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精)

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精)
作者: 编者:庞培//赵荔红
出版社: 上海文艺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7.20
折扣购买: 中国书写(二十四节气)(精)
ISBN: 9787532165506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钟鸣:诗人,散文作家。曾先后创办民刊《次生林》《象罔》。出版有诗集《中国杂技,硬椅子》《垓下诵史》;随笔集《城堡的寓言》《旁观者》(三卷本)《畜界,人界》《窄门》《涂鸦手记》;批评文集《秋天的戏剧》等。 祝勇:散文作家。主要作品有:《旧宫殿》《血朝廷》《故宫的风花雪月》《故宫的隐秘角落》《祝勇作品系列》(十二卷)等。主创大型纪录片《辛亥》《历史的拐点》《苏东坡》等。 陆春祥:散文作家。出版散文随笔集《新世说》《病了的字母》《新子不语》《字字锦》《乐腔》《笔记中的动物》《响箭》等十余种。 蓝蓝: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诗集《含笑终生》《情歌》《内心生活》《睡梦睡梦》《诗篇》《从这里到这里》《唱吧,悲伤》《身体里的峡谷》(中英文双语)《歌声之杯》(俄语,与巴别洛夫合著)等;散文诗集《飘零的书页》《燕麦草》;散文随笔集《人间情书》《滴水的书卷》《夜有一张脸》《我是另一个人》等。 杨健:诗人,画家。出版有诗集《暮晚》《惭愧》《哭庙》《古桥头》等。 举办《冷山水》、《寒山》个展。 郑骁锋:散文随笔作家。出版散文体中国通史《人间道》系列、文化散文集《眼底沧桑》《本草春秋》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撰稿人。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及“国宝档案”等栏目及多部文史纪录片撰稿人。 赵荔红:散文随笔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意思》《回声与倒影》《最深刻的一文不名者》《世界心灵》等;电影评论集《幻声空色》等。 文河: 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随笔集《漠漠小山眉黛浅》《清晴可喜》等。 爱松:诗人,散文作家,小说家。发表有长篇小说《金缕曲》、《异梦录》;出版诗集《巫辞》《弦上月光》《在漫长的旅途中》《天上元阳》等。 周晓枫: 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鸟群》《斑纹》《收藏》《你的身体是个仙境》《聋天使》《巨鲸歌唱》《有如候鸟》等。 沈念: 小说家,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时间里的事物》,小说集《鱼乐少年远足记》《出离心》;长篇儿童小说《岛上离歌》等。 黑陶: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诗集《寂火》,散文集《夜晚灼烫》《泥与焰:南方笔记》《中国册页》《烧制汉语》《漆蓝书简:书写被遮蔽的江南》《绿昼》《二泉映月》等。 江少宾: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爱着你的苦难》《无处安放的乡愁》《谁在深夜祈祷》等。 蒋蓝: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文化专著《豹典》《媚骨之书》《梼杌之书》《霜语》《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等。 庞余亮:诗人,小说家,散文作家。出版有诗集《开始》《比目鱼》;长篇小说《薄荷》《丑孩》《有的人》;小说集《为小弟请安》《鼎红的小爱情》《出嫁时你哭不哭》;童话集《银镯子的秘密》等。 汗漫: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诗集《片段的春天》《水之书》;散文集《漫游的灯盏》《一卷星辰》《南方云集》。 周华诚: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下田:写给城市的稻米书》《草木滋味》《造物之美》等。 傅菲 :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屋顶上的河流》《星空肖像》《炭灰里的镇》《生活简史》《南方的忧郁》《饥饿的身体》《故物永生》等;诗集《在黑夜中耗尽一生》。 葛水平:小说家,散文作家。出版有长篇小说《裸地》;中短篇小说集《守望》《喊山》《甩鞭》等;散文集《我走我在》《河水带走两岸》《走过时间》等;电视剧本《盘龙卧虎高山顶》《平凡的世界》。 阿贝尔:散文作家,小说家。出版有散文集《隐秘的乡村》《灵山札记》《白马人之书》《隔了河的会见》;长篇小说《老屋》《飞地》。 人邻: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诗集《白纸上的风景》《最后的美》《晚安》;散文集《闲情偶拾》、《桑麻之野》等。 庞培: 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低语》《少女像》《乡村肖像》《五种回忆》《小城童年》《忧伤地下读物》等;诗集《四分之三雨水》《数行诗》等。 柯平:诗人,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历史与风景》《蠡塘乡间之书》《阴阳脸——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生态考察》《文化浙江》《素言无忌》等。 陈漠:小说家,散文作家。出版有散文集《风吹城跑》《谁也活不过一棵树》《你把雪书下给谁》;作品集《优钵罗花》《蒙地》等。

内容简介

谷雨 郑骁锋 谷雨谷雨谷雨谷雨。 圆润,光滑,空灵。声音行走于喉咙,就像露珠翻滚于荷叶,又像溪水溜过鹅卵石。所有节气中,“谷雨”,无疑是最具江南韵味的一个。 ——毕竟,无论“谷”,还是“雨”,一定程度上,都已经成为了某种江南的象征符号。 不过,同样是这两个字,却曾经有过另外一种意象迥异的组合。 “天雨粟,鬼夜哭。” 如果将仓颉造出字来的那夜,视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谷雨,那么,作为节气,谷雨的起源并不平和,甚至还有些凄厉。 这个典故最早出自西汉的《淮南子》。这部以先秦道家思想为基本主旨的典籍,并不认为文字的发明是件好事,反而担忧人类将会因此而迷失内心的纯朴。这也就是鬼神夜哭的真正原因。 至于天降粮食,则被理解为上天怜悯人类将从此多事,势必会因追逐所谓的智慧而忽略根本的农业,从而造成饥荒,故而下了一场粟雨予以警告。 数千年后,当我们不再拘泥于老庄倡导的混沌无为,而是以现代眼光重新审视那个被郑重记录的夜晚,却可以发现另外一种极致的深刻: 文字,粮食,还有鬼神所隐喻的信仰,人类文明的基本要素,竟然都悄然聚集在了一场诡异的谷雨之中。 虽然在古汉语中,作为粮食总称的“谷”,义项能够涵盖“粟”,但严格来说,仓颉的粟雨,与我们时代的谷雨,还是存在一些区别。 起码对于一般人,粟雨与谷雨,想象中的色调也会有所差异。前者给人的感觉通常是黄色、干燥的,而后者则是绿色、湿润的。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粟雨与谷雨,其实依据的,是两套节气。... \"【编辑推荐】: 二十四节气是棵大树,扎根于中华传统深厚土壤中,我们的书写,是繁茂生长的枝桠、变幻光色的树叶、姿态摇曳芬芳迷人的花朵。 二十四节气是个深湖,藏身于华夏文明坚实心脏中,我们的书写,是汹涌的波涛、拍击堤岸的浪花、脉脉扩散层层叠叠的涟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