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必求歼:白起

战必求歼:白起
作者: 金泽灿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90
折扣购买: 战必求歼:白起
ISBN: 9787568088039

作者简介

金泽灿,原名刘屹松,湖北荆州市人。198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专业,1989年进修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1999年始从事编辑工作,后从事专业写作。1984年始在《鸭绿江》杂志上发表习作,先后在《长江日报》《青年文学》《南方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30余篇,编辑、编著图书近100本。原创作品有《楞伽智慧》《财神传奇》《武则天全传》《李嘉诚全传》等

内容简介

第一节 一个提前到来的孩子 凉棚下,公孙懒洋洋地躺着假寐,突然隐隐听到有呼救声。循声望去,只见路旁停着一辆马车。 公孙跑过去,发现车旁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正四下张望呼救,车内躺着个临产的女人,羊水已破,胯下渗出淡色血水。小女孩以为女人快死了,对公孙说:“大叔行行好,快救救我主人吧!” 公孙感到为难:他从未见过女人生孩子,如何救? 公孙突然想起赵老丈住在附近,便赶着马车直奔赵老丈的茅屋。 这时,天空黑云翻滚,大雨将至。 赵老丈夫妇二人正为屋子会漏雨犯愁,忽见隐士公孙带着临盆女人造访,很惊讶。 “赵老夫人,这妇人怕是要生了,劳烦您照料一下。”公孙急匆匆地说。 老两口虽都年过花甲,但身体尚好。赵老夫人生过三个儿子,是过来人,忙吩咐老伴烧水,又递给公孙一张床单,让他撕成几大块备用。 屋外,暴风雨开始下了。 屋内,公孙、小女孩,还有赵老丈焦急地等待着。 赵老夫人一个人在里屋帮妇人生产,但很长时间里屋都静悄悄的。 傍晚,终于雨过天晴,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云朵幻化出形态各异的图案:有的像奔马,有的像卧牛,有的像飞龙,有的像吼狮,其中一小片浓云特别像一头饿狼,仿佛要从空中一跃而下。 公孙正仰望天空,暗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里屋突然传来婴儿的啼哭声。赵老夫人抱着婴儿出来,笑着说:“是个胖小子!”公孙几人都围过来,只见这男婴脑袋圆圆的,脸颊肥嘟嘟的,小手紧握、不停地挥动,这是暑天出生的孩子的共性——好动。让人惊讶的是,出生不到一刻钟,他竟睁开了眼睛。 产妇吃力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她娘家在洛邑,嫁到秦国故都平阳(秦国九都城第五城,在陈仓与岐山间)已经两年。她的良人是嬴姓白氏(名未详),乃秦国秦武公之子公子白后裔。天子周显王下诏聘白氏为周卿大夫。白氏临行,与已有两月身孕的妻子约定,如半年内不归,她就直接去洛邑。她在平阳等了六个多月,未见良人回来,于是雇了一驾马车,带着婢女前往洛邑寻夫君。不料行至半路,车主说要小解,将马车停在路边,钻入树林跑了。 她随身财物也被车主偷去,幸亏遇到公孙施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几人听了产妇的遭遇,唏嘘不已。 赵老夫人对公孙说:“公孙公子,你看老身这儿家徒四壁,也拿不出东西替这位娘子补补身子,还得烦你想想办法。” 公孙面露愧色,自己连招呼都没打,就给他们添了这样大的麻烦,赵老丈老两口自己的生活原本就捉襟见肘,现在又平白添了几张嘴,就更显窘迫了。公孙道:“对不起,老夫人,因事出突然,我没来得及准备。您先熬点黍米粥应付一下,我这就去弄些食物来。” 三年前,公孙在郿县西北渭河之南垒了一个石屋,在屋前开垦出一片田地,种五谷以自给;还喂了三十多只羊。他又在石屋后面靠近渭河的地方,挖了一方水塘养鱼。他宰了一只羊羔,灌好一大罐羊奶,又捞起两条鱼,第二天兴冲冲赶到赵老丈家。 赵老夫人迎出来,黯然说:“公孙公子,你弄来的这些东西怕是派不上用场了。她昨日只喝了大半碗稀饭,今日就什么也吃不下,却坚持给孩子喂了一次奶。现在只剩下半口气了。”当天,产妇就离开了人世。 ◎ 人屠、杀神、战神!剑之所指,所向披靡! ◎ “料敌合变,出奇无穷。”毛泽东评价白起:“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 ◎ 白起逢战必胜,杀伐果决,无一败绩,诸国闻之胆寒。白起是“兵家”代表人物。 ◎ 他战必求歼,最大限度地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是迫使敌人投降和屈服的唯一途径。 ◎ 杀一是为罪,屠万即为雄。屠得百万,方为雄中雄。 ◎ 白起攻城七十余座,杀敌一百六十余万,不仅为秦国一扫六合,统一天下做出了杰出贡献,也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永远无法超越的神话。 ◎ “起翦颇牧”,在战国四大名将中,白起居于首位,不只是因为他征战获胜的次数和杀敌人数最多,更在于他的作战指挥艺术代表了战国时期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