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帝国衰亡史(精华本)(精)

罗马帝国衰亡史(精华本)(精)
作者: 爱德华·吉本 译者:席代岳
出版社: 文汇
原售价: 99.90
折扣价: 63.94
折扣购买: 罗马帝国衰亡史(精华本)(精)
ISBN: 9787549633685

作者简介

[英]爱德华·吉本(1737- -1794) Edward Gibbon 18世纪英国史学泰斗,启蒙时代史学代表人物,被誉为近代史学的开山者 1764年,吉本前往意大利的罗马,面对这座千古名城,他产生了为这座城写一本书的念头,此书即他后来的代表作《罗马帝国衰亡史》。 《罗马帝国衰亡史》从构思到完稿,花费了吉本20多年的时间。他直接引用了从古希腊到18世纪200余位学者的著作共800余种,有数千册之多。除此之外,他还参考了地方志、编年纪、法典、地图、碑文等各种历史资料。 吉本的行文以气势磅礴著称。他的写作习惯是先打腹稿,把整段文章在心里想好,用耳朵听过,一句句满意了再落笔,因此读来如大江涌流,顺畅无比。 《罗马帝国衰亡史》问世200多年来,影响力始终不衰,受到各界人士的推崇与赞美,已成为了解罗马帝国不可不读的至高经典。

内容简介

第二章 篡夺与拥立 世界有很多种政府形式,其中以君主世袭政体为可笑。试想老王死后把国家当成私产,传给自己那还浑然无知的婴儿,对待子民像对待牲口那样。英勇的武将和贤明的大臣放弃了对帝国的天赋权利,向皇子的摇篮屈膝宣誓效忠,如此可笑的行径怎能不使人义愤填膺?对于此一题目所发表的讽刺和议论,只会让人感到迷惑和无所适从。我们只要再稍为深思,就会赞同成效显著、不受情绪影响的继承大法。人民应有选举君主的权利,这个论点虽然理想却极为危险,任何能够削弱此等主张的因应措施,我们都应表示默许。 我们要是休憩田园不问世事,确实很容易设计出理想的政府形式,君位要经由全体社会成员自由公平的投票,权杖要交给为贤能的人。经验却总推翻这种空中楼阁的想法,同时告诉我们在一个庞大的社会,君王的选举永远不可能找出有才华的人,也不可能让胜选者符合大多数人的意愿。军队是一个团结的组织,有着共同的情感和足够的力量,可将自身的意志强加于其他同胞身上。军人的特性在于有暴力的倾向,以及经由训练产生的听命于人的奴性,尤其不可以成为法律制度的守卫者,不适合担任文官政治的保护人。公理正义、人性价值和政治智能,对他们而言是对牛弹琴,他们自己不懂,也不欣赏别人有这些美德。英勇善战才能赢得他们的尊敬,慷慨大方才能买到他们的支持,就这两方面来说,前者是野蛮人物所具备的掠夺能力,而后者是浪费公共财产的利己行为,要是野心分子能将两者充分运用, 就可以推翻现有的政权。 一个人因优越的家世出身所得到的特权,只要获得时间和舆论的赞同, 它不仅会被视为理所当然,而且不会引起争端。这种的权利可以减少倾轧形成的妄想,因之获得的明确的安全感可免除君王残酷的行径,这种共识已经牢固,因此后来欧洲君主政体的温和统治,才能在和平的环境代代相传。 至于特权所带来的缺点,那就是会经常发生内战。亚洲的专制帝王被迫杀开一条血路,才能登上父皇的宝座。然而即使在东方,竞争的范围通常局限于几个皇室的成员中,要是哪个走运的竞争者用明暗箭剪除他的手足,也不会对治下的臣民有任何猜忌。罗马帝国则不然,元老院的丧失以后,整个局面是一场混乱。行省原有的皇室和贵族,长久以来都是被锁拿绑缚,放在傲慢的共和国大将车驾之前,当作引导凯旋式的俘虏。古代功勋显赫、悠久绵长的罗马家族,相继在顶着恺撒头衔的暴政下陨落。而在位的帝王受到共和国形式的束缚,也因后代子孙的不断失败而深受挫伤。任何世袭的观念都无法在臣民心中生根,英雄不怕出身低,每个人都可以抱着“大丈夫当如是”的理想。野心勃勃的投机分子,根本不受法律和成例的约束。就是出身贫贱的人也不是毫无见识,都希望凭着勇气和运道在军中爬升,若有朝一日时来运转,便可与柔弱萎靡、不得人心的主子逐鹿天下并取 而代之。自从亚历山大·塞维鲁被弑、马克西米努斯登基以来,没有一位君王可以高枕无忧地安居帝位。而每一个边疆的蛮族人,都想登上这权势熏天而又危险无比的宝座。 ?原著百分之十的厚度,呈现精华! ?浓缩原著三大精华——篇篇都写转折巨变、章章都有独到分析、页页都是优美文笔 ?翻开本书,用原著百分之十的篇幅,领略《罗马帝国衰亡史》精华! ?近代英国启蒙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的传世名著,受到休谟、亚当·斯密、丘吉尔、阿西莫夫的大力推崇 ?全译中文版译者席代岳先生亲自精简,采用纪事本末体,择定重大主题、提高译文美感,力求做到文史魅力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