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我的智慧

无我的智慧
作者: 吉噶·康楚仁波切|译者:丁乃竺
出版社: 陕西师大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6.60
折扣购买: 无我的智慧
ISBN: 9787561353493

作者简介

吉噶·康楚仁波切(Dzigar Kongtrul Rinpoche),1964年出生于印度北部一个藏族家庭,九岁时被认证为蒋贡康楚罗卓泰耶活佛转世,接受了完整而严格的藏传佛教训练,并获得顶果钦哲法王亲自传授龙钦心髓。1989年与家人赴美定居。1990年起在位于科罗拉多州的那洛巴学院担任佛教哲学教授五年。后来搬到科罗拉多州西部,并在山上成立了龙钦吉美禅定林。目前,仁波切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这所禅修中心带领弟子闭关修行,其余时间则在世界各地弘法。以开示语言简洁优美、清新幽默而深具影响力,佩玛·丘卓、马修·李卡德都是他的学生。

内容简介

执著于自我的惯性,也就是“我执”(ego),这是所有痛苦及迷惑的根 源。讽刺的是,当我们要寻找这个自己所珍惜及保护的“自我”肘,我们 却找不到它;自我是易变且无法掌握的。当我们说“我老了”,我们是将 身体当作自我;当我们说“我的身体”,自我又成为身体的拥有者;当我 们说“我累了”,自我又相当于生理或情绪的感觉;当我们说“我看见” ,自我又成为我们的觉受;而当我们说“我想”,它又变成了我们的念头 。里里外外都找不到自我时,我们也许会下个结论:自我就是觉知这所有 的事情,也就是一个觉知者(knower)或心(mind)。 但是当我们找寻心,却也看不到它。这个我们认为是自我的心,称为 “我执心”(ego-mind),它控制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却找不到它,这有 点诡异,就像一个鬼魂在经营我们的家。房子看起来是空的,但所有的家 事都已完成,床铺好了,鞋被擦亮了,茶已倒好,早餐已煮好。有趣的是 我们对此从不怀疑,我们假定有一个人或有一件东西,我们的生命一直是 由一个鬼魂在经营着;现在是停止一切的时候了。从某个方面来说,我执 心为我们服务,但它服务得不好,它引诱我们进入轮回的痛苦,然后奴役 我们。当我执心说“生气”,我们就生气;当它说“执著”,我们就执著 。当我们检视自己与我执心的某种“奴役”关系,就会看到它是如何对我 们施压,如何玩弄我们,尽让我们做些会带来不良后果的事。 如果不想成为鬼魂的奴隶,就必须要求我执心显现其面目;但没有一 个鬼魂会出现。你可以随时练习这个简单的禅定,特别是在我执心令你无 法招架时,在你觉得被威胁、害怕或受制于它时。 当你不知道要如何自处时,挑战我执心显现它的面貌;当你在做晚饭 或等公车时,挑战我执心现出它的面貌。挑战我执心时要抬头挺胸,不要 拐弯抹角没骨气;要坚定而温柔,具穿透力却无攻击性。只需要对我执心 说:“露出你的面目!”当没有一颗心显现说“就是我”,我执心就会开 始松动,不再紧紧攀附着你,而你的挣扎也渐渐停止。 当然如果你的心是有面目的话,那你会有很不同的经验。但是如果我 们找不到一颗带有面目的心,就不会把自己的挣扎看得太严重,而所有的 苦痛都将减轻。 当我们直接质疑我执心时,它就会显露出真实的状态,也就是什么都 不是。我们可以实际看穿这个看似坚实的我执心,或自我,看穿之后所剩 下的又是什么?遗留下来的是一种开放、聪慧的觉察性,它不会受到自我 珍爱及自我保护的束缚,这是所有众生本有的智慧心。在这样的发现中放 松就是真实的禅定,而真实的禅定可以带来究竟的证悟,让我们从痛苦中 解脱。 一个修行者看待生命的方式 找寻我执心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唯一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我执心是无 法被寻获的方法。寻获不到我执心,就找不到一个自我,那么我们又如何 将所有的念头、情绪及经验都认为是针对自己而来的呢? 我记得自己第一次感觉无我的经验,当时我感到一种强烈的自由感, 同时也感觉到如果我不令自我重要感挡住自己,让一切变得复杂的话,我 就能深刻欣赏到事情在根本上是如何圆满的了。当我发现所有维持自我的 努力都是徒劳,我便感到放松了。 人们喜欢欣赏自然。我们认为自然界是美的,是纯净的。当我们看到 有人在砍树或在野外挖洞时,会令我们不安。当我们不再为巩固自我感而 操控所有的事,我们就可以领略自己内在本性之美。这就是一位修行者面 对生命的态度。 认真思考我们就会发现,执著于自我时是不可能练习自我省思的,一 切都会变得太个人——我的痛苦、我的愤怒、我的缺点。如果将念头和情 绪都当成是针对自己的,它们就会折磨我们;以这种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念 头和情绪,就像用一种不舒适的东西来擦鼻子,除了制造更多的痛苦外, 还有什么呢?这种“看”不是我们这儿所谈的省思。 有着无我的见地,我们就能欣然感激觉知中所生起的一切,我们就能 接受任何的现起都是过去行为或业的结果,而并非就是我们自己。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