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全真模拟试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全真模拟试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
作者: 编者: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责编:刘虹//夏丹
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6.40
折扣购买: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全真模拟试卷(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辅导教材)
ISBN: 9787519214340

作者简介

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 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是中公教育旗下专门研究教师招聘考试研究与辅导的专门结构,多年来始终坚持“学员第一”的理念,汇聚了数十位兢兢业业的辅导与研究者,坚持紧扣考试自主研发。

内容简介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全真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古代西方教育中,强调身心和谐发展的是(??)。 A.雅典教育 B.斯巴达教育 C.世俗教育 D.骑士教育 2.1806年,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 A.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出现 B.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C.现代教育理论的确立 D.实验教育学的产生 3.初中阶段的学生经常会思考“我是谁”“我的未来是什么样的”等问题。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这一阶段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B.获得主动感,克服愧疚感 C.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D.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4.裴斯泰洛齐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每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观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需要本位论 5.学校文化的核心内容是(??)。 A.物质文化 B.组织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6.在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六三三学制” 7.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使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和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8.人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种说法强调的是教学应当帮助学生(??)。 A.发展能力 B.学习知识 C.培养个性 D.形成道德 9.教师非常重视教室的布置,在教室里设计了图书角、黑板报、光荣榜、植物区等。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些都属于(??)。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活动课程 D.综合课程 10.梁启超认为,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一样,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这反对的是(??)。 A.启发式教育 B.合作式教育 C.填鸭式教育 D.探究式教育 11.每到学期末或学年末,班主任要对学生在品德、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表现撰写评语,这是其工作内容中的(??)。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操行评定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做好个别教育 12.某校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讨会,交流探讨该学科的教学经验,分析研究学科新趋势,共同提高教学能力。这种备课类型属于(??)。 A.个人备课 B.集体备课 C.单元备课 D.课时备课 13.马卡连柯提出“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强调班级的平行管理。这一做法体现了(??)的德育原则。 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B.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C.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D.依靠积极因素和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14.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自我锻炼和自我监控等方式提升思想觉悟的德育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境陶冶法 D.自我修养法 15.看到老师经常表扬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郭同学也想获得老师的表扬,所以下决心努力学习。郭同学的学习成就动机是(??)。 A.认知内驱力 B.内部学习动机 C.附属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16.某小学为学生安排了丰富的课外活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外活动的是(??)。 A.美术兴趣课 B.英语角 C.读书会 D.家庭作业辅导 17.我们有时听见欢快的音乐时,闭上眼睛仿佛眼前出现了一片希望的田野和跳舞的人群。这是一种什么感觉现象?(??) A.联觉 B.感觉适应 C.感觉对比 D.感觉补偿 18.课堂教学中,教室的布置应当简单、朴素、大方,教室的光线要明亮,周围的环境要安静,这样学生更能集中注意力,这主要是排除(??)的干扰。 A.内部注意 B.无意注意 C.外部注意 D.有意注意 19.当我们翻开尘封已久的相册,回顾过往,昔日愉快幸福的情绪体验又油然而生。这属于(??)。 A.形象记忆 B.语词逻辑记忆 C.动作记忆 D.情绪记忆 20.学生在探索未知事物时表现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的怀疑、困惑,在问题被解决时表现出来的喜悦和欣慰。这些都属于(??)。 A.心境 B.激情 C.道德感 D.理智感 21.一个学生在看到同学抄袭作业后,选择告诉老师,理由是他要做一个好学生。依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该学生处于(??)。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B.相对功利定向阶段 C.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D.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22.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与学生及同事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班主任需要具备的能力是(??)。 A.内省智能 B.人际智能 C.视觉-空间智能 D.自然认知智能 23.某教师未经学生的允许,私自将学生的作品编入自己的著作。对该教师的这种做法,依法判断正确的是(??)。 A.侵害了学生的财产权 B.侵害了学生的名誉权 C.侵害了学生的著作权 D.侵害了学生的人身权 24.刘同学的数学成绩不理想,每次只能刚刚及格,他认为是因为自己运气不好。刘同学的归因属于(??)。 A.外部归因 B.内部归因 C.稳定归因 D.可控归因 25.小刚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十个碗;小强偷吃冰箱里的零食,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碗。小红认为,小刚的行为更糟糕,因为小强只打破了一个碗。这说明小红处于道德发展阶段的(??)。 A.自律阶段 B.他律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26.词汇学习及实物、图片、图表、图形的学习均属于(??)。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27.下列属于认知策略的实例的是(??)。 A.学生在考试后能准确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D.利用复述策略记忆 28.数学教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向学生强调要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牢记题目内容 B.很好地完成对问题的表征 C.有效地监控解题过程 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 29.两位同学在课上讲话,王老师罚他们打扫卫生,这两位同学不仅没有好好打扫,还把水泼到课桌上。王老师看见后非常生气,罚这两位同学在操场上跑步十圈才能回家。关于王老师的做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不合理,对学生的体罚应当适当 B.不合理,不应对学生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 C.合理,通过惩罚能让两位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D.合理,通过惩罚能让两位同学更有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30.语文老师李某想参加“如何创新语文教学”的专题培训,但学校以语文教师不足,培训效果不佳为由不予批准。学校这一做法(??)。 A.正确,教师应以学校教学大局为重 B.错误,但学校不予批准的理由充分 C.正确,当前许多进修培训实效性不强 D.错误,学校侵犯了李某的进修培训权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1.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他提出了(??)。 A.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B.教育的无目的论 C.“从做中学” D.“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学校中心”的“新三中心论” 32.教育目的确定的客观依据包括(??)。 A.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B.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影响 C.历史发展的进程 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33.下列属于新课程改革需要取得进展的方面的是(??)。 A.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B.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C.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D.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34.在德育工作中,遵循德育规律,就能事半功倍。德育规律包括(??)。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整体和谐的发展过程 B.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一个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35.为了改进全班学生的文明习惯,班主任提出希望本学期获得年级操行第一,同时让学生民主投票选出纪律委员,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监督。这体现了组织培养班集体工作中的(??)。 A.树立明确奋斗目标 B.选择和培养班干部 C.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D.培养正确的班风及班级舆论 3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怎样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A.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B.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 C.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D.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7.学习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 A.学习材料和情境的相似性 B.学习者原有的背景知识 C.学习者的思维定势 D.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策略 38.某学生原先在农村学校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后随父亲来到城市学校后,学习成绩不理想。虽然非常努力,但成绩仍然不好,父亲骂他,同学嘲笑他,他开始出现厌学、逃学等情况。如果你是老师,改变学生厌学状态的措施有(??)。 A.引导其他学生帮助该学生 B.与家长沟通,鼓励学生建立自信 C.指导学生正确归因,促使其继续努力 D.抓住时机表扬学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9.数学老师在讲解几何题时,往往会在黑板上写出解题思路,然后推演出正确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数学老师实际上讲解的是(??)。 A.陈述性知识 B.隐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显性知识 40.教师的下列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 A.李老师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质疑 B.张老师上课提出难度较大问题让学生解决 C.王老师让学生主动分析问题 D.赵老师讲解新的知识点时,让学生回忆与之相关的旧的知识点 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的图书研发人员在潜心研究全国各地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的考试要求及历年真题的基础上,总结出该科目的相关考点内容,全面整合历年的考点,细致研究考查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写出本套试卷,帮助考生了解考题情况,做好相关考前复习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