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乐风格(第七版)

摇滚乐风格(第七版)
作者: 作 者:[美]凯瑟琳·查尔顿 (Katherine Char
出版社: 汕头大学
原售价: 80.00
折扣价: 52.10
折扣购买: 摇滚乐风格(第七版)
ISBN: 9787565842733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凯瑟琳·查尔顿(Katherine Charlton),音乐教育家、古典吉他演奏家、音乐史学者、音乐作家。作为音乐教育家,她在圣安东尼奥山学院的全校通识教育委员会工作了8年,教授音乐史、音乐欣赏和摇滚风格史等课程,后担任该校音乐系主任10年,鉴于她卓越的贡献和丰富的音乐教育经验,她如今仍担任该校的荣誉教授。作为一名出色的表演者,她获得了加州州立大学富勒顿分校的古典吉他学位、音乐史硕士学位,曾在法国南部和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巡回演出,在她已故的第一任丈夫领导的古典乐团中担任鲁特琴演奏。她还演奏打击乐器,与 CSUF管乐团到日本巡演。作为音乐史学者和音乐作家,她的《摇滚乐风格》在美国影响巨大,深得美国青少年喜爱,已经出版到第八版(本书为第七版)。她还著有《音乐体验》,也已经出版到第五版。 译者简介 陈珂瑾,翻译硕士,毕业于宁波大学翻译硕士英语笔译专业。主要从事音乐领域相关翻译。 李鹿渴,文学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主要从事学术出版,译著有神学与哲学方向数种;业余为摇滚乐队主唱与主创,出版唱片若干并率队开展全国巡演。

内容简介

第20章 20世纪90年代的摇滚 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产生代沟的了。当一个孩子八九岁的时候,他便逐渐有了自己对音乐的喜好和情感,通常这种情感会比拖延症或奇装异服来得更为强烈。 ——比尔·考斯比(Bill Cosby,1937—),喜剧演员 20世纪90年代的某个时刻刚好是摇滚乐诞生50周年的纪念日,但具体的诞生日期取决于我们究竟把哪张唱片或哪场表演视为摇滚时代的标志性开端。自摇滚诞生以来的几十年间,不同风格的音乐与之相互影响,使得摇滚成了一种包含多种风格的伟大音乐形态。 朋克开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发展成熟,后来又发展出了后朋克风格。朋克运动的zui重要影响之一是它让摇滚脱离了大舞台和市场销售主管的魔爪,重新回到了乐队和粉丝们的怀抱。朋克让摇滚回到了表演者与听众能够频繁互动的小俱乐部根据地。后朋克与早期朋克风格一样,具有同样的攻击性和重击节拍的特点,但两者在歌曲主题、演奏速度和声音等基本元素上有所区别。后朋克运动既包括明尼阿波利斯市胡斯克·杜的吉他音色,也包括(曾在第19章中被提及的)华盛顿直刃运动反毒品、反酒精和反乱交的主题。20世纪80年代,这些音乐风格均得到了发展。随着摇滚进入到90年代,西雅图成了第一站。 20.1垃圾摇滚 垃圾摇滚(grunge rock)可以从一支来自纽约的乐队“音速青年”(Sonic Youth)的音乐与形象中找到源头。这是一支重要而具有影响力的“无浪潮”乐队,他们尝试用不同的吉他调弦和用特制的乐器来制造音效。无浪潮是受前卫音乐影响的朋克摇滚,把螺丝刀、鼓棒和其他物件固定在琴弦之间来制作乐器的想法来源于艺术音乐。吉他啸叫和不和谐音被融合到乐队的两名吉他手李·拉纳尔多(Lee Ranaldo,1956—)和瑟斯顿·摩尔(Thurston Moore,1958—)制造出来的厚重声音中。