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内部讲话(关键时冯仑说了什么)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背景分析 万通公司的成立是一个比较有趣的过程,当时一 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 人,本来互不相识,后来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 成了朋友,最终大家聚 到一起,千了一番事业。虽然,最后这6个人各自独 立去闯自己的事业了, 但万通还在,他们的朋友关系也还在。 关于朋友共同创业的情况很多,不过少有能够修 成正果的,不是因为事 业没做成或做得不够大,就是最后彼此分道扬镳互不 往来,有的甚至成了仇 人。之所以这样,大多是因为朋友间虽然性格相近, 目标却不一致。有的是 为了这个目的参与创业的,有的是为了那个目的参与 创业的,更重要的是, 很多人就是没事做,或者突然想做一件事了,因此才 拉上几个朋友一起千一 番事业。这样的创业组合,是没有太多理想的成分在 里面的。一群没有理想 的人一起做事,当事业做成了,彼此有了成就理想的 基础时,必然会发生分 歧。冯仑他们没有发生分歧,不仅有了各自的事业, 还保有彼此的情谊,靠 的就是理想。万通,是几个理想青年共同创建的。 关于这点,冯仑曾经在他的书中提及,他说有一 次跟王石聊天,谈到了 类似的话题,后来他想了想,觉得他和几个合伙人确 实是因为理想才走到一 起的。 正因为都有理想,且有着相近的理想,所以万通 的几个创始人虽然经常 发生分歧,也有争吵,但从来没有出现过不可调和的 矛盾。尤其是在利益 上,从来没有人抱怨过自己拿得少、千得多。之所以 这样,是因为他们不仅 在为万通付出,更是在为自己的理想付出。有了这一 层理想的意味,他们才 拥有一种甘愿付出和让步的精神。几个愿意让步的人 在一起做事,当然不会 出现矛盾。 也正是因为有理想,他们才把事业做得那么大、 那么好。不管是初期 的万通还是几个人分开后备自的事业,都是风生水起 ,因为他们有一股劲 头在。 冯仑本身也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作过很多演讲 ,提到最多的估计就是 理想,而且他还专门出了一本书,叫作《理想丰满》 ,教导年轻人该如何确 立自己的理想、如何看待自己的理想,以及如何去完 成自己的理想。 可以说,冯仑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创立公 司是因为理想,而获得 成就,取得商业上的成绩以及出书立传,同样是因为 理想。 理想,不仅是一个人的愿景,更是一个人的目标 。它就像是一根鞭子, 可以催人奋进,提醒人不断向前。一个有理想的人未 必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但一个没有理想的人绝对无法成就一番事业。 每一个创业的人最初都有一个想法,有过些许幻 想,但那是不是理想, 能否引导自己走向辉煌,就需要斟酌了。重要的是, 要看它是否能够给自己 提供动力,如果不能,就该重新审视自己,给自己确 定一个理想,让自己更 好地向前发展。 拓展透析 有些管理者觉得,理想是宏大的,是空泛的,能 给人提供的只是坚持的 毅力和前进的勇气。其实不然,理想不仅能够给人精 神上的鼓舞,更能够让 人在现实层面受益。在这点上,小米的创始人雷军是 一个典型。 雷军可以说是互联网业的元老了,他做过金山词 霸、卓越网等,虽然都 有不俗的成绩,却都没能达到他想要的效果。最终, 在金山成就辉煌的时 候,雷军选择了离开。他要休整自己。 在沉寂的那段时间里,雷军一直在思考将来自己 要做什么事,也在思 考自己到底想要做出什么成就。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 ,雷军终于找到了方 向。他认识到,自己以前也在做事业,也有不错的成 绩,可是始终没能达 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不是能力不行,也不是没有机会 ,而是方向错了。以 前他只求事业更大,却没有沿着自己理想的路走,因 此,才会有很多不如 意。想明白这点之后,雷军决定做一个自己理想中的 公司,于是有了后来 的小米。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