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学生版)

中华上下五千年(学生版)
作者: 彭杰
出版社: 北方妇儿
原售价: 19.80
折扣价: 11.10
折扣购买: 中华上下五千年(学生版)
ISBN: 9787538570724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 稼被淹了,房 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 猛兽,伤害 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 四方部落首 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 (gun)。 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 强的人才啦, 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 ,没有把洪 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 水冲塌了堤 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 方去考察。他 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 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 的办法,把 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 ,拿着锹子, 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经过13年 的努力,终 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 己的家门,都 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 儿正在哇哇 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 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 西河津县西 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十分狭窄。 奔腾东下的河 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 禹到了那里, 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 一个大口子。 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 治水有功,大 家都推选禹。到舜一死,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这时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发展了, 一个人生产 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了剩余。氏族、 部落的首领 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 ,变成氏族 的贵族。有了剩余的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 ,捉住了俘 虏,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 动。这样,就 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 威信和权力。 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 (在今浙江 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 都拿着玉帛, 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做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 最晚。禹认 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这说明,那时候 的禹已经从 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副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 手叫做皋陶 (gao yai),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 陶的儿子伯益也 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 做禹的继承 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 戴禹的儿子 启继承了禹的位子。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 联盟的选举 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奴隶 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禹担任部落联盟首领后,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 相传禹曾带 着生产工具参加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农业生产技术也 有了很大进 步,出现了许多发明创造,伯盖发明了凿井技术,奚 仲发明了车, 仪狄首创用粮食酿酒。这些发明创造又促进了农业的 发展。 在禹统治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品有了剩 余,人们学 会了酿酒和冶铜,也开始了商品交换,渐渐地产生了 贫富分化,同 时也出现了犯罪。这令大禹感到很痛心,他认为是自 己治理不善 所致,于是指示地方官对百姓加强教化,避免犯罪的 发生。可是 伴随私有制的出现,人们的观念有了质的变化,常常 在你抢我夺 中发起冲突。大禹万般无奈只好制订禹刑,设置监狱 以惩治犯罪。 监狱这种机构的产生,需要一部分人从生产中脱离出 来,从事看 管监狱的工作,而他们的生活又要依靠从事生产的人 ,于是又出 现了征税。 为掠夺财富和奴隶,禹即位后不久,不与任何首 领商议,便 发号施令,调动人马对南方三苗人民发动战争。社会 的进步使大 禹的地位越来越高,他的权力也显得至高无上。一次 禹召集各部 落首领举行涂山大会,其间用各部落献出的铜铸成象 征九州的九 个大鼎,并运回宫中,称之为镇国之宝,各部落首领 在进贡时还 要对九鼎膜拜。九鼎显然成为权力的象征。 涂山大会之后,大禹又召集各部落首领举行茅山 大会。大会 开始后,防风氏的首领才慢腾腾地步入会场,大禹十 分恼火,当 即派人将防风氏首领斩首。其他部落首领均吓出一身 冷汗。从此 对大禹俯首帖耳唯命是听,此时的大禹已不仅仅是部 落首领,实 际上已是拥有生杀大权的国王了。 大禹越来越老,按惯例该选继承人了。大家一致 推荐掌管刑 法的皋陶。可是不久皋陶病死了,大家又推举当年同 大禹一起治 水的伯益。伯益在治水期间吃苦耐劳、献计献策,在 百姓中的威 望很高。但此时的大禹已存有私心,很想让自己的儿 子启做继承 人。可祖上传下的规矩不好破坏,怎么办呢?想来想 去,他决定 给伯益一个虚名,真正的实权交给儿子。久而久之, 启在百姓心 中渐渐有了威望。 大禹死了,伯益为他举行了葬礼。当年大禹为舜 举行葬礼后 曾将继承人的位置让给舜的儿子,但没被接受。这次 ,伯益效仿 大禹的样子,避居起来,假意将王位让给大禹的儿子 启。谁知启 并没客气,竟堂而皇之地接受,登上了王位。各部落 首领也纷纷 前来朝贺。 伯益正在等启来请他继位,未料美梦化成泡影, 不禁恼羞成 怒,率部攻打启。启早有防备,从容应战将伯益杀死 。 启这种有违祖规的做法引起了有扈氏的不满,他 联合其他部 落组成六军攻打启,同样惨遭失败。伯益和有扈氏的 失利,使各 部落首领变得驯服了,不敢再有反叛的念头。夏启的 地位得到进 一步巩固。他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王,将禅让制彻 底改变为世 袭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建立了。 中国历史自 此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故史称“夏禹传子” 。 当了国王的夏启将权力使用得淋漓尽致。他大兴 土木修建了 王宫和钧台。在王宫中他听音乐、赏歌舞,过着令人 羡慕、神仙 般的生活。他在享受的同时,没有忘记学父亲大禹那 样召开首领 大会。他把地点定在钧台,让众首领聚集在他的脚下 。其威风之 显赫是以往历代首领无法比拟的。 在宫中呆腻了,夏启带着王公大臣驾着车浩浩荡 荡去各地巡 游。当年尧、舜、禹巡游四方是为了了解民间疾苦, 真正为百姓 做事。而夏启的巡游却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所 到之处恣意 玩乐,尽情搜刮,人民苦不堪言。启常年不理朝政, 渐渐引起众 人不满,时有叛乱发生。于是,在夏王朝统治集团内 部爆发了夏 启五子争夺王位的斗争,其中尤以小儿子武观的行为 最为激烈。夏 启派大将彭伯寿统兵平叛。叛乱虽被镇压下去,夏王 朝却因此元 气大伤,其统治已遭到严重削弱。 9年后,夏启死于重病,将一个摇摇欲坠的王朝 交给长子太 康。太康的劣性较其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全然不 把国事放在 心上,整日领着几个大臣到森林中打猎。一天太康又 打猎,不知 不觉越走越远,猎兴也越来越浓。在外面呆了很久才 想起回宫。但 此时回宫为时已晚,都城早已被有穷国的国君后羿 (yi)占领了。 后羿是个神箭手。相传尧帝时,天上同时出现10 个太阳,河 流干涸,大地裂开,草木干枯,百姓的性命危在旦夕 。后来有位 叫羿的神箭手射落九日,拯救了百姓与万物。由于有 穷国国君箭 法高超,人们认为是神羿再世,便称他为后羿。 太康见大权被夺,才想起是自己多年荒废国事所 致,但后悔 已晚。想与后羿抗衡又有心乏力,只好差人求后羿给 他一个容身 之处,遭到后羿拒绝。太康无奈只得返回昔日打猎的 森林之中。此 时的他已毫无打猎的兴趣,在懊悔与沮丧中过起了食 不果腹、衣 不蔽体的流亡生活,最后死在了荒郊野岭。 太康在位19年,史称“太康失国”。P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