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台海
原售价: 69.80
折扣价: 55.84
折扣购买: 儿童性格心理学—生活方式与性格的塑造
ISBN: 9787516834237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他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修正了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精神分析观,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作有《自卑与超越》《洞察人性》《渴望超越》《儿童教育心理学》等。
了解人类天性是一门了解人类行为动力模式的艺术。奥地利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为现代心理学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他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门艺术的关键所在。在此次案例汇编之前,研究个体心理学方法的学者局限于在阿德勒及其学生的德国公共出版物中搜索他经手的案例。这些已出版的案例大部分只反映了欧洲的情况,对美国读者来说,他们或许会感到一头雾水。然而,个体心理学的原理和实践在其应用过程中是具有普遍有效性的,本书选取的发生在美国的案例即可证实这一点。1929年,阿德勒在社会研究新学院讲学时,成功地分析和治疗了这些临床病例,这些病例并没有经过任何事先的筛选或限制,这充分说明所有人类行为在本质上的统一性。这些病例都是来自美国各大城市的学校和儿童心理辅导诊所的典型案例,案例中的儿童有些是纽约的医生和心理学家介绍的,但大多数都是由纽约的老师带来的,这些老师对他们所负责的问题儿童一筹莫展。 阿德勒博士在维也纳时,曾为自己设立的儿童心理辅导诊所撰写过问题儿童研究纲要,这些案例或多或少都是依据这个纲要进行处置的。为了简明起见,本书并未罗列该纲要,但所有打算撰写病历并用以研究的学者都将对本书的构架了然于心。其方法大致如下:曾经研究过该问题儿童的医生或者老师根据医疗记录提供个人病例史,在没有跟儿童见面或没有事先跟老师讨论过的情况下,阿德勒博士逐字逐句地阅读病历,根据病例的身心发展情况不断地进行推测。阿德勒博士偶尔也会被医疗记录中某些观点所误导,但是在绝大部分案例中,他总是能勾勒出儿童人格特征背后的动力,并常常不可思议地洞悉孩子的内心,预测出一些结果,温和并富有同情心地与我们讨论案例中的主角。 他以侦探般的手法和策略对病例进行精神病学分析后,即可得出对该儿童的简短诊断,接着给出精神治疗方案或者指导办法的概要。在上课之前,他会把儿童的父母带到教室,向他们提问并提出指导建议,最后再把儿童本人带进来,温和、简单地向他了解情况。随后,案例分析中提到的后续工作便转由提供病例的老师或者医生跟进。阿德勒博士常常在授课期间收到这些问题儿童的进展情况,大家在课堂上会讨论儿童对治疗的反应。 然而,并不是所有案例都能成功调整问题儿童的行为。有时,即便老师和精神科医生努力改变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但有些父母仍未能放松紧绷的神经,他们的无知和不配合使治疗走向了失败。导致治疗进展缓慢的原因还包括低迷的经济状况、病人的并发症,或是病人还原神经症初发情形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有些案例取得过短暂的进展,但是新情况又引发了一系列新症状,这就要求持续进行精神治疗,直到父母能对儿童的各种行为动力有更为深入和透彻的了解,或者孩子已经玩够了自己使用的神经症把戏。我们对其中一个病例采用了密集治疗和再教育的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后来这个孩子碰上一个轻而易举便能打败他的古板的老师,老师的泄气话和贬低让他几天之内便打回原形,我们几个月以来的辛苦努力全部付诸东流。尽管如此,绝大部分案例还是取得了切实的进展,好些案例中的儿童已经完全改变了他们的行为模式。 读者需要明白,本书并不是一篇心理治疗方面的综合性论文,它更像是关于儿童神经症的概论以及阅读病历这门艺术的密钥。它的主要价值在于,让需要跟儿童和成年人打交道的专业人士熟悉人类行为动力模式。本书无法提供治疗的技巧,如同即便阅读了有关铜版印刷工艺中物理和化学流程的论文,我们仍然无法学会刻蚀的艺术。因此,如果本书能引导读者将人类看作行动着的、活生生的、为完成目标而在一个复杂的世界里奋力追求意义和安全感的个体,而不是贴了标签的静态机器,那么本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