成立于1981年的音速青年不仅对西雅图的一些垃圾乐队的吉他主音产生了影响,还通过让这些乐队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做开场表演而使得“西雅图之声”得到了发展。女贝斯手兼主唱金姆·戈登(Kim Gordon, 1953—)曾一度被称为“另类摇滚教母”,她不仅在音速青年中表现出色,还帮助其他另类摇滚女同胞发展事业。戈登参与了洞穴乐队(Hole)的首张专辑《内在美》(Pretty on the Inside,1991)的制作,参与执导了饲养员乐队(Breeders)的录像,并与其他很多女性乐队合作。在嫁给音速青年的吉他手瑟斯顿·摩尔后,戈登给女儿海莉·戈登·摩尔(Hayley Gordon Moore,1994—)穿上了印有“挑战权威”字眼的T恤。戈登经常在采访中提到她希望女儿可以在一个无忧无虑、随心所欲的世界里成长,所以即使海莉不加入摇滚乐队,她也不会介意。 西雅图第一批大受追捧的乐队之一“声音花园”(Soundgarden)在1987年录制了首张迷你专辑《令人惊叹的生活》(Screaming Life)。“垃圾”一词很好地体现了他们的吉他声音极具代表性的嘈杂特点。“声音花园”的主唱克里斯·康奈尔(Chris Cornell,1964—2017)模仿了十五到二十年前的英国重金属歌手风格,他们还翻唱“齐柏林飞艇”和“嚎叫野狼”的歌曲。吉他/贝斯的连复段和失真效果被加入到了重金属过渡段中。1994年,声音花园发行了极富力量感的专辑《超级未知》(Superunknown)。这张专辑不仅在流行榜上获得了成功,专辑中的歌曲《光子黑洞》(Black Hole Sun)和《勺子男人》(Spoonman)还分别获得了zui佳硬摇滚和zui佳金属歌曲奖。声音花园对西雅图其他乐队也具有影响力,包括蜜浆乐队(Mudhoney)和涅槃乐队(Nirvana)等。 1988年,蜜浆乐队发行了第一张迷你专辑《超级法兹大麻烦》(Superfuzz Bigmuff)。与其他垃圾乐队一样,他们也把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金属吉他连复段、失真效果与朋克的强度和噪音等级结合了起来。涅槃乐队并非西雅图本土乐队,他们来自华盛顿州的亚伯丁(Aberdeen),然而却受到了附近西雅图乐队的影响,成了垃圾摇滚运动的一分子。涅槃乐队与大牌唱片公司格芬唱片签约,摆脱了地下乐队身份,并录制了MV《少年心气》(Smells Like Teen Spirit);1991年他们的专辑《别介意》(Nevermind)登上了流行音乐排行榜。专辑名字可能来自性手枪乐队的专辑《别管那些扯淡,性手枪驾到》(Never Mind the Bollocks,Here’s the Sex Pistols),也可能是出自换牌乐队的一首同名歌曲。“少年心气”是柯特·柯本的女友使用的体香剂的名字,但柯本后来称他在写歌时并不知道这一点。他说这个表述来自一位朋友的话,但并不知道这其实是一个商业品牌。《少年心气》及MV里高中啦啦队穿的无政府标志的黑色套装象征着世界上所有青少年的焦虑情绪。歌曲和录像都获得了很多奖项,但涅槃乐队zui重要的影响还在于他们为很多年轻人提供了一种身份认同。 后来的专辑也同样大卖,但主唱柯特·柯本身为公众人物要对粉丝负责,所以,他一方面担心乐队反建制(编注:即反对现有的制度和体制)的信息被流行度所掩盖,另一方面又担心会失去大部分粉丝,这让他左右为难。柯本和他的妻子、洞穴乐队的吉他手兼主唱柯特妮·洛芙(Courtney Love,1964—)由于吸食海洛因,出现了一系列药物过量及吸食海洛因导致的其他问题,差点失去对女儿弗兰西斯·比恩(Frances Bean)的监护权。粉丝和音乐界的朋友们都担心柯本会败给毒品,败给他自己。