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中国汽车人的梦想)
作者简介
李洪文,生于滨城葫芦岛,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公开发表文字600余万。发表作品:《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初生牛犊:灵动少年心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论语·子罕》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是 梁启超先生醒世的金玉良言。1963年6月25日,李书福出 生在浙江省台州路桥区南街道李家村。他的父亲是个忙时 种田,农闲时做些小生意养家的地道农民。在李父给儿子 制订的人生计划中,考上大学,然后变户口,吃公粮,这 才是“农村娃”李书福直接的、正确的、也是唯一的出 路。 李书福性格倔强,近乎偏执,他受台州浓厚的商贾气 息的影响,高中毕业后便毅然和复读说了“拜拜”。李书 福从父亲手里接过120元的创业资金,然后买了台相机, 开始了“野照相”的人生体验。 野照相并不能算李书福开始创业的起点,只能算他从 校园走向社会,并适应社会的第一步。李书福靠着自己的 勤奋奔波了一年,在干百句“同志,照个相吧?”的殷勤 招呼中,终于赚来了一千块钱。这笔钱,在1980年左右的 台州农村,也算是一笔可观的“巨款”。 李书福拿着这笔“巨款”,在台州开设了一家照相 馆,为了招揽生意,他在自家照相馆的背景墙上,请当地 的画匠,描上了一幅幅世界名车的图案,用世界名车为背 景的照相馆,生意自然红火,前来照相的顾客让李书福应 接不暇。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李书福不甘心将 青春蹉跎于照相的生涯中,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发现 废弃的显影液可以提取出白银。这门生意比照相来钱要 快,而且在台州绝对是独家的生意……李书福毅然关闭了 照相馆,四处收购显影液,他的鞋底接连被跑断了好几 次。这天,他去修理皮鞋的时候发现那几位鞋店的工人在 为工厂加工一种简单的零件赚取外快,李书福从这个并不 神秘的零件上,看到了一个令他振奋的商机! 童年,踌躇读书路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屠格涅夫 在《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刊登了这样一篇文 章: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 位成为行业领袖……他们还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 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 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 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太大关系。 李书福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三好学生”的头衔难于 “戴”在他的头上,经过休学和复读,李书福终于念完了 高中,他终于可以放下书本,走向社会,他在社会这所大 学,能否有另外一番作为呢? 台州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是一个四季分明,风景如 画的城市。它东濒东海,南邻温州市,西与金华和丽水市 毗邻,并居山面海,平原丘陵相间,形成“七山二水一分 田”的格局。 台州历史上名人辈出。在明代中叶,抗倭名将戚继 光,曾在这里驻防3年,创鸳鸯阵,并九战九捷,荡平倭 寇;被民间广为传颂的济公“活佛”李修缘,就生在台州 北部的天台县;唐代大诗人杜甫于公元758年(至德三 年),路过台州,他在《题郑十八著作虔》一诗中,曾经 这样写道: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台州风景叠胜,人文殊佳,自古以来,这里兼得山海 之利,成为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但在改革开放前,台州 路桥区南街道的李家村,只是一个贫困的小村子,这里的 老百姓除了种植水稻,农闲时悄悄做一些地下的小生意, 赚些小钱补贴家用。毕竟在那时候,做生意是不被允许 的,一旦被抓,经营的商品就会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尾 巴”,咔嚓一声,无情地割掉。(P1-3) 外行进入汽车领域的他,成为中国民营汽车人。当所有中国人还在讨论德国车好还是美国车好时,他却以令人咋舌的低价杀进汽车市场;当所有汽车厂商都在家用车领域深耕猛进时,他扬言要领中国跑车产业;而当中国汽车产业趋于饱和,众多国产车商生存空间受限,不得不开拓第三世界市场时,他却在有百年历史的法兰克福车展上,他掀起一股中国风。他就是李书福,一个永远游离在“英雄”或“疯子”两个极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