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才辛弃疾--理想和现实/奇才集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公元1140年,是金朝天眷三年,也是南宋绍兴十 年。此时的中国,东沿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金朝 与南宋分领了南北,在中国的版图上划下了一道扎眼 的界线。带着异域的野蛮,女真的铁蹄正在北方的沃 野上肆虐,而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则正在临安城的 纸醉金迷里延续着华夏正统的美梦。 事情还要从十三年前说起。靖康二年(1127)四月 ,在金太宗的授意下,金国将领完颜宗望、完颜宗弼 率领着金军,侵占了北宋的土地,攻破了北宋的都城 开封,最终将宋国国君徽宗、钦宗掳掠了回去。泱泱 大国的君主,竟至沦为了金人的阶下囚。最终北宋灭 亡了,宋高宗赵构在江南建立了政权,沿用“宋”国 号,是为南宋。这场战斗也被视为宋朝莫大的耻辱, 正如岳飞将军千古流传的名句所说——“靖康耻,犹 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时光流转,十三年转瞬而逝,山东历城县,这原 本属于北宋的领土早已挂在了金朝扶植建立的傀儡政 权——伪齐的名下。五月十一日,伴随着一声婴儿的 啼哭,一代词坛名家、豪放派词祖辛弃疾便在这座不 起眼的小县城里呱呱坠地了。 很难想象,这个在金 朝疆域诞生的孩子,日后会起兵反金,率军南渡,最 终成为南宋的股肱之臣。很难想象,这个在金朝长大 的孩子,日后会写下无数期盼收拾山河的辞章,光耀 词史。 这一切的缘由,都必须向着辛弃疾出生时、旁边 那个略显苍老,却极为硬朗的身影去追寻了。看着孙 子的顺利出生,爷爷辛赞不禁咧嘴乐开了花,眼中常 驻的那抹惆怅,稀了一些。辛弃疾为济南辛氏,他的 家世可算不凡。根据辛氏的《世系表》中记载,辛弃 疾的祖上为殷商至周朝的辛甲。从商至宋,一千多年 来,辛氏一族中虽然没有地位显赫的宰执之臣,但守 土为官者却是为数不少,也算得上是官宦世家了。对 于辛弃疾荣耀的家世,宋人罗愿曾在《送辛殿撰自江 西提刑移京西漕》中写道: 辛氏世多贤,一姓古所夸。 太史善箴阙,伊川知辞华。 谁欤立军门?杖节来要遮。 亦有救折槛,叩头当殿衙。 英风杂文武,公独可肩差。 在这首诗里,“太史善箴阙,伊川知辞华”,说 的是周朝太史辛甲善于进谏。“谁欤立军门?杖节来 要遮”,说的是西汉将领辛庆忌英勇善战。“亦有救 折槛,叩头当殿衙”,说的则是三国时曹魏的大臣辛 毗高风亮节,不向权贵折腰。罗愿这是在历数辛氏一 族祖上的荣耀,借以夸赞好友辛弃疾的文武英风。 辛弃疾的父亲叫辛文郁,在辛弃疾南归宋朝前就 已经去世,后来被南宋追赠为中散大夫。母亲孙氏则 跟随辛弃疾南归,后被封为令人。“令人”是宋朝妇 女的封号,被封之后可享受礼节上的待遇。 辛弃疾,字幼安,他的名字“弃疾”,可能是幼 年身体欠佳,父母希望他能健康成长,因此取了这个 名字。说来,这名字的寓意倒是和西汉名将霍去病十 分相似。 关于辛弃疾的童年,史料并没有多少记载。如今 仅能在辛弃疾的诗词之中,一探那养育了一代词人的 山明水秀。回忆起故乡的山水风物: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 ,佩环声急。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 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琅歼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 ,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 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 直节:指竹子。 冠 缨:指松树。 佩环声:指水流的声音。 方壶:传 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日:“渤海之东,不知 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 曰员峤、三日方壶、四日瀛洲、五曰蓬莱。” 浩歌莫遣鱼龙泣:指歌声哀怨,鱼龙为之动情。 词中的冷泉亭是唐朝所建,在杭州灵隐寺前的飞 来峰下。杭州自古便以山水闻名,冷泉亭自然也是风 景颇佳。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