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中国债务(公共产品经济学逻辑)(精)
作者简介
郑志*,男,汉族,出生于1976年10月,居住在广东深圳市。任中国经济信息网研究院公共产品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专业从事公共产品、自然资源、环境资源等领域的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郑志*是**屈指可数的基础经济学理论专家,其理论具有原创性、基础性,研究成果在我国各地**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到一百多个地方**的邀请授课,与六十多个地方**有合作研究项目。 李吉平,男,汉族,1955年9月出生,辽宁大连人。中央*校世界经济专业硕士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师。1999年至2003年,任**开发银行政策研究室主任,2008年9月至2015年12月,任**开发银行副行长。2014年11月至今,任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李吉平多年来站在**开发银行的视角,对我国公共产品、公共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规律和金融产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入的理论研究。
内容简介
1.温暖的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资本流通的主要通道和阀门,既能吸纳货币也能释放货币,既能吸收风险也能释放风险,既是引发金融危机的基础载体,也是**债务化时代之锚。 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代表着一个**制度的秩序和温度,代表着**治理的灵魂,代表着我们会塑造出怎样的民族灵魂。 2.债务杠杆拆除路径。 去杠杆不应该是“一抓就死”的运动式,稳杠杆也不应该是“一放就乱”的放水式。 建立独立、透明、有效、合理的公共财政与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建立公共产品资产与公共财政资金一一对应机制,建立公共产品周期与公共财政周期一一对应机制,这才是去杠杆、稳杠杆的基石,也是构建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