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可能--一个特级教师的跨界生长
作者简介
池昌斌,七十年代生人,知名特级教师,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从浙南大山里走来,中师毕业后先后执教于村小、乡镇中心小学、县城实验小学,现任教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好读书,喜爱登山与户外行走。从教二十余年来,始终坚持理性、独立、开放、尊重、包容和贴近自然的教育理想,集多种角色于一身——教师、摇滚乐迷、背包客、越读者……曾在全国各地执教公开课、做讲座近四百场,引起同行广泛共鸣。
内容简介
一、我从大山来 我从大山来,很多教育价值观的源头,就是童年 时期在高山、峡谷、 森林、草地上那自由自在的生长经历。 我出生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西部的茫茫大山里 ,现在那里已经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浙江 省满田森林公园。 我家很特别。在那片大山环绕的世界里,只有我 们一户人家,荒郊野岭,独门独户。到我家去要翻山 越岭,走很远的山路,有些路段还是非常陡峭的绝壁 和悬崖,我的家就藏在那片无边无际的茂密丛林里。 因为在丛林里长大,我拥有非常丰富的野外生存 经验。由于从小没有玩伴,我也因此严重缺乏与人交 往的能力。记忆中,我5岁那年才第一次到小镇上, 第一次看到汽车,觉得特别好奇,这四个轮子的大家 伙怎么会跑得这么快?我就那样傻呆呆地看着,连马 路也不会过。 6岁的时候,父亲把我送到镇上的小学读书,我 感觉到自己和镇上的小孩有太多的不一样——没上过 幼儿园,用了两个月才学会握笔,不善言语甚至有点 儿孤僻。之前我看到的世界就是大山里的那一片蓝天 ,镇上的孩子对我来说真是见多识广。 与镇上孩子一块儿读书的时候,一个个新鲜的名 词冲进我的大脑:电影、广播、书店、文具店、乒乓 球……那些我闻所未闻的事物无不令我感到惊讶,我 的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我也因此常常被同学们嘲笑 ,他们给我起了个绰号——山头鸟!就是从山上下来 的鸟人,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家伙。 学校和大山之于我,坦白说,我更愿意在大山里 待着! 山里的那些岁月,如今成了我最怀念的时光。在 那样茂密的丛林里,我的童年时代过得自由自在,无 拘无束。 春天来了,山中的各种野花盛开,满目的高山杜 鹃和油桐,红的、白的、粉的……记忆中我们家对面 悬崖上有一棵高山杜鹃长得特别高大,满树的红杜鹃 ,迎风摇曳,特别妖艳。我最喜欢山谷里的野百合, 它一般长在人迹罕至的悬崖绝壁上。崖壁上怒放的百 合花绝对是山谷里最美的一道风景。长大后听赵传的 《野百合也有春天》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感受,犹如被 点中心中最柔软的那个角落。 不用上幼儿园,我的幼年生活就是跟着爷爷去种 地,或是躺在山坡的草地上睡觉、发呆,偶尔冥想大 山背后的神秘世界。看着蓝天上的白云一朵一朵地飘 过,山风吹过山坡,阵阵松涛哗哗作响。记忆中的那 片草地就是我童年的乐园,小狗围着我和弟弟转来转 去,我们俩抓蚂蚱,抓了一只又一只,放到瓶子里带 回家喂蚂蚁。 秋天是我们山里孩子最开心的季节。山中的各种 野果成熟了,野生的猕猴桃、野苹果、野山楂。记忆 中的秋,就是肚子里装满各式野果的味道。 由于海拔高,山里冬天会下好多场雪。雪后,满 山遍布树挂和冰瀑布。我和弟弟把山涧里长长的冰柱 扛回家去,插在院子里,当作雪人手里握着的利剑。 当然,小时候的回忆还有夏天在小溪边钓鱼、钓 螃蟹;春天去采茶、挖笋和掏鸟窝。 钓螃蟹的方式很有意思,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们 把咸肉的肉皮切一小块下来,绑在棍子上,沿着峡谷 边陡峭的崖壁爬下去,在溪涧的岩缝里如果看到有细 沙刨出来的痕迹,就知道里面一定会有螃蟹。 我和弟弟趴在地上,身上披上杂草伪装。用绑着 咸肉的棍子慢慢伸进岩缝去引诱螃蟹,螃蟹受此诱惑 就会从洞里爬出来。我们俩分工合作,一个人引诱螃 蟹,一个人用手逮螃蟹。逮螃蟹需要眼疾手快,否则 螃蟹很快就会跑回洞里去了。 小时候生活的大山虽然偏僻,但对我来说特别安 全、特别温暖,幼小的我因为拥有它而满足。 爷爷在屋前的悬崖边种了两株南瓜,悬崖不算太 高,二十米左右。有一天爷爷喊我和弟弟去收南瓜, 成熟的南瓜长在靠近悬崖边的坎上。我和弟弟商议分 工,他站在上面用柴刀砍南瓜柄,我拿着一只篮子站 在下面接南瓜。南瓜柄被砍断的一瞬间,大南瓜直接 掉到篮子里。本以为可以接住,没想到南瓜挺沉的, 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南瓜直接滚落到山崖底下去了。 等我和弟弟绕到山崖下,发现那个南瓜已经四分 五裂。我们提着篮子,把散落在草地上的南瓜片儿一 块一块地捡回来。 爷爷问:“南瓜怎么成这样了?”我们告诉他这 些南瓜片儿的由来,爷爷听了哈哈大笑。 现在的我有时候想:今天会有多少孩子有这样的 “收南瓜”经历?会有几个孩子的爷爷或者是父母敢 这样“大胆”地放任我们去悬崖边“收南瓜”?我们 是不是有必要让每一个儿童都有这样的“收瓜”经历 ?我相信这样的经历是对童年最好的滋养。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