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学(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系列
作者简介
本书**主编接民,副教授,博士,近年来为本科生主讲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等专业课程,为研究生主讲**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与管理、项目评价等课程。山东省经营管理研究会会员,山东省精品课程评审专家库成员、***学位办经管类专家库成员。在《中国软科学》、《科技管理研究》、《煤炭经济研究》、《山东社会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几篇,负责和参加完成课题12项,目前在研课题2项。2007年作为**主编出版高等教育十一五(矿业)规划教材《会计学》,指导本科基础会计实训、中级财务会计实训、财务成本管理实训、会计分岗实训、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担任过会计学专业建设负责人。第二主编张艳负责讲授中级财务会计、审计学、会计模拟实验等多门本科专业骨干课程,烟台大学远程数字化教育精品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负责人,校级会计学精品课课程组成员,会计学特色专业课程组成员。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山东省教育厅课题一项,参与数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审计与经济研究》、《财会通讯》、《会计之友》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撰写教改论文数篇。
内容简介
**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学习要点及目标】 ? 财务会计特征; ? 财务会计目标; ? 财务会计基本前提; ?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财务会计要素。 【核心概念】 财务会计 财务会计前提 信息质量 财务会计要素 会计准则 【引导案例1】 华发先生在2014年6月成立的励智实业有限公司中任财务经理。在2015年2月26*召开的董事会上提交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董事会对于华发先生的工作**不满意,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编制会计报表前没有编制工作底稿;②年底在编制报表前没有进行存货盘点;③利润表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数字不符;④报表的实际截止*期是12月25*;⑤没有报表附注。华发先生**不服气董事会的批评。 问题思考: (1)你认为董事会对华发先生的批评是否都对?依据是什么? (2)财务报表如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如何保证? 【引导案例2】 你能够用400元或不足400元人民币成功地创办一个企业吗?不管你相信与否,这的确能够做到。刘月娟是北京一所美术设计学院的学生,和其他大学生一样,她也常常为了补贴*常花销而不得不去挣一些零用钱。*初,她为了购买一台具有特殊设计功能的计算机而苦恼。尽管当时她手头只有400元,可决心还是促使她于2002年12月开始创办美术设计部。她支出120元在一家餐厅请朋友吃饭,帮她出主意,又根据她曾经在一家美术设计院服务兼讲课的经验,首先向她的一个师姐借款4 000元,以备租房等使用。 刘月娟购置了一些设计**的书籍、静物,并支出一部分钱用于装修画室并取名为“周围”。她支出100元印刷了500份广告传单,用100元购置了信封、邮票等。8天后她已经接到了17项设计订单,每项收费1 800元,并且找到了一位较具能力的同学做合伙人。她与合伙人分别为“周围”的发展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合伙人兼做“周围”的会计和设计师)并获取一定的报酬。至2003年1月末,他们已经完成了50项订单,除了归还师姐的借款本息5 000元、抵消各项费用外,获得净收入52 000元。他们用这笔钱继续扩大经营规模,4个月下来,他们核算了一下,共获利67 800元。这笔钱足够买一台具有特殊设计功能的计算机并且还有不少的结余。 问题思考: (1)该同学创办企业前的支出如何确认? (2)取得的订单收入如何确认和计量? **节 财务会计及其目标 一、财务会计的含义及特征 (一)现代会计的含义 关于会计的含义,因对会计本质的认识不同而有所不同。会计的本质即会计是什么的问题,是人们对会计的根本看法。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始终是会计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论题。关于会计本质,学术界和实务界众说纷纭,主要有“管理活动论”“艺术论”“信息系统论”“会计技术论”等观点,这些观点在会计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论。目前,在我国会计学术界占主流的是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两大流派。 持管理活动论观点的人认为,会计本质上是企业或组织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企业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这是一种侧重于会计实践活动中的人们行为得出的结论,会计实践活动不仅包括货币资金全过程的运动和流转,还应包括会计人员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一种管理活动。在会计的管理功能不断放大的当前越来越*到推崇。 持信息系统论观点的人认为,会计是企业或组织旨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而建立起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它是各企业或组织内处理资金(价值)运动所形成的数据,产生与此相关的信息,具有核算(即反映)的职能;并经过进一步变换利用,帮助企业或组织正确进行决策,又具有监督(控制)职能。因此,会计是对企业或组织资金流动过程的传递,从经济业务的发生,到加工出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的报表,传递的是数据代表的信息。 事实上,尽管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存在分歧,但它们有着共同的内涵,仅仅是认识的方法和角度不同而已。我们认为从系统论出发,会计是一个系统,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两个子系统,其特点是会计既提供信息,又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管理,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揭示会计的本质。 因此,本书认为,现代会计的定义可表述为:现代会计是一个以信息为处理对象的系统。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信息的一个信息系统。 (二)财务会计的特征 财务会计是现代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接*的是将广义范畴的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一般意义上说,会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也导致了会计的发展并不断细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引起会计技术、方法的巨大变化,会计技术从手工*作逐渐向电算化、网络化、信息化过渡;另外,为适应股份公司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特点,传统会计也随之被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依据,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按照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运用填制凭证、登记账簿、计算成本和编制报表等一系列专门的方法,着重对已发生的经济交易和其他经济活动事项进行反映和控制,并计算出结果,为用户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所需要的财务信息。