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4.48
折扣购买: 巴菲特的致富哲学
ISBN: 9787300211855
张凯文,财经作家,曾任日盛证券业务襄理,理财周刊策划编辑,财经文化主编。 长期关注股市投资、经济管理等议题,目前专职写作。 著有《新手一看就懂的股市分析》《新手一看就懂的技术分析》《股市十大技术指标图典》等。
遇到本杰明·格雷厄姆入学申请被哈佛大学拒绝 ,对巴菲特来讲,可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巴菲特还在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上4年级的时候,就阅读过 被称作近代证券投资理论之父的本杰明·格雷厄姆的 经典名著《聪明的投资者》。这本刚出版不久的书, 给巴菲特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于是,在被哈佛大学拒 绝之后,巴菲特申请了由格雷厄姆执教的哥伦比亚大 学商学院。不久,就收到了入学许可通知书。 年轻时的巴菲特,可真称得上是超极书虫。在从 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毕业的时候,他就通过读书 获得了不逊于职业基金经理人的专业知识。要说他唯 一的欠缺,就是还未将这些原理引入股市投资的实践 当中,而格雷厄姆的投资理论正是这样的东西。对此 ,巴菲特曾赞叹“真是遇到神了”。 基于格雷厄姆理论的投资,是在认清企业的“清 算价值”后,以大大低于“清算价值”的价格买入的 “价值投资”。这个理论主张:“假如我们能够不被 期待、恐惧等感情因素所支配的股市动向左右,而是 集中精力关注股票背后隐藏的事业的价值,并能够以 较低的价格买入的话,就能够将风险降到最小。” 市场先生的比喻 格雷厄姆在经济大恐慌的30年代,和哥伦比亚大 学的同僚德比戴维·多德一起写了《证券分析》一书 ,明确提出了以“价值投资”为核心的格雷厄姆.多 德理论。在当时正处于“投机”的全盛时期,这个理 论是划时代的理论。后来的作品《聪明的投资者》则 是把《证券分析》的内容更新,改写成针对一般读者 的普及书。 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这样论述了投 资: “假定你向非公开企业出资1000美元,成为了该 企业的合伙人。而在合伙人当中,有一个人叫做市场 先生,他非常热心肠。每天,他都会跑来告诉你,您 所持有的股票的价值现在是多少。而且,他有时还提 出想要买你的股份,或者是要卖掉自己的股份。有时 ,他的想法看起来还正常,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市 场先生都只知道让自己的热情或者是恐怖爆发出来。 而这种时候,他所认定的价值就真有点愚蠢了。” 格雷厄姆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一天一个想法的 “市场先生”不可能知道股票的真正价值,而真正的 投资家是不能够理会“市场先生”的。随着“市场先 生”的情绪奔走的人,不是投资家,而是投机家。 根据格雷厄姆.多德理论,真正的投资家并不会 去注意每天的股价,而是要冷静地分析证券背后的企 业。他们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到企业的收益能力、财务 状态、将来的走势等,来探寻企业的本质价值。这个 本质价值,并不是“市场先生”说了算的。 值得高兴的是,“市场先生”每天都会带着新的 想法出现。真正的投资家不会被“市场先生”左右, 相反,而是利用这个“市场先生”。当什么也不知道 的“市场先生”带着大大低于真正价值的价格露面时 ,投资家们只要果敢的行动就可以了。 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巴菲特可以说是达到了 忘我境界。同班同学大概有20人,其中有不少是当时 华尔街中就职的金融界人士,巴菲特算是当时年纪最 轻的学生。尽管年轻,但他的勤恳不输旁人。不管老 师提怎样的问题,他一定会认真作答。而一旦有不明 白的地方,他总是第一个举手提问。在课堂上,完全 就像是他和格雷厄姆两个人的戏剧一样。 在1951年6月,巴菲特从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毕 业了。由著名教授格雷厄姆颁发的成绩表上赫然写着 最高的“A+”。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22年期 间,获得了“A+”这个成绩的,巴菲特是第一个,也 是最后一个。算上过去所有沃顿商学院的毕业生在内 ,几乎没有超过巴菲特成绩的学生。 P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