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五十年--从传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回忆录)

在华五十年--从传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回忆录)
作者: (美)司徒雷登|责编:猪赣生//姜天然//张爱民//黄驰|译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4.30
折扣购买: 在华五十年--从传教士到大使(司徒雷登回忆录)
ISBN: 9787547304600

作者简介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出生于浙江杭州市,父母均为美国在华传教士。1887年他返回美国弗吉尼亚州读书。1904年婚后携妻再回杭州,开始在中国传教。1908年任南京金陵神学院希腊文教授。1919年起任燕京大学校长、校务长。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因拒绝与日军合作,被日军关在集中营,直至日本投降后获释。1946年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离开中国后在美国度过余生。2008年其骨灰被安放于杭州半山

内容简介

我人生中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中国度过的。我和这个伟大国家与民族之间必然有着难以割舍的精神纽带。这不仅是因为我出生在这里,也因为我在这里长期生活,和无数的中国人成了朋友。作为一个在中国成长的美国男孩,后来又作为传教士和中国文化的学习者、福音教派神学教授而担任大学校务长,这些经历是我人生中特殊的荣幸。1946年,由于局势的特殊,我被“扔”到南京担任美国驻华大使,度过一段并不愉快的日子。1949年我最终黯然离开了中国回到美国。 在中国我经历了不少政权——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理想主义者孙中山领导的早期民国政府,孙中山去世之后军阀混战贪官横行的民国政府,开始致力于民族统一和现代化的国民政府,统治中国半壁江山、不可一世却短命的日伪政权,二战胜利后却饱受内战创伤的中国还有刚刚执掌中国大陆的共产党政权。经历了这么多现代历史的变迁,目睹了一个古老又崭新的文明所承受的成长的伤痛。中国努力去适应这个20世纪的世界,将来的某一天她必将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回望过去的80年,我心中那个清晰而又神圣的上帝指引着我的人生之路。我意识到我人生中的许多重大决定是在外部的束缚和内心的勉强中做出的。一次次地,有一种力量,似乎不是来自我自己的内心,但是却迫使我去走向自己并没有追求也没有预料到的人生体验和旅程。无论如何,我能够在半个世纪的中美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关系中起到一些作用,我已经心怀感激了。尽管这种关系现在破裂了,但是我坚信将来在日渐兴起的世界民主模式和世界大家庭中,中美之间将会重新建立一种牢固且丰富多彩的关系。 ◆ 在华五十年,多重身份,目睹数个政权更迭,叹古老又崭新的东方文明蜕变之痛。 作为一个在中国成长的美国男孩,司徒雷登眼中中国的1899-1949。 ◆ 马歇尔、胡适作序 ◆ 附马歇尔将军使团在华指示、杜鲁门总统对美国对华政策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