1994年4月他被发现在家中中弹身亡;警察认定这是自杀,但很多粉丝认为他是被谋杀的。柯本去世后,涅槃乐队就解散了。前鼓手戴夫·格洛尔(Dave Grohl,1969—)成立了喷火战机乐队(Foo Fighters)。在唱片《别介意》发行前后录制的现场演出都被收录在涅槃乐队1996年发行的专辑《来自瓦西卡泥泞的河岸》(From the Muddy Banks of the Wish Kab)中。 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西雅图乐队珍珠果酱乐队(Pearl Jam)把垃圾音乐基于吉他的风格和反建制的理念展现在了广大观众面前。珍珠果酱主唱埃迪·韦德(Eddie Vedder,1966—)被朋友邀请加入乐队的时候还在圣地亚哥,而乐队其他成员之前便在西雅图的一些乐队中玩音乐,比如绿河乐队(Green River)、妈爱用功生乐队(Mother Love Bone)和狗之寺庙乐队(Temple of the Dog)。珍珠果酱因拒绝被票务公司管理门票费而出名,他们起诉了代理商的不正当经销手段(虽然并未成功),还拒绝为第二张以及后来的专辑中的音乐制作MV和单曲。但不管珍珠果酱在纠纷事件中引起了多大波澜,音乐仍然是他们成功的根基。从珍珠果酱的吉他连复段和复杂质感中可以看出,他们受到了诸如吉米·亨德里克斯、大门乐队、感恩至死乐队、披头士甚至丑角乐队等早期音乐人和乐队的影响。韦德夸张而充满激情的演唱成功地表达了歌词背后所隐藏的信息,其中很多都与虐待儿童(例如1991年的专辑《十》[Ten]中的《杰里米》[Jeremy]和《活着》[Alive])、孤独(例如1993年的专辑Vs.中的《女儿》[Daughter])以及乐队与媒体的问题(例如Vs.中的《血》[Blood])等话题有关。1995年,珍珠果酱乐队成员与尼尔·扬一起演出并录制专辑。虽然珍珠果酱乐队很少进行现场演出,但他们的每张新专辑都被万千粉丝所期待。他们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并zui终成为另类摇滚市场中zui重要且zui受欢迎的乐队之一。 20.2流行朋克 “流行”这个词一般意味着某种音乐很通俗。尽管朋克音乐有大批追随者,但它们一般不会被认为“流行”。那么什么是“流行朋克”呢?流行朋克源于诸如雷蒙斯等乐队的朋克音乐,他们演奏强硬而带有攻击性的朋克摇滚乐,但同时雷蒙斯又在歌曲《希娜是个朋克摇滚歌手》中表现了他们对更富有旋律感的流行乐的偏爱,这很明显是受到了沙滩男孩乐队的影响。换句话说,流行朋克是一种比其他朋克更富有旋律感的朋克乐。 绿日乐队(Green Day)于1988年成立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在其中一个鼓手离开并被顶替之后,他们成了由主唱/吉他手比利·乔·阿姆斯特朗(Billie Joe Armstrong,1972—)、贝斯手迈克·迪恩特(Mike Dirnt,本名迈克尔·普里特查德[Michael Pritchard],1972—)和鼓手特雷·库尔(Tré Cool,本名弗兰克·埃德温·怀特三世[Frank Edwin Wright III],1972—)组成的三人组合。他们的乐队名字来自一首歌《绿日》,由阿姆斯特朗在第一次吸食大麻时创作。绿日乐队在当地的俱乐部巡回演出。20世纪90年代初,乐队发行了一张专辑《扑通!》(Kerplunk!,1992)。在这之后,他们成功举行了世界巡回演出,并拿到了重奏唱片公司(Reprise Records)的合约。然而,尽管粉丝不希望看到重奏公司将他们喜欢的乐队变得商业化,但却无法阻止绿日乐队和流行朋克逐渐被主流文化所接受的事实。