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河北教育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80
折扣购买: 梦也何曾到谢桥
ISBN: 9787554571705
叶广芩,1948年生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著有长篇小说《采桑子》《全家福》《青木川》《状元媒》等;中篇小说《梦也何曾到谢桥》获中国第二届鲁迅文学奖、北京市建国五十周年优秀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豆汁记》获2009年《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奖;长篇小说《青木川》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陕西省“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
那天我们在谢家吃的是炸酱面,跟我们家 的香菇小鸽子肉炸酱不同,谢家的酱是用虾米皮 炸的,面码儿是一碟萝卜丝、一碟煮黄豆。面是 杂面,捞在碗里有一股淡淡的豆香,勾得人馋虫 往上翻。六儿捞了一大碗面蹲在一边去吃了,他 不跟我们一起坐,大约是觉得拘束。我看见六儿 从缸盖上头揪了一大头蒜,很细心地剥了丢在碗 里,白胖胖的蒜瓣晶亮圆润,在面的搅拌中上下 翻动,在六儿的嘴里发出嚓嚓的声响…… 我说我也要吃蒜。 谢娘就剥了几瓣给我,说这是京东的紫皮 蒜,是她留着做腊八蒜用的,让我留神别辣着。 我们家也吃蒜,都是厨子老王用小钵将蒜砸了, 刮在青瓷小碟里,润上小磨香油,远远地搁在桌 角,谁要吃,拿过来用筷子点那么一下就行了, 没见有谁捏着蒜瓣张着大嘴咬的。 我也学着六儿的样子狠狠地咬了口蒜,不 管不顾地大嚼起来。没嚼两下,一股辣气直冲头 顶,连眼泪也下来了,一张嘴已经分明不属于我 。谢娘和父亲慌得丢下手里的饭来照顾我这张嘴 。泪眼蒙眬中,我看见六儿蹲在门边,低着头无 动于衷,照旧吃他的面。看他那冷漠神情,我恨 不得再在那张脸上抓一把。 又吃了面,又喝了水,总算将那轰轰烈烈 的辣压了下去。谢娘要将剩下的蒜拿走,我说, 别拿,我还要吃。谢娘说,你不怕辣呀?我看了 一眼六儿说,不怕。父亲说,我说这孩子拗,她 就是拗,瞧,她的王八劲儿又上来了。 蒜的香是无法抗拒的,特别是那辣,更具 备了一种挑战的魅力,吃过了这样的蒜,我才知 道,我们家饭桌上那碟子里的物件,简直不能叫 作蒜。炸酱面我吃过不少,却从来没有吃得这么 酣畅淋漓、荡气回肠过。谢家的炸酱面是勾魂儿 的炸酱面。 走的时候父亲将一沓钱塞给谢娘,谢娘死 活不要。我和六儿站在一边,看着他们推让。我 觉得他们俩的动作很像一出叫《锔大缸》的小戏 。六儿大概没有这样的感觉,他咬牙切齿地靠在 门框上运气。后来父亲把钱搁在桌上说,眼瞅着 就立冬了,你得多备点儿劈柴和硬煤,给六儿添 件棉袍,买双棉窝,别把脚冻了。 六儿插言道,我冻不死。 谢娘狠狠瞪了六儿一眼,六儿一摔门出去 了。 谢娘最终当然留下了父亲的钱。 带着满嘴的蒜味儿,我跟着父亲坐车回家 了。在车上,父亲对我说,回家你娘要问你吃了 什么,你千万别说炸酱面。我说,不说炸酱面说 什么呢?父亲说,你就说在隆福寺后头吃的灌肠 。父亲又说,也别提桥儿胡同这家人,省得你娘 犯病。我说,我绝不会提,我提他们干什么!父 亲说,这就对了,要是这样,以后我就常带你出 来玩儿,你想上哪儿咱们就上哪儿。想及六儿的 嘴脸,我对父亲说,谢家这个六儿不是东西,他 比咱们家的老六差远了。父亲说,你怎说他不是 老六?他就是咱们家的老六托生来的,你没看他 的眉眼、神态、性情跟咱家的老六整整是一个模 子刻出来的,不差分毫?他也有角,比老六强的 是他生在了贫贱之家,占了个好生日,咱们家那 个死了的老六不傻,他是算计好了日子才托生来 的。我问这个六儿的生日怎的好。父亲说,他是 二月二呀,是龙抬头的日子,龙春分而升天,秋 分而入川,这是顺。可咱家的老六,生在冬月, 时候不对,他不弯回去等什么? 这个六儿是我们家老六托生来的,他与老 六是一个人!这事让我不能接受。 我问父亲,六儿也是您的孩子吗? 父亲说,你说呢? 我说不知道。 父亲说,我也不知道。 那天回家,母亲在二门里接了我和父亲。 母亲嗔怪父亲带着孩子一走走一天,让她在家里 惦记。父亲只是用掸子掸土,不说话。刘妈摸着 我的辫子说,我的小姑奶奶,您哪儿弄来这一脑 袋糨子呀?我说是六儿抓的。母亲问六儿是谁, 没等我张嘴,父亲接过来说,是东单裱画铺的学 徒。刘妈说,他一个裱画儿的,裱我们孩子的脑 袋干什么?真是的!母亲说,准是丫儿淘气了。 父亲说,让你说着了。 父亲说完冲着我笑了笑。 看父亲“演戏”,我觉得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