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时间大虫·偶一出神(全二册)
作者简介
陆萍 祖籍常熟。亚州诗歌中心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多届理事、兼职教授。出版诗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集、散文诗集等多种计二十余部。曾应邀赴印度、日本、韩国等出席国际诗会并获“亚洲诗坛明星”荣誉。作品有多种译文、收入多本文学辞典及数百选本。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研究专论《陆萍诗歌赏析》一书。本书付梓前获国际华文诗人笔会授予的“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
内容简介
读陆萍 王新民 《吃时间大虫》是继陆萍2022年出版《床上有棵树》后的第二本散文集。 书中短则几百,长达数万,深植篇章中的那些风烈现场、焦点遗迹、要目提示包括密匙雪藏等等,无不散发出一股内在的能量。 师长亲朋的怀念、天涯海角的见闻,国内外的游历、大墙铁窗的采访以及无所不包的生活琐碎和庸常等等,在描述种种场域物事的外表之下,所涉灵魂世界,或深或浅地触及终极之问的人性。 书中文采与哲理兼备,不乏隽永篇章。如《秘事四十年》《立过誓的人》《忽然就抱成了一团》《我的情感档案库》《坠在监狱的谜底》《神秘印度行》《一瞬与永恒》等。 陆萍面向内心的精神审视,是文学艺术修为的结果。 她随意率性的文字中,你会发现谋篇布局已经达到了一种形式的自觉。它不是线性的单向度的诗意指引,而是一种主体心灵在场的,与想象中的现场形成交流的双向复调的对话;诗人不满足于充当历史见证的记录者,也是对此在的倾听。 谁能否认潜意识在生命中的价值与作用?这是我们生命中最深层的真相。生存不自由与被规训早已抵达我们的潜意识层面,而且在陆萍的作品中抵达得这么深邃、真实。诗情与那些空灵芳洁的美丽一起敞开,一起在澄明之境中交相辉映。 这样的一种审美方式、一种文学参悟境界,是深得汉语文化的精髓。读这些文字时,我们却感觉不到诗人的哀怨与悲情,读不到悲观厌世的消沉与懦弱。因为诗人只是真实、客观、诗意地记叙而已,诗文背后的隐义则是强大无穷的。 陆萍的诗文中,总是潜伏着一种锐意又朦胧的悬念,有时语言犀利奇峭,有时意象纷呈,从句式来说,是典型的流水句;没有固定的焦点,没有静止的、机械的主客体,是一切都在流动中打开的大写意。 可以说,在其文学作品中,找不到因受当代西方思潮影响而生吞活剥、刻意追求的“解构”“物化”以及设置什么“踪迹”与“缺项”,来取得阅读快感的机心造作的痕迹。你能充分体会到诗人书写时所特有的自由流畅的快感,进而能尽情品味文句的弹性与韵律之美。那一个个由单字自由组成的词句,或长或短,摇曳生姿;一个个既灵活多变又和谐悦耳的音节组合,让你体会到汉语独有的荡气回肠、余音缭绕的声气之趣。 陆萍笔下的作品,情感和寓意呈现的往往是多层次多意象。个体生命的沧桑与厚重,历史和现实的重叠与交叉,都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宏观视野、底层经验、走向、迹痕、官场、民间……这些都是叙事的重要元素,但与当下流行的叙事铺张相反,陆萍追求的恰恰是节制。 另外,陆萍的诗文作品,有种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的洒脱与自在,精炼而富有韵味。她生命的体验、觉悟,和文字的凝聚、精炼,几乎是相拥起舞,也是同步着陆的。 有种魔性在陆萍的书写中不时矗然崛起,文中所有的意象都是活的。因为那些意象的选用和修饰,都是一种激发你想象的活性元素。阅读这样的作品,我们会在她所堆砌的方块字句中折服,并忘却自己。 陆萍的文学作品“阅读陌生化”效果,既不是靠摧残肢解语言来实现,也不是靠隔断审美交流来达成;她用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通过她独特的审美视角,抵达了存在的无限真实、饱满与丰盈;同时,也一次次使创作主体的心灵得以去蔽而敞亮。两者的结合,使她的作品既明白如话,又闪烁着文学艺术特有的魅力之光。 陆萍有许多从哲学层面抒写对生命及其本质理解的篇什,颇具思辨气息,且比较厚重,有深度、有历史感。诗人能够在普通意象上广泛联想,进入悠远的哲思空间。这种看透生命本质后更加坚定、义无反顾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作者追求超越一切的纯粹的精神和心理体验,我们能读到她的精神上一个明净豁达开阔的层次,读到她切入人性密室、生命本身的深刻。 陆萍鲜明的文本特征,是大气、浑厚而篇什精短、凝练。常常就这么一个回合或者这么一两句,语言自身所营造的情趣张力和想象空间便显得饱满深远而辽阔。 陆萍的诗文魅力在于一种人类所共有的感情体验。她的文字,包容着作者和人类中最丰富和最细微的感觉和体悟。一直以来,陆萍拥有国内外众多粉丝,就是一个例证。 凡此种种,我们都能从中感受到诗的基因。 四十多年前陆萍因一首诗《冰》,获得泰戈尔故土的盛情邀请而赴印度博帕尔出席亚洲诗歌盛会,并获“亚洲诗坛明星”荣誉。半世纪后,陆萍仍才思泉涌,初心不忘。笔耕不辍,功不唐捐。 陆萍广受国内外赞誉的诗歌、散文随笔和散文诗等,包括她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法治文学作品,在当今文坛,仍是一道永恒的灿烂风景线。 陆萍对岁月的凝神观照、对内在蕴含的整体把握与深层透视,源自诗人生存经验的提炼与反思。 在明净豁达开阔的心灵层次上,更会读到一种触及人性密室及切入生命本身的深刻。 这是陆萍对自我心灵和存在的倾听。更是一种灵魂与灵魂的对话,在对话中完善生存意义的探寻与认知。 陆萍不动声色的文字中,是现实与灵魂擦出的光弧,给人一种去燃烧生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