他们在重奏唱片公司发行的第一张专辑《杜基》(Dookie,1994)获得了格莱美zui佳摇滚专辑奖,其中一些歌曲的MV获得了七项MTV音乐视频大奖。专辑中的歌曲《当我来到你身边》(When I Come Around)是乐队的代表作。 绿日乐队继续着他们的成功事业,但在20世纪90年代末,他们暂停演出两年,希望能从巡回演出的压力中恢复过来。休整之后,他们发行了专辑《警告》(Warning,2000),风格更倾向流行乐,这让硬核朋克的粉丝们大失所望。接下来的概念专辑《美国白痴》(American Idiot,2004)由于收录了关于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和反伊拉克战争主题的歌曲,这使得他们的粉丝数量大增。《美国白痴》获得了格莱美zui佳摇滚专辑奖。再下来,绿日乐队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巡回演出和2005年的专辑《圣经里的子弹》(Bullet in a Bible)上,这张专辑以现场CD和DVD的形式发行。其他流行朋克乐队还包括腐臭乐队(Rancid)、后裔乐队(Offspring)和眨眼-182乐队(Blink-182)。 20.3斯卡朋克 20世纪70年代末由英国乐队发起的双音运动让五六十年代的牙买加斯卡的柔和延迟节拍变得更快速且充满活力。这种能量大部分来自冲撞等英国朋克乐队的影响,他们通常在朋克风格中加入牙买加雷鬼节拍。强化每个四拍小节中的第二、四拍在斯卡和雷鬼中被称为“延迟节拍”,这是双音斯卡节奏的关键,只有较快的速度才能使音乐充满能量。斯卡最初被用作舞曲,但后来双音音乐中也加入了政治和社会主题。“双音”在70年代末代表了英国对种族融合的支持,那时候很多来自牙买加等国的移民被一些英国公民厌恶。而双音唱片公司既有黑人也有白人,代表着黑白种族的融合,其中像特别乐队这样的乐队就是种族混合的。我们在第14章《斯卡和雷鬼》中讨论的双音音乐范例便是最早的双音乐队之一特别乐队的《水泥丛林》(1979)。 双音运动使得这种快速斯卡很快便流行起来,这种风格的乐队在欧洲、美国和北美其他地区纷纷成立。跟以前一样,斯卡虽然作为舞曲而流行,但通常也被用作政治和社会声明。到了20世纪90年代,斯卡与朋克的结合通过崇高乐队(Sublime)和无疑乐队(No Doubt)的作品逐渐流行起来。 1986年,无疑乐队成立于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纳海姆(Anaheim)。专辑《悲惨王国》(Tragic Kingdom,1995)卖出了100万张,这让乐队攀上了事业巅峰。乐队成员包括主唱格温·史蒂芬妮(Gwen Stefani,1969—)、吉他手汤姆·杜蒙特(Tom Dumont,1968—)、贝斯手托尼·卡拉尔(Tony Karal,1970—)、鼓手阿德里安·扬(Adrian Young,1969—)和小号手菲尔·乔丹(Phil Jordan)。专辑名称是关于乐队故乡的一个笑话:阿纳海姆也是迪士尼乐园的故乡,因此这里通常被称为“神奇王国”。歌曲《不要说话》(Don’t Speak)是《悲惨王国》专辑中最热门的单曲,连续十六周在美国《公告牌》流行榜上位居榜首。双音斯卡风格在《不要说话》的合唱部分有所体现,这首歌的速度是每分钟152拍,与前面讨论过的特别乐队的《水泥丛林》速度一样。 20.4即兴乐队 音乐术语“即兴”(jam)指音乐家们聚在一起弹奏、尝试新的音乐灵感,检验新灵感是否可行并享受这个过程的行为。感恩至死乐队曾经是、现在仍然是最经典的即兴乐队。1995年乐队创立人杰里·加西亚去世后,乐队重组并起名为“死亡僵尸”。不同于很多以唱片出名、巡回表演的歌曲也出自唱片的摇滚乐队,死亡僵尸乐队从不会以同样的方式第二次表演任何内容。