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不可摧(日军战俘营的盟军战俘)
作者简介
秦忻怡,知名纪实文学作家,长期关注“二战”历史,广泛收集“二战”资料、阅读相关著作。已出版长篇纪实文学作品《野人刘连仁》《不屈的女人》等。
内容简介
1941年12月8日下午1时25分,从台湾起飞的108 架日本轰炸机和84架零式战斗机飞到了菲律宾的克拉 克机场。 执行任务之一的日本飞行员坂井三郎看到:“与 想象中的美国战斗机猛烈还击的情形相反,我们向下 望去,看到大约60架敌军的轰炸机和战斗机,沿着跑 道整齐地停放着。它们就像蹲坐着的鸭子一样整齐地 排列着。” 尽管美军的一些防空炮火迅速还击,但为时已晚 。 坂井三郎沉浸在他完美进攻后的战果里。“长串 长串的炸弹翻滚着向目标落下……整个基地好像都被 爆炸冲向了天空。飞机、飞机棚以及其他一些地面设 施的碎片四处飞散,大火肆虐着,浓烟直冲云霄。” 坂井三郎是日本一位优秀的飞行员,2000年在日 本去世…… 美国陆军航空兵中士、一等飞机机械师罗伯特. 罗森达尔,急忙找到藏身之处,一股强烈的热浪把他 掀翻。头顶上的马达声渐渐远去,罗森达尔被炸得有 些晕头转向。 几秒钟前还排列整齐的飞机只剩下空架子,大火 顺风势起劲地燃烧,有人大声在喊叫着拖来消防水龙 头灭火,可无济于事,水龙头根本不出水了。 “狗娘养的日本人。” “该死的,我中弹了。” “哦,上帝。救救我。” 喊叫声、咒骂声、呻吟声、呼救声、挣扎声和持 续不断的爆炸声搅在一起。 罗森达尔在尖锐的急救车声中醒过神来,他才发 现自己身上的血迹。他也受伤了。 几分钟,仅仅几分钟,克拉克机场的277架飞机 ,还没完成它好好修理小日本的光荣使命,便被摧毁 一多半。 这时,远在菲律宾远东陆军总司令部的道格拉斯 ·麦克阿瑟,并不相信日军敢进攻菲律宾。美国传记 作家小克莱·布莱尔在他的《麦克阿瑟》一书中对麦 克阿瑟这样评价:他“出身名门,学者,爱国者,脾 气暴躁,放肆,专断,顽固”,很有些瞧不上“日本 鬼子”。却不知,这一战,早已不可避免。 麦克阿瑟满心指望着美国增援的早日到来。谁料 ,12月22日,威克岛失陷,使美国至菲律宾之间的运 输线被一分为二,失去了增援的可能性。 麦克阿瑟只有放手一搏了。 可是,他纵有力挽狂澜的雄心壮志,也不得不面 对眼下的现状。空中力量已崩溃,地面战斗力也非强 悍。他手下有18.4万人的部队,但只有二三万可以依 赖的正规军,而且武器装备也远远不及对手。 12月22日,日本陆军中将本间雅晴,指挥他的第 14军团在吕宋岛西岸的林加延湾登陆。 本间雅晴是一个敏感谨慎、喜怒无常的人。他是 一个生活的矛盾体,具有极强的审美观,喜爱文学, 并在写作绘画方面颇有造诣,人称“诗人将军”。他 曾在英国留学和生活,对西方文化充满敬意。他认为 ,和西方列强打仗是一种不明智之举。 即使如此,本间雅晴,却将他的军事理论毫无保 留地实践在了中国战场。在中国的征战,使他成为了 一个富有经验的指挥官。 如今,各为其主的他,要和麦克阿瑟指挥的美菲 联军一决高下。只可惜,此战一开,再无回头,直至 走上断头台。 本间雅晴接到的任务是,用50天的时间,将菲律 宾纳入日本麾下。 与本间交锋的第一支队伍是乔纳森·温赖特少将 指挥的第一兵团。他将3.8万人组成4个师和一个骑兵 团,在吕宋岛北边抵抗4万多日本正规军。然而,局势 一开始,就不利于美军,日军势如破竹。温赖特不得 不主动撤退,在阿格诺河一带,命令炮兵重新布置防 线。 小乔治·帕克少将指挥第二兵团,仗打得无比英 勇,但面对日军第16师团近1万名精锐士兵的进攻,两 个菲律宾民兵师不是日本人的对手,很快溃不成军。 麦克阿瑟令帕克撤向巴丹半岛,在那里重新布置防线 。 巴丹半岛位于马尼拉湾与苏比克海湾之间,东西 约25公里,南北约50公里,面积约1150平方公里。科 雷吉多尔岛位于巴丹的南端,东西长6公里,南北约2 公里,与巴丹相隔最近处不到4000米,岛上设有炮台 ,飞机场,永久工事,42门远程大炮和追击炮,以及 一条容纳万余人的隧道,构成了巴丹的军事屏保。 麦克阿瑟要求温赖特少将的部队必须长时间地拖 延住日军,尤其是阻挡住日军上岛大佐的进攻,从而 为帕克少将在吕宋岛南边的部队提供足够的时间撤出 马尼拉,转移到巴丹半岛。 温赖特向麦克阿瑟报告说:“部队已快弹尽粮绝 ,士兵们在尽最大努力坚持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