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
原售价: 169.80
折扣价: 101.90
折扣购买: 鏖战北海:挪威战役,1940年4—6月
ISBN: 9787513940511
作者简介 盖尔·H. 海尔,现居于挪威斯塔万格,环境项目开发工程师,二战史学者,善于从自然环境角度解读海战史,著有《不容有失:英军和盟军的潜艇战》《风起云涌:二战初期的海战》等作品。 译者简介 胡毅秉,军事史学者,从事军事著作翻译工作二十余年,译有《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覆灭记》《航母舰队司令:弗兰克·杰克·弗莱彻、美国海军与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战略与战术》等作品。
(1940年6月)8日下午3点左右,“光荣”号正在罗弗敦群岛以西朝205°方向航行。多伊利-休斯上校完全没有料到,16:00刚过时,西北方竟然冒出了桅顶——此时距离英军舰队自身被发现已经过去近二十分钟。无论先前在纳尔维克执行任务的经验如何,舰队此时毕竟身处战区,仍然在德国陆基飞机的打击范围之内,完全有理由保持高度的警惕。然而“光荣”号此时处于四级战备,也就是巡航部署状态,没有采取任何特别的预防措施。虽然当时能见度良好,但这艘航母的桅楼上似乎并无瞭望员。“热心”号和“阿卡斯塔”号分别位于它的舰艏左右两侧,距离两链(370米),但它们在水面上的高度大大低于这艘航母,所以它们的瞭望员的观察距离远不如航母瞭望员。此外,这两艘驱逐舰都没有雷达。当时的航速是17节,但由于这艘航母仅用其十八个锅炉中的十二个来保持巡航,在形势变化时无法快速提升航速。所有证据都显示,多伊利-休斯对U艇的担心要多于对飞机或水面袭击舰,而在他看来,防范潜艇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持一定速度并频繁改变航向。如果像某些资料所说的那样,这艘航母没有派飞机在其上空巡逻是因为飞机太少、飞行员太疲惫,那么它根本就不该独自航行。 接到第一个目击报告后,“热心”号奉命前去调查,“阿卡斯塔”号则转到航母的右舷一侧,但仍在其附近。与此同时,多伊利-休斯下令放飞一架“剑鱼”去识别不速之客的身份,没过多久命令又改为起飞两架飞机。但值得注意的是,多伊利-休斯让“光荣”号继续朝西南方向航行了十五到二十分钟,才把航向转到东南(方位角160 °)并提速,同时指示“阿卡斯塔”号施放烟幕。 虽然舰上有5架第823中队的“剑鱼”和至少5架第802中队的“海斗士”可以出动,却没有一架停在飞行甲板上,空中也没有任何执行反潜巡逻或空中掩护的飞机。当时有1架“剑鱼”和3架“海斗士”处于“十分钟就绪”状态,但只要待在甲板下面,这些飞机就不可能发挥任何作用。直到德国战列舰开了火,舰上才响起战斗部署的警报,并发出将“剑鱼”机提上甲板准备起飞的命令。但是那架“剑鱼”机挂载的是反潜炸弹,对战列舰毫无作用,换成鱼雷还需要一些时间。至于那些“海斗士”,根本就没接到上甲板的命令。第823中队最初接到的命令是将一架飞机提上甲板,接着就变成两架,不久又变成所有飞机都上甲板。但是在最初目击报告之后约30分钟,第一发炮弹击中“光荣”号时,所有飞机都远未做好上甲板的准备。德国战列舰出现在上风方向的事实只能作为推卸部分责任的借口。根据报告,当天的风速不到10节,这意味着即使航母顺风行驶,“角斗士”和“剑鱼”也能从清出跑道的甲板上紧急起飞——就“剑鱼”而言,甚至可以带着鱼雷起飞。 如果当天有一架或多架飞机升空,“光荣”号也许就能避免被德舰拦截,至少也能向海军部和撤退舰队的其他舰船发出关于德国战列舰的警告。在6月8日这种天气晴好的日子里,让舰载机在甲板下面待命是非常不妥的。正因为空中没有飞机,航母失去了早期预警,事实上也没了自卫能力。“‘光荣’号似乎忘记了自己是一艘‘战船’。”这是庞德上将从少数幸存者口中听到这艘航母的战备状况时作的评论。如果当时这艘航母立刻转向东南或东方,启动锅炉开足马力,借助烟幕掩护避开德国战列舰,那么它的生存机会可能会更大。但是据“格奈森瑙”号的日志记载,“光荣”号在被发现后不久就进入德舰射程,而且由于它并未转向躲避,两艘德国战列舰得以快速接近目标。 