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5.40
折扣购买: 大爱化作田间行(余松烈传)/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丛书
ISBN: 9787504667175
第一,狠抓农田基本建设,精益求精地提高土肥 水生产条件。 农业“八字宪法”土当先,要求土壤深、平、肥 。深就是在原来基础上继续加深耕层,增厚活土层, 做到上翻下松,不乱土层,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性能, 有利于根系发育。平就是整平土地,大力推广史村大 队“三次整平”的经验,耕翻前大整、耕翻后小整、 筑畦后再整。要求达到土深、面平、畦短(50米左右) ,埂直浇水均匀,寸水棵棵到。肥就是培肥地力,要 提高圈肥、土杂肥的质量,亩施优质圈肥、土杂肥等 农家肥1.5万斤以上,依靠大量施用农家肥改良土壤 ,培肥地力。多积优质圈肥,要重视磷肥作底肥,每 亩要求施过磷酸钙25-50公斤或50公斤以上,要继续 施用犁底氨水,合理施用氮素化肥作追肥,每亩总追 施量不宜超过硫酸铵50公斤,要重施起身拔节肥。在 “水”上继续要求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井灌渠 灌双保险,电灌机灌双配套”,要水有水,5-7天轮 浇一遍,并要发展地下渠道,开始试验喷灌。 第二,选用适合良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 根据600公斤麦田的品种和千斤品比试验结果, 滕县今年亩产600公斤的主要品种是“百泉72-40”“ 百泉71-41”“泰山四号”“泰山一号”。“泰山一 号”容易倒伏,要重视合理追施化肥,要大力采用深 耘伤根、培土等措施。“百泉72-40”“百泉71-41” 两个品种成熟期偏晚,抗干旱风能力较差,要重视适 期早播,并在生长后期采用喷施液蜡等措施。 第三,建立合理群体结构。 根据滕县600公斤麦田的两种群体结构类型以及 试验研究资料,提出600公斤麦田的群体结构动态。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是为了处理好群体发育与个体发 育的矛盾,既要使群体符合要求,又要使个体发育良 好,而且要尽最大努力使个体发育良好。 第四,处理好群体发育与个体发育的矛盾。 一要处理好越冬前分蘖数量和质量的矛盾。越冬 开始时(滕县一般年份在12月10日前后),麦田的总蘖 数既符合指标的要求,又要求分蘖具有较高的质量, 分蘖粗壮、干物质较重、有较多数目的叶片和次生根 ,为提高成穗率、促进拔节以后分蘖迅速向两极分化 ,以及为争取穗大、粒多、粒饱打下基础。 二要看天、看地、看苗,运用控、促措施,调整 群体结构,力促个体发育良好。越冬开始以前,及早 (11月中旬)进行麦田调查观察,检查每亩总蘖数,并 根据条件、苗情,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 苗壮、苗旺,总蘖数接近计划要求或较多的,立 即进行深耘断根(可根据对伤根不同的要求,调节深 度和宽度,采用行行深耘或隔行深耘),并结合培土 ,以达到断老根,喷新根,深扎根,促进根系发育, 以及对地上部的先控后促作用,控制无效分蘖,促进 主蘖和大中蘖的生长,提高它们的质量。过一定时间 后,适量施用冬肥,进行冬灌,灌后划锄,以弥封裂 缝,保墒防冻。 壮苗,一般苗,于总蘖数达到要求后,进行深耘 断根,培土或不培土,要立即施用适量冬肥,浇冬水 ,浇后划锄。 弱苗,不进行深耘伤根,提早追冬肥,浇冬水, 适当增加冬肥施用量,浇后划锄。 早春,开始返青前后,进行浅划锄,松土保墒, 提高地温,以促土壤中释放有效养分,有利于麦苗返 青。返青后,2月下旬、3月初,根据苗情区别对待。 旺苗、壮苗要深耘伤根;一般苗要看天、看地、看麦 苗长相,估计麦苗发展趋势,采取深耘或浅锄措施, 弱苗适当浅锄。 三要根据墒情苗情,施肥浇水,重施起身、拔节 肥,浇好起身、拔节水。 由于高产麦田在越冬前已施过肥,浇过水,除特 殊情况外,一般均不再施返青肥、浇返青水,可根据 情况适当增加划锄松土保墒的次数。一般要求是,壮 苗和一般苗,要适当提前施用肥水,旺苗应适当延迟 施用肥水。浇水后要浅锄松土。 起身拔节期间,拔节以后,要根据苗情,通过研 究分析,确定是否是再进行一次或二次深耘伤根,以 促进分蘖后两极迅速分化。 挑旗前后,高产麦田一般可不再施肥浇水了,但 这一时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不能缺肥缺水,否则 小穗小花退化严重。(P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