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与乡愁

古树与乡愁
作者: 编者: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
出版社: 广东旅游
原售价: 118.00
折扣价: 69.70
折扣购买: 古树与乡愁
ISBN: 978755702997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榕”遗世间成魁首 一粒种子、一段树枝、一截断根,在泥土里、在沙 土上、甚至在石崖的缝隙中,细叶榕都有可能诞生新的 生命。无论是水边、路边、密林中,还是寸草不生的岩 石、陡壁上,都可顽强生长,能屈能伸,正是“榕”字 的由来。《闽书》曰:“榕荫极广,以及能容,故名曰 榕。”说明榕树适应性强、容易成活。细叶榕枝叶扶疏 绿意盎然,为城市行人提供大片绿荫,解烈日当头之苦 。作为广州市街头巷尾、村前屋后最常见的绿化树种, 其数量达数十万株,位居城市绿化树种数量榜首,而古 细叶榕数量为广州市在册古树名木的1/4,独占魁首。 “独木成林”遮“半天” 俗话说“独木不成林”,而榕树就打破了这句所谓 的“真理”。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等地,一 株株古细叶榕身躯伟岸,树冠遮天蔽日,占地可达十多 亩,一株树就形成了一片森林,而街头巷尾的一株古榕 树甚至可营造出一个小公园。古榕树下,人头攒动,欢 声笑语,其乐融融。那么“独木成林”是如何形成的呢 ?榕树枝杈向四周伸展时,枝杈和树干会生出成百上千 的气生根,像垂柳婆娑摇曳。生命力旺盛的气生根一旦 触及土壤,就会成长为新的树干,周而复始,慢慢就连 成了一片独木森林,蔚为壮观。在广东省新会市,生长 着一株近400年的古细叶榕,覆盖面积达15亩之巨,覆 盖整个小岛,栖息的小鸟成千上万,因我国著名作家巴 金笔下的《鸟的天堂》闻名于世。 “魔高一丈”的“绞杀者” 绞杀现象是热带雨林的奇特景观,细叶榕则是有名 的“绞杀者”。鸟兽昆虫吞食榕果后,会到其他树木的 树枝、树杈、树洞等地排便,未被消化的种子粘附在衰 弱或有破损伤口的树木上发芽成长。长出的根须吸收寄 主树的营养,枝干与寄主树交织在一起。这时候的细叶 榕,就像一个隐秘的猎手,在静静地等待一个机会,让 根须向下深扎泥土。一旦细叶榕的根须入地成为新枝干 后,就会从土壤吸取营养快速生长,从而进一步挤占寄 主树生长空间,争夺光照和水肥等生存“必需品”,直 至寄主树枯死。 树大成荫鸟来宿 走近一棵榕果累累的古榕树下,听到一阵阵鸟鸣, 抬头一看,众多“歌坛巨星”悉数到场,让你在聆听“ 百灵”高歌的同时,亦可观赏到红耳鹎、白喉红臀鹎、 暗绿绣眼鸟、乌鸫等雀形目鸟儿争食的壮观场面。不一 会儿,一群蓝喉拟啄木鸟出现,站在古榕上时而啄食榕 果,时而东张西望,几只白眉鸫也不落人后,陆续飞来 ,争先恐后啄食。抬头望向更高的树梢,一只大拟啄木 鸟正站在枝丫上找寻熟透的果子。 一眼万年终不悔 细叶榕具有隐头花序结构,其花托肉质膨大,凹陷 成中空的瓮形体,内壁上着生许多单性小花,仅顶端由 层层叠叠的苞片组成通道与外界相连,十分狭窄,传粉 媒介无法进入其中,传粉成了榕树繁衍的一大难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