所有“僵尸迷”都知道,现场演出可能会出现任何意想不到的惊喜,这就是死亡僵尸乐队最迷人的地方。这支乐队不同于主流摇滚的另一方面体现在,他们会用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作品所有权的相关法律问题。大多数摇滚乐队都会阻止粉丝在演唱会上录音,但死亡僵尸乐队却从不担心这个问题。他们让粉丝们在演唱会上公然录音、交换磁带或光盘,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在死亡僵尸乐队的演出现场,很多人就靠在停车场周边贩卖磁带、光盘、食物、衣服、珠宝和毒品为生,他们跟着乐队在全国各地迁徙。 另一支即兴乐队费西乐队(Phish)虽然从1988年起就开始崭露头角并制作唱片,但直到加西亚去世、感恩至死乐队停止表演后才开始在全国获得知名度。到90年代中期,迷幻剂重新回归毒品文化,这也让摇滚即兴演唱会变得流行起来。与感恩至死乐队一样,费西乐队在演唱会上自由地演奏音乐,将民谣、爵士、乡村、蓝草和流行音乐风格融入了长段自由的即兴演奏中,让观众重温了60年代迷幻时代的体验。2004年,在发行了十二张专辑、成功举办过多场巡回演唱会后,乐队宣布解散,但五年后又重组。 至今仍然活跃的另一支即兴乐队是戴夫·马修斯乐队(Dave Matthews Band)。戴夫·马修斯(Dave Matthews,1967—)来自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在英国和美国住过一段时间,后来在弗吉尼亚州的夏洛茨维尔成立了乐队。自从1993年成立以来,戴夫·马修斯乐队开过很多场演唱会,每次都会有与其他即兴乐队相似的长段即席演奏。事实上,他们的首张专辑《记得两件事》(Remember Things,1993)就主要由长段即兴演奏组成。一些粉丝认为,他们是支即兴摇滚乐队,而非即兴乐队,因为他们的歌曲并不总是来自源源不断的新素材,而且粉丝们像喜欢他们的现场表演一样喜欢他们在唱片中的表现。但不管被定义为什么类型,戴夫·马修斯乐队在这些年里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音乐上受到民谣、乡村、爵士和流行乐影响的同时,马修斯在南非的经历也为乐队的整体风格增添了几分非洲音乐的特点。与死亡僵尸乐队和费西乐队一样,戴夫·马修斯乐队并不介意粉丝在演唱会现场录音,但粉丝贩卖唱片而不是免费分享的行为让他们感到很厌恶。 马修斯将专辑《醉酒和做梦》(Under the Table and Dreaming)中的歌曲《你会怎么说》(What Would You Say)献给家中因事故去世的姐姐安妮。乐队在新千年发行了新专辑并开始了新的巡演。其他流行的即兴乐队还包括远处的山弦乐队(Yonder Mountain String Band)和奶酪事件弦乐队(String Cheese Incident)。 20.5前卫摇滚 60年代末和70年代的前卫摇滚刚起步的时候存在多种形式。很多前卫摇滚乐队会像先锋古典音乐作曲家那样使用电子乐器来制造特效。“电台司令”(Radiohead)就是一支将复杂的电子声音与传统摇滚的乐曲、乐器相结合的当代乐队。1989年,“电台司令”成立于英国牛津,但直到1993年才发行首张专辑《亲爱的巴布罗》(Pablo Honey)。直到进入新世纪,乐队成员仍然是最初的五人。每位成员都会多种乐器,不论是在录音室还是在现场表演,他们都能自如地在多种乐器之间切换。电台司令乐队使用的最特别的乐器之一是马特诺琴(Ondes-Martenot),这是一种有着一系列表情键的电子键盘乐器,演奏者能用它来改变音质和微分音的音高。