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历史转折关头
作者简介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兼任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入选2017年文化名家和“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历史、理论和党的建设以及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曾参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重点课题调研,十七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三次讲解任务备课以及十余项中央和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先后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任访问教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修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赴德国考察政党制度和运作方式。
内容简介
第1章 惊涛拍岸——毛 泽东与五四大潮 路漫漫兮,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题记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 这句古训,到1919年变成 了“老皇历”。在这一年爆发 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具 有现代意识和进步思想的青 年知识分子,一改往日“两 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 贤书”的生活老道,为挽救 国破家亡的悲惨命运,勇敢 地走上街头,高呼“外争国 权,内除国贼”等口号,率 先向北洋政府发难。这场声 势浩大的“造反”行动,不仅 取得了极大成功,改变了中 国革命的发展方向,而且产 生了深远影响,造就了一批 主宰中国历史沉浮的精英人 物。湖南青年毛泽东就是其 中杰出的一位。 漫漫成长求学路 历史机遇总是青睐那些 有准备的人。当惊心动魄的 五四大潮猛烈地拍打湘江两 岸的时候,毛泽东已经度过 了他人生的第一阶段——修 学储能期。20多年的寒窗苦 读,铺就了毛泽东的成才之 路,使他得以在历史发生重 大转折的关头,辨明正确方 向并勇往直前。1893年12 月26日,毛泽东出生在湖南 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一个农民 家庭。父亲毛顺生读过私塾 ,当过兵,精明能干,善于 经营,勤俭持家,为养家糊 口提供了难得的物质保障。 母亲文七妹性情温和,吃苦 耐劳,仁慈善良,教子有方 ,为毛泽东兄弟3人的健康 成长营造了可贵的精神港湾 。在父母的精心呵护和外婆 一家的悉心照料下,毛泽东 愉快地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 。 长到8岁的时候,毛泽东 被父母从外婆家接回读书, 从此开始了“六年孔夫子”的 私塾生涯。凭借聪慧的头脑 ,他在学习上一点也不感到 吃力。虽然他并不完全懂得 “四书五经”的具体含义,但 过人的记忆力却使他能够把 这些古典经文背得滚瓜烂熟 ,牢记在心。对于好奇心极 强的毛泽东来说,除了死记 硬背这些枯燥的经文之外, 再也没有兴趣去慢慢“消化” 它们,于是,偷看中国古代 的传奇小说,特别是关于造 反的那些故事,成了他当时 的一大嗜好。《水浒传》《 西游记》《三国演义》《隋 唐演义》《岳飞传》等这些 被老师视为“闲书”“杂书”“ 邪书”甚至“禁书”的旧小说 ,成了毛泽东难以舍弃的生 活伴侣。他的“秘密”被粗暴 严厉的私塾老师发现后,自 然少不了要挨板子。但在那 个易受感染的年龄,毛泽东 根本抵挡不住小说中动人故 事的诱惑。为了避免再吃苦 头,他在10岁的时候懂得并 运用了“三十六计,走为上” 的策略。离开了学校,但又 不敢回家,于是他便朝着县 城的大致方向走去。可是, 他并不知道县城究竟在什么 地方,结果流浪了3天后被 家人找到,这才知道自己的 这次“旅行”只是在兜圈子: 走了那么久,离家只有8里 路!不过,让他感到欣慰的 是,这是一次胜利的“罢课” ,因为当他回到家里后,情 况比他原先想象的要好:“ 父亲稍微比过去体谅些了, 老师的态度也比较温和些了 。” 6年的私塾生活结束后, 毛泽东已长成了身强体壮的 小伙子,并开始在地里进行 长时间的劳动,白天干一个 整劳力的活,晚上替父亲记 账。可是,他在家里并没有 停止读书,经常在深夜挑灯 阅读能够找到的除经书以外 的一切书籍。毛泽东的悟性 很高,读书时常有新的发现 。有一天,他忽然想到小说 中有个特别之处:里面没有 种地的农民!用他自己的话 说,就是书中的“人物都是 勇士、官员或者文人学士, 没有农民当主角”。对于这 件事,他纳闷了两年,后来 就开始分析小说的内容,“ 发现全都颂扬武士,颂扬人 民的统治者,而这些人是不 必种地的,因为他们拥有并 控制土地,并且显然是迫使 农民替他们耕作的。”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