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新星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5.90
折扣购买: 百年心事(卢作孚传)
ISBN: 9787513319447
1 寒门多艰亦藏龙 卢作孚,一位在民族危难中涌现出的猛士,一位 起自平民阶层的杰出人物,一位最早梳理出中国现代 化建设思路的思想家,一位致力于变革社会、匡正人 心的实践者。他创办的民生实业公司,是民国时期中 国规模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亦是最成功的现代集团 企业。他在重庆北碚进行的渐进式改革,于混乱之中 开辟了一个新型社会的雏形。 卢作孚以五十九年的生命所创造的业绩,其意义 和影响远超出了工商界。从一个有限的时段看,他可 能是一个失败的尝试者;但若将目光放远一些来审视 ,他又是一个成就卓著的成功者。作为一位以救世济 民为人生目标的实业家,他的思想与成就给今人留下 了受用不尽的精神遗产。 卢作孚曾言:“个人的成功不是要当经理、总经 理,或变成拥有百万、千万的富翁;而是盼望每个人 都有工作能力,都能成功所做的事业。许多人都把这 个意义弄不清楚,往往败坏事业,成功自己;自己虽 说是成功,社会却失败了。” 对于个人和社会而言,“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卢作孚的真知灼见足以穿透历史,直击许多人的“心 魔”。不少人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内心深处却长 存沉重的挫败感。何以摆脱此种困惑?笔者以为,不 妨回首前贤之路,认取正确的路向。 今日学习前贤的必要性,也恰在于此:曾经的问 题,今天依然存在;当下的道路,更要借鉴昨日跋涉 过的征途。 这就是我们重温卢作孚的意义。 卢作孚生于1893年4月14日,出身贫寒,是典型 的贫家子弟。 卢氏祖籍在四川省合川县肖家场,一个县城以北 38公里处的小乡镇,卢氏祖屋就在镇东北3公里外的 新学村。此地今属重庆市合川区,在当时的行政区划 上分属合川县与岳池县。卢作孚的祖父卢仲义,既无 田地,亦无农具,只能给地主当长工。当时卢家的状 况以“家徒四壁”来概括,一点也不夸张。笔者曾亲 至其地考察,三开间的卢氏祖屋迄今犹在,向来访者 昭示着卢家当年的贫穷困窘:门楣狭小,室内昏暗, 后面的两间已经倾颓,院中留有旧时的石磨、石臼等 ,附近还有一方水塘。屋内如今尚住有一农户,因家 贫而无力起新屋,卢氏祖屋方得以保留。 卢仲义这位贫苦农民,操劳到死也无力为自己挣 下一块安葬之地。他故去之后,家人向雇主求得了一 小块“牛滚凼”,勉强将老人安葬。此处卢氏祖墓今 已迁至一小丘上,局促于一块菜地之畔,且无墓碑, 颇显荒凉。 卢作孚之父名高贤,字茂林,后以字行。卢茂林 幼年时曾短暂地读过私塾,到了五六岁便为大户人家 放牛,小小年纪,就备尝稼穑之艰辛。及至年龄稍长 ,经合川县城黎姓舅家的长辈引荐,卢茂林去了县城 一家裁缝铺做学徒。。 旧时小店铺的学徒,在学艺之余,要包揽师父家 所有的杂活儿。卢茂林从清晨一直忙到深夜,所得报 酬仅够饭钱。如此下去,何日是尽头?几年以后,卢 茂林决意另谋生路。经过深思熟虑,他做出了一个决 定,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当时,距合川几百里远的隆昌、荣昌两县盛产一 种以苎麻织成的细麻布,因是当时流行的夏季长衫的 专用布料,故而又称“夏布”。彼时合川与隆昌、荣 昌之间,唯有一条崎岖山路可通,麻布商人从两县进 货,要雇挑夫用扁担挑回来。青年卢茂林有的是力气 ,便离开裁缝店,去做了挑夫。 卢茂林发现商人包装布匹用的粗麻布,在货物运 抵合川之后就会被当作废品扔掉。于是,他用做挑夫 攒下的钱做起了小本生意:以低价向批发商买下包装 布,清洗熨烫之后,卖给买不起细麻布的贫苦人家。 卢茂林的粗麻布颇受贫民欢迎,不久,他的手头便宽 裕了不少。于是,他开始在给别人挑运麻布时,趁便 向批发商购入少量麻布,再以比市面上便宜得多的价 格转卖给邻居。薄利多销的策略使卢茂林大获成功, 他不再做“棒棒”(挑夫),转而做起了麻布小贩,自 己进货,自己挑回来卖。渐渐地,卢茂林在全县都有 了名气,乡邻们开始叫他“卢麻布”。 稍有盈余以后,卢茂林在县城北门外杨柳街一带 的高石坎租下一座三合院内的厢房,又在舅家的热心 作伐下与李氏成了婚,新婚妻子贤惠能干,有眼光, 识大体,很受卢家老少与邻里的敬重。凭着聪明和勤 奋,卢茂林这个贫农子弟,终于融入了小县城的市民 生活。 合川县位于嘉陵江、涪江、渠江汇流处,地势开 阔,景色宜人,系川北商客赴重庆必经的水陆码头。 县城之东,有一座山丘拔地而起,山顶有城墙环绕, 此即闻名天下的宋代抗元遗迹——钓鱼城。当年蒙哥 大汗横扫欧洲,得“上帝之鞭”威名,未料率军来攻 钓鱼城时,百计用尽而不能下,最终负伤不支,在撤 军途中一命归西。钓鱼城遂被史家誉为“上帝折鞭处 ”。 县城北门外的杨柳街,是一片陋屋麇集的贫民区 ,这就是卢作孚的诞生地。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