这种乐器也被用在备受赞誉的古典作曲家埃德加·瓦雷兹、克日什托夫·潘德烈茨基(Krzysztof Penderecki,1933—2020)和奥利维耶·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1992)的音乐作品中。电台司令乐队的成员包括主唱兼吉他手塔姆·约克(Thom Yorke,1968—)、主音吉他手兼键盘手乔尼·格林伍德(Jonny Greenwood,1971—)、吉他手兼伴唱埃德·奥布莱恩(Ed O’Brien,1968—)、贝斯手/键盘手科林·格林伍德(Colin Greenwood,1969—)和鼓手兼打击乐器手菲尔·塞尔维(Phil Selway,1967—)。 20世纪90年代电台司令乐队把焦虑和疏离主题从英国带到美国,三把吉他将他们的声音分开层次,他们小心地使用啸叫噪声、电子钢琴、贝斯和鼓制造出平克·弗洛伊德、传声筒和U2乐队般的浑厚音质。他们首张专辑《亲爱的巴布罗》(1993)收录了单曲《懦夫》(Creep),这首歌在美国流行榜上排名第三十四位,表达了强烈的个人疏离感。歌手塔姆·约克形容自己是个“懦夫”,不配得到那些的“美人”的关注,但他有渴望得到这些人的认可与尊重。在后来的两张专辑《减压病》(The Bends,1995)和《OK 计算机》(OK Computer,1997)中,痛苦和不安全感以及对满足乃至复仇的渴望仍然是音乐的主题。持续不断的巡演和出自专辑《减压病》的歌曲《只是》(Just)的MTV录像带的流行让这些专辑在美国大卖,并在英国专辑榜上进入前十位。在美国大热的歌曲《业力警察》(Karma Police)即出自《OK计算机》。再之后的两张专辑《一号克隆人》(Kid A,1999)和《失忆》(Amnesiac,2000)则是在同一地点录制的作品,因此呈现的主题和风格也十分相似。《失忆》里的一首歌曲《温室生活》(Life in a Glasshouse)独具一格,加入了爵士四重奏。 电台司令乐队的专辑《向贼致敬》(Hail to the Thief,2003)模仿了一首用来赞扬或介绍美国总统的歌曲《向总统致敬》(Hail to the Chief)。乐队声称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通过佛罗里达州备受争议的选举窃取了总统位置。电台司令乐队还借这张专辑就美国公民对伊拉克战争漠不关心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开头的一曲《2+2=5》出自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书中描述了一个控制着人民的极权主义政府。电台司令的录音和巡演一直在继续。其他前卫摇滚乐队还有“火星沃尔塔”(Mars Volta)、“缪斯”(Muse)、“科亨与坎布里亚”(Coheed and Cambria)等。 20.6说唱摇滚 到了20世纪90年代,说唱变得非常流行,甚至传播到了嘻哈文化以外的音乐群体中。来自洛杉矶的红辣椒乐队作为一种另类的放克-金属-摇滚乐队成立于1983年,是最早引入说唱这种方式的乐队之一。该乐队成员几经变动,最后只剩下两位初创成员,即歌手安东尼·基耶迪斯(Anthony Kiedis, 1962—)和贝斯手迈克尔·巴尔扎里(Michael Balzary,1962—)。尽管早期发行过三张专辑,但红辣椒乐队并没有在全国出名,直到发行了第四张专辑《母乳》(Mother’s Milk,1991)之后,他们才声名渐隆。第五张专辑《血糖性魅》(Blood,Sugar,Sex,Magic,1991)中有一首排名前十的单曲《在桥下》(Under the Bridge)。随着《星战竞技场》(Stadium Arcadium,2005)的发行,红辣椒总计已录制了九张专辑,然而很多粉丝仍然认为《血糖性魅》是他们的最佳作品。 