在发现航母时,两艘德国战列舰处于东经03°02′,北纬69°03′,正排成纵队向330°方向前进。“格奈森瑙”号在前,“沙恩霍斯特”号位于它的右后方。当时舰队以19节航速好整以暇地航行。马沙尔先是在16:00将航向改为030°,接着又在16:10继续右转到070°,最后在16:21改为150°,为的是让战列舰在运动战中处于有利位置,使主炮拥有良好的射界。在进行这些机动的同时,航速也提升至29节。旗舰在16:27用主炮开了火。“光荣”号大约位于28000米外(约合15海里),而且还在快速接近。在交战的第一阶段,两艘战列舰距航母20000—25000米。“沙恩霍斯特”号受到惯常的锅炉故障困扰,无法进一步提高速度,而“格奈森瑙”号慢慢将速度提高到了30.5节。 马沙尔担心航母放出飞机,希望尽快使它的飞行甲板无法运作。他一边指挥战列舰拉近距离,一边又保持在“光荣”号自身的120毫米炮射程之外。他批准150毫米炮对“热心”号开火,因为后者一边用闪光灯询问身份,一边毫无惧色地接近两艘庞大的战列舰。其实此时巴克少校对面前对手的身份已经不再怀疑,而且他肯定意识到自己能做的最佳选择就是对这两艘战列舰发起攻击,尽量为“光荣”号和“阿卡斯塔”号争取一点逃往南方的时间。在接近到足够近时,他将航向转为与战列舰平行并准备发射一连串的鱼雷。“沙恩霍斯特”号在改变航向时换到了队伍的前头,枪炮长勒维施中校早已用他的280毫米炮瞄准了航母。16:30,舰长下达了开火许可。“沙恩霍斯特”号除了射击航母外,还用副炮打击大约14500米外的“热心”号。在雷达和优秀的光学测距仪协助下,德军的炮火打得又准又快。“沙恩霍斯特”号的第三次齐射就找准了距离,“光荣”号从16:38开始中弹,此时它与两艘战列舰的距离估计是24000米。 第一批击中航母的280毫米炮弹轻松穿透前部飞行甲板的薄装甲,摧毁两架即将做好起飞准备的“剑鱼”,并在其下方的皇家空军“飓风”式飞机中间爆炸。爆炸导致飞机的航空汽油剧烈燃烧,大火在机库中蔓延,地勤人员无法前往鱼雷库,也终结了让其余三架“剑鱼”挂弹起飞的一切努力。防火卷帘随即降下,自动喷淋系统控制了火势,但由于飞行甲板被打出大洞,已经没有任何飞机能够起飞了。 航母上很快就陷入一片混乱…… 【摘自正文395—401页】 【如果你想了解挪威战役的全貌,请翻开这本书】 本书和前作《冰峡闪击:入侵挪威,1940年4月》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对挪威战役的完整叙述,时间上纵贯整场战役,空间上囊括海陆空各大战场,角度上包含英、法、德、挪多方视角,是难得一见的整体介绍这场战事的作品。 【如果你喜欢航母,请翻开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历史上航母特混舰队的首场出击,“暴怒”号、“光荣”号、“皇家方舟”号披挂上阵,长途奔袭。她们轰炸港口,攻击敌舰,掩护地面部队,运送陆基飞机,体现出了巨大的战场价值。此外,“光荣”号沉没的一段故事也讲的栩栩如生、绘声绘色,惹人悲叹唏嘘。 【如果你热爱战列舰,请翻开这本书】 战列舰在这本书中扮演的角色绝非只会对岸轰击的迟暮英雄。“罗德尼”“刚勇”“厌战”“声望”“反击”等一众明星大腕闪亮登场,各有戏份。“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这对蛇蝎姊妹更是狼奔豕突,存在感刷满,堪称反派主角。 【如果你痴迷潜艇,请翻开这本书】 面对成排的盟军运输船,德国U艇战果寥寥,战绩惨不忍睹。名不见经传的英国潜艇倒是屡屡得手,但自身也损失惨重。水面之下暗藏着怎样的杀机?先进的U艇为何频频掉链子?潜艇和反潜舰船之间爆发了怎样的生死博弈?书中自有详细答案。 【如果你是个空战粉,请翻开这本书】 “剑鱼”“飓风”“角斗士”,容克、亨克尔、梅塞施密特,你方唱罢我登场,上演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海空混战。因为英国在挪威没有稳固的陆地机场,皇家海军一直被德国空军压着打,身体力行地诠释了空中优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