪芹思想和性格的某些方 面也许受到表哥的影响, 在文献不足征的情况下, 这一推想有相当的合理性 。 福彭是努尔哈赤的八世 孙,属于代善、岳托的支 裔。岳托因功始封克勤郡 王,是清代世袭罔替的八 家“铁帽子王”之一,后改称 平郡王。福彭幼年聪明伶 俐,被康熙皇帝看中,养 育宫中,这是特殊的恩宠 。康熙的嫡孙近百人,多 得认不过来,被养育宫中 的只有弘历(即乾隆)、弘皙 等数人。后来乾隆对此津 津乐道,引为殊荣。非颖 慧特殊之儿童,虽嫡孙也 不能得此待遇。福彭以远 支宗室,幼时养育宫中, 必有过人之才质。 雍正四年(1726),讷尔 苏得罪革爵,年仅十九岁 的福彭继其父为平郡王。 六年,被雍正选人内廷, 与皇子们一起读书,同学 五人,即皇四子弘历、皇 五子弘昼(后封和亲王)与康 熙的两个小儿子皇二十一 子允禧(后封慎郡王)、皇二 十四子允秘(后封诚亲王)。 这五个同学内,福彭最大 ,年二十一岁。允禧、弘 历、弘昼同年,十八岁。 允秘最小,十三岁。雍正 帝对皇子的教育十分重视 ,慎选师傅,他特别挑选 年龄稍长的福彭,与弘历 等同窗学习,必是看中了 品学兼优的福彭,希望他 的为人和学业能影响年龄 稍小的皇子们。 在内征学)-j期间.雍正 八年,福彭曾奉命至盛京 修治皇陵前的河道,又派 管旗务,署理都统,擢宗 人府宗正,又派在军机处 行走。雍正九年,清军与 准噶尔大战于和通泊,清 军战败,溃不成军,这是 历史上著名的“辛亥之败”。 当时,前线紧急,军队要 进行整顿、改组,需要一 位有胆有识、英勇能干的 统帅。满朝无数宿将,雍 正帝都没有看中,却毅然 遴选尚在书房读书、二十 四岁的青年福彭为定边大 将军,赴前线指挥。让他 肩负军事重担,这在当时 是惊人的破格之举,亦可 田痣诈对福彭的信粕和器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