在暴力反抗机器乐队(Rage Against the Machine)的作品中,20世纪90年代的朋克音乐与许多80年代的音乐风格结合在了一起,比如说唱和鞭挞金属。正如这个乐队的名字所示,他们的音乐表达了对压迫的愤怒。他们对工业化的愤怒集中表现在为被雇主不公平对待的墨西哥裔农场工人的辩护中。暴力反抗机器的第一首单曲《钻进脑袋的子弹》(Bullet in the Head,1992)让他们成功拿到了史诗唱片公司(Epic)的合约,并获得了参加萝拉帕鲁拉巡演的机会。四年后他们发行了专辑《邪恶帝国》(Evil Empire,1996),取得了在美国专辑榜上排名首位的好成绩。即使不用明说,听众也知道这个邪恶帝国指的就是美国政府,暴力反抗机器将其视为法西斯主义政权。他们在199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演唱了单曲《游行的公牛》(Bulls on Parade),这激怒了名为“为生命摇滚”的公益组织,后者发起联合运动抵制暴力反抗机器乐队及其唱片。2001年,乐队凭借单曲《游击队电台》(Guerrilla Radio)获得了格莱美最佳硬核摇滚表演奖。 2000年8月,为了表达对企业通过资金捐助以左右美国政策的愤怒,暴力反抗机器乐队在民主党全国大会会场外演出。由于担心引起骚乱,洛杉矶警察也出现在了现场,并最终用橡胶子弹和胡椒粉喷雾驱散了人群,这让很多粉丝都受到了惊吓。不久,主唱扎克·德·拉罗恰(Zack de la Rocha,1970—)离开乐队单飞。声音花园乐队的前主唱克里斯·康奈尔取代了他,乐队被重组为“声音奴隶”(Audioslave)。2007年,扎克·德·拉罗恰回归乐队,暴力反抗机器乐队重组。 20.7新金属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很多摇滚风格都是早期摇滚风格的结合体,但新金属可能是起源最丰富的一种。金属这个词大多会让人联想到重金属、速度金属和鞭挞金属中强有力的失真即兴重复段,但新金属还引入了其他元素:放克和嘻哈的节奏;嘶吼、喊叫或说唱;在使用传统摇滚乐器的同时,还使用转盘和合成器。很多新金属乐队为了加强低音而选择了七弦吉他,这种吉他的第七弦可以弹奏超低音,由第六弦的E音变成更低的B音。为了让声音更加低沉,新金属电贝斯手通常会用附加的低音弦来弹奏乐曲,有时还会为了制造放克节奏的声音而扫弦切音。9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金属乐队包括“柯恩”、“软饼干”(Limp Bizkit)、“摇滚小子”(Kid Rock)、“梦魇”(Incubus)和“活结”等。 广播电台通常对摇滚乐队的流行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当新金属柯恩乐队于1993~1994年间第一次表演和录音的时候,就不打算用广播的方式来获得大批粉丝了。在他们为旦泽(Danzig,1955—)、玛丽莲·曼森、奥兹·奥斯本和盲音乐队(Deftones)做开场表演的时候,充满激情的现场演奏很快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柯恩乐队甚至制作了一个叫“柯恩电视”(KornTV)的在线电视节目,让观众能够与乐队成员们打电话聊天。柯恩乐队的第三张专辑《追随领导者》(Follow the Leader,1998)一经推出,就在美国《公告牌》专辑排行榜上排名首位,出自其中的单曲《出租怪人》(Freak on a Leash)则进入十佳榜单。这首歌的音乐录像获得了格莱美最佳录像奖和最佳剪辑奖。 总 结 本章对流行于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摇滚乐风格做了概述。