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团结
原售价: 258.00
折扣价: 157.38
折扣购买: 王船山(全四卷)
ISBN: 9787523405093
聂茂,原名陈庆云,湖南祁东人。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9年出国,2004年回国,被中南大学引进,同年由助教直接破格晋升为教授、学科带头人。出版著作四十余部,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奖、《人民文学》优秀散文奖和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二等奖。2018年推出七卷本、三百余万字的《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学术专著《中国经验的文学表达》被译为英文由兰登公司向全球发行。2019年,万行长诗《共和国英雄》出版。
“经年浮名总负以,半生 冷暖随风去。” 王朝聘给好友章梁留下 这一行文字,掷笔,起身, 抖一抖衣襟,长舒一口气, 然后缓缓走出低矮灰白的屋 檐,疲惫不堪地爬上马车。 “驾!——”的一声,马车 向着南方,车轮溅起碎泥, 丁丁零零,驶进了残根断枝 的泥泞途中。 其时,夕阳西下,京城 苍茫,黄沙弥漫。一只滴血 的老鹰飞在半空中,稀薄的 影子无声地落入孤寂的山峦 …… 这是万历四十七年(公 元1619年)初秋。华夏大 地正沐浴大明王朝最后的余 晖。作为大明王朝的回光返 照,万历朝初期,在首辅张 居正等名臣良将的辅助下, 实现了中兴之治,一时国强 民富。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 一批名臣良将相继辞世,万 历皇帝好大喜功,看不到忠 诚,听不进良言,大明开始 走向混乱,日益衰败。此前 一年,努尔哈赤发布了征讨 大明王朝的“七大恨檄文”。 万历皇帝一脸鄙夷,斥之为 “不自量力”。满朝文武百官 也认为努尔哈赤乃一个狂徒 ,不足为虑。皇权与诸侯矛 盾迭起,张居正推动的一系 列改革也被否定和废弃。不 仅如此,魂归西天的张居正 还被万历皇帝钦定为“诬蔑 亲藩、钳制言官、蔽塞朕聪 、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 国不忠”之滔天大罪,剥夺 其生前一切封号。朝堂之上 ,奸臣当道,党争不断,政 治腐朽,官员浮夸,东林人 士纷纷获罪,正直者寒心求 自保,敢怒不敢言。朝堂之 下,暴民横行,道德沦丧, 械斗频发,民不聊生。 残局已定,荣光不再。 这不是一个王朝的残局,而 是每一个人的残局。在危机 四伏、大厦将倾的乱世风云 中,南方的衡州岂能独处局 外?历史的巨浪正以自己独 有的方式扑面而来,裹挟着 每一个人。风声,雨声,声 声急。只是,身处“残局”中 的人大都无法意识到现实的 残酷。 “微阳下乔木,远色隐秋 山。”这不,衡山脚下的王 衙坪,天高云淡,风平浪静 ,看不出半点别样的端倪。 很久没有落下雨滴,风 也跑得无影无踪,地面变得 有些闷热。一个七八岁的小 孩蹲在路边,一边堆着一摊 泥巴,一边逗着两只蝌蚪, 很入神地玩着。他叫王参之 ,衣上沾有泥巴,脸上布满 汗渍。 “参弟,我叫你几遍都没 听见吗?” 突然,一双手从背后伸 来,大声道:“父亲大人回 来了。瞧你这个样子,父亲 大人一定会生气的。到时我 也脱不了干系。” 来者叫王介之,他是王 参之的哥哥。他一说完,立 即抓起王参之的手,快速走 向一座土砖瓦房的灰白小院 。显然,父亲回来,让王氏 兄弟感到有些紧张。 远远地,王参之就看见 一个温文尔雅却颇具威严的 男子立在门旁,他头上戴着 布帽,身穿一袭轻薄长袍, 脚蹬一双黑色布靴,眉宇间 闪过一丝凝重。王参之快速 上前,叫了一声“父亲大人” 。 “看你一身泥巴,又在外 面玩野了?”果然,父亲王 朝聘皱了皱眉,道:“我出 门这么长时间,你们的学业 荒废没有?”他一边说着, 一边从身上摸出两块果脯, 一人一块。“两个都给我坐 下。” 王朝聘自己仍然站着, 他对王介之道:“介儿,你 且背一下《春秋》之《隐公 六年》吧。” 王介之便小声背道:“春 ,郑人来渝平。夏五月辛酉 ,公会齐侯盟于艾。”背到 此处,王介之突然卡住,一 脸涨红,讪讪地看着父亲。 王朝聘抿了一下嘴唇, 没有吱声,眼睛转向王参之 。 王参之立即背道:“秋七 月。冬,宋人取长葛。”于 小的的 王朝聘点点头,又问:“ 春正月,公狩于郎。夏,天 王使宰渠伯纠来聘。’此为 何年之事?” 王介之与王参之异口同 声道:“桓公四年。”格 王朝聘接着道:“‘王者之 迹熄而《诗》亡,《诗》亡 然后《春秋》作。晋之《乘 》、楚之《梼杌》、鲁之《 春秋》,一也。’此为谁之 言?’ 王参之抢着说道:“孟轲 所言。” 王介之补上一句:“孟子 尚有一言:《春秋》,天子 之事也’。” “孔子自谓曰:‘知我者, 其惟《春秋》乎!罪我者, 其惟《春秋》乎!’古往今 来,凡有为者,不因知我罪 我而停之,亦不因利我害我 而趋之。心地澄明,从容淡 定,方为境界。”说到这里 ,王朝聘突然打住,仿佛意 识到自己也无法拥有如此“ 澄明”之境界,下意识地咧 咧嘴。然后他朝后房瞥了一 眼,见无动静,又回头注视 二子,面露慈祥之色,思索 片刻后,道:“《春秋》微 言大义,字字珠玑。我让你 们日日温习,时时揣摩明真 义,积厚德,此乃为父之苦 心。你们每每背诵,时时释 义,如细雨入心,若日后有 成,必有此功也。” 王介之和王参之顿首道 :“父亲大人用心之良苦, 为儿的记住了。”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