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满足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税务部门、客户等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同时也要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对有关信息的需要。 本课程“财务会计学”也可以称为“中级财务会计学”。前续课程“初级会计学”介绍的是会计处理的基本程序、基本框架,是了解会计殿堂的入门学科。本教材则重点介绍财务会计各个要素的组成内容和基本的确认原则,以**的计量方法和具体的账务处理程序将现实经济生活中发生的纷繁复杂的业务按会计要素归纳、总括,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会计报表。本书以工商企业的一般性业务为例说明对企业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对一些特殊业务或疑难业务或不常见业务,在后续课程“**财务会计”中阐述。 二、财务会计目标 (一)财务会计目标的概念 目标是指人们行动预期要达到的结果。财务会计目标就是人们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结果。它是人们基于对会计本质和职能的认识以及对客观环境的分析,对财务会计“为了什么”“应该做什么”所做出的一种规定。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有两种不同的观念,即*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托责任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应当反映企业管理层*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有助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等评价企业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其主要观点是:①会计目标是以恰当的形式有效地反映资源*托者的*托经营责任及其履行情况;②强调会计人员的中立性,会计人员以客观的立场反映*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其行为不*委托者和*托者的影响,只*会计准则的指导;③强调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效性。 决策有用观认为,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其做出经济决策的相关信息。其主要观点为:①会计目标在于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数量化信息,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基础;②强调会计人员和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关系;③从信息使用者的立场出发,强调财务报表本身的有效性,而不是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效性,研究和制定会计准则不过是为了对会计行为加以制约,使其提供的信息对决策有用。 这两种观点对财务会计目标的分歧主要产生于人们对经济环境的认识和理解的差异,差异的根源在于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从时间观念看,*托责任观是立足于过去,而决策有用观则面向未来。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当前实用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赞同决策有用观是主流。其实决策有用观在强调信息决策有用的同时,并不否认会计在报告中的*托责任,基本涵盖了*托责任观的内容。因此,决策有用观和*托责任观的融合是财务会计目标的发展趋势。 (二)财务会计目标的内容 财务会计作为对外报告会计,其目的是通过向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以反映企业财务信息,帮助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承担这一信息载体和功能的便是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它是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终结果,是企业管理层与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财务会计目标也可以被称为财务报告目标。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了明确定位。基本准则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因此,我国财务报告目标体现了决策有用观和*托责任观的双重目标。 1.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在决策有用观下,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信息*多地强调相关性,如果采用公允价值等其他计量属性能够提供*加相关的信息的,会较多地采用除历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计量属性。财务报告是为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根据这一目标的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如实反映企业的各项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金额及其变动情况,如实反映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所形成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情况等,从而有助于现在或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正确、合理地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效率等,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理性的投资和信贷决策等。 2. 反映企业管理层*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在*托责任观下,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反映企业管理层*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会计信息*多地强调可靠性,会计计量主要采用历史成本。在现代公司制下,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管理层*委托人之托经营管理企业及其各项资产,负有*托责任。企业管理层有责任妥善保管并合理、有效地运用资产,尤其是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等需要及时或者经常性地了解企业状况,以便于评价企业管理层*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和业绩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等。 《财务会计学》是以***颁布和修订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为依据,根据高等学校普遍实施学分制的要求,以财务会计与分析决策基本技能为出发点,本着“改革、创新、发展”的原则,立足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会计信息生成、财务报表阅读和会计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专门针对会计学本科专业教学需要而设计编写的。本书是一本校企合作模式编写教材,具有相关特点包括:内容全面实用、突出重点、针对性强、体例创新且注重技能培养。针对会计学本科专业的特点,本书在章节内容前安排了“导入案例”“本章知识点”,章节内容后安排了本章小结、思考题和练习题;在阐述基本内容时,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或法规,采用“阅读资料”的方式,以引起学生的特别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