每种风格都由早期音乐风格发展而来,但又有新的元素呈现。从垃圾流行朋克和斯卡朋克发展而来的音乐与早期朋克风格紧密相连,却又各有特点。现今的即兴乐队(比如戴夫·马修斯乐队)与早期的感恩至死乐队在某些方面很相似,但人们又绝不可能将这两支乐队混淆。电台司令乐队的前卫摇滚是新的分支,但它又与过去受传统古典风格影响的乐队有着许多共同之处。说唱仍然很流行,通常与不同类型的伴奏乐器及乐器风格一起出现。 ◎摇滚乐经典通识读本,出版32年来一直是美国大学音乐标准教科书,了解摇滚乐入门必读 本书初版于1989年,是美国著名音乐教育专家凯瑟琳·查尔顿的代表作,一经推出即深受美国青少年欢迎,32年来不断修订再版,一直是美国大学音乐课程的教科书、资料书、通识读本书,深受广大师生好评。 ◎摇滚乐百科全书式著作,囊括150多种音乐风格,500多支代表性乐队,200多位摇滚明星,135首摇滚名曲聆赏指南,一册在手,全面掌握摇滚乐的风格与历史 《摇滚乐风格——从猫王到披头士》共有三条线索。第一条是时间线索,描述了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摇滚乐发展的历程和时代背景,介绍了各个时期从山姆·库克到迈克尔·杰克逊、从猫王到鲍勃·迪伦、从蟋蟀乐队到电台司令、从披头士到滚石的数百个摇滚艺人和摇滚乐队;第二条是空间线索,将摇滚乐还原到非洲、南美、中东、西欧、印度,还原到美国南部乡村、西部农场,还原到纽约、芝加哥、底特律、孟菲斯,还原到英国、牙买加,追根溯源;第三条是风格线索,囊括了几乎所有摇滚乐的风格种类,从它的起源到zui当代的风格,从大众熟知的的布鲁斯、乡村摇滚、朋克摇滚、金属摇滚到相对小众的迷幻摇滚、南方摇滚、前卫摇滚,再到21世纪的情绪硬核、另类金属、车库摇滚等,多达150余种。 ◎ 音乐通识读本,集摇滚发展史、摇滚风格探索、乐理分析、音乐欣赏、音乐社会学于一体,尤其适合系统性的学习。 凯瑟琳·查尔顿通过《摇滚乐风格》建立了一个由内而外的学习系统,从起源到zui当代的风格提供了一个关于摇滚音乐发展的全新视角。由内,作者带领爱好者深入摇滚乐的每一条历史脉络,追踪每一种风格的主要表演者,分析代表性/经典歌曲的节奏、速度、曲式到唱法、特点以及歌词背后的能指与所指;向外,提供延伸阅读的视角,在每一个年代以概览和年表的方式详细介绍历史和与摇滚相关的社会事件,建立其一个大历史和大社会的框架,通过这个框架来理解20世纪及以后的摇滚音乐风格。读者可以跟随本书的体例,循序渐进、分门别类聆听与思考,真正做到专业、专门、系统地学习。 ◎ 在保证专业性、系统性的同时,也饶有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 凯瑟琳·查尔顿对摇滚乐进行了清晰、全面、系统的解构,明确了若干影响摇滚乐发展的音乐风格,并讨论了这些风格中与摇滚乐相关的要素,旨在帮助读者增进对摇滚乐的乐理结构和文化根源的理解,促使他们能够了解这些根源与当今流行音乐的联系。为此,她在书中还设置了“聆赏指南”,细致讲解135首具有代表性的摇滚名曲,读者需仔细听节拍、速度、结构,了解每首歌曲的曲式特点、风格元素以及歌词的字面含义与象征意义,听辨和确认这些基本要素,进而理解这些要素是如何定义某一风格的特征的。每个章节的结尾,还有“问题讨论”等趣味互动版块,让读者带着问题聆听,有思考地聆听。 音乐对于表演者和乐迷而言意味着什么 ◎国内第一次引进,图文并茂,配有150多幅代表性乐队、摇滚明星照片,尽力还原原作语境 本书属全新第七版,首次引进国内。封面图为设计师原创手绘写意摇滚,在装帧上贴合现代摇滚风格。收录精美图片超过150幅。内文排版参照原版随文附图,符合读图时代读者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