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精)/沧海文丛

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精)/沧海文丛
作者: 蒋梦麟
出版社: 浙江大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80
折扣购买: 西潮与新潮(蒋梦麟回忆录)(精)/沧海文丛
ISBN: 9787308189132

作者简介

蒋梦麟(1886-1964),教育家。原名梦熊,字兆贤,别号孟邻,浙江余姚人。早年留学美国,从杜威学习教育,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及教育学博士学位。191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教育学教授。1928年,任国民政府 长。1930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代理及在任先后长达17年,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后任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委、行政院秘书长等职务。著有《西潮》《新潮》《孟邻文存》等。

内容简介

第一部 清朝末年 第一章 西风东渐 差不多两千年以前,几位东方的智者,循着天空一颗 巨星的指示,追寻到一个新宗教的诞生地。这个宗教便是 基督教。基督教后来在西方国家的生活中占着极其重要的 地位。基督教以和平仁爱为宗旨,要求教徒们遇到“有人 掌掴你的右颊时,你就把左颊也凑过去”。基督教的教徒 经过不断的磨难和挫折,不顾罗马猛狮的威胁和异教徒的 摧残迫害,逆来顺受,终于在罗马帝国各民族之间传播开 来了。几百年之后,它以同样坚忍的精神慢慢地流传到中 国。 景教徒在唐朝(618—907年)时来到中国,唐室君主 曾为他们建造了景教寺,但是景教徒的传教成绩却很有限 ,再过了几百年,在17世纪中叶,耶稣会教士带着西方的 天文学来到中国,终于得到明朝(1368—1644年)皇帝的 垂青。 在这同时,活力旺盛的西方民族,不但接受了新兴的 基督教,而且发展了科学,完成了许许多多的发明,为近 代的工业革命奠立了基础。科学和发明渐渐流传到了东方 ,先是涓涓滴滴地流注,接着汇为川流江涛,最后成为排 山倒海的狂潮巨浪,泛滥整个东方,而且几乎把中国冲塌 了。 中国人与基督教或任何其他宗教一向没有什么纠纷, 不过到了19世纪中叶,基督教与以兵舰做靠山的商业行为 结了伙,因而在中国人心目中。这个宣扬爱人如己的宗教 也就成为侵略者的工具了。人们发现一种宗教与武力形影 不离时,对这种宗教的印象自然就不同了。而且中国人也 实在无法不把基督教和武力胁迫相提并论。慢慢地人们产 生了一种印象,认为如来佛是骑着白象到中国的,耶稣基 督却是骑在炮弹上飞过来的。 我们吃过炮弹的苦头,因而也就对炮弹发生兴趣。一 旦我们学会制造炮弹,报仇雪耻的机会就来了。我们可以 暂时不管这些炮弹是怎么来,因为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而 言,保全性命毕竟比拯救灵魂来得重要。 历史的发展真是离奇奠测。我们从研究炮弹而研究到 机械发明;机械发明而导致政治改革;由于政治改革的需 要,我们开始研究政治理论;政治理论又使我们再度接触 西方的哲学。在另一方面,我们从机械发明而发现科学, 由科学进而了解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一步一步地我们离 炮弹越来越远了,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可以说离炮弹 越来越近了。 故事说得很长,但是都是在短短100年之内发生的,而 且紧张热烈的部分还不过50年的样子。我说100年,因为香 港本来可以在1942年庆祝香港成为英国领土的100周年纪念 ,但是这也是历史上偶然的一件事.英国的旧盟邦日本却 在前一年以闪击方式把香港抢走了。我提到香港,决不是 有意挖旧疮疤,而是因为香港在中国欧化的早期历史中, 恰恰是现成的纪程碑。大家都知道,香港这群小岛是中国 在所谓“鸦片战争”中失败以后在1842年割让给英国的。 这次战争的起因是中国继禁止鸦片进口之后,又在广州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