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湖南教育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3.60
折扣购买: 重新认识日本文化·日本番薯记
ISBN: 9787553998213
潘德宝,浙江乐清人,2010年9月进入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获留学基金委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资助,2012年9月赴日本关西大学留学一年,现任职于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译著有《汉语日历》(合译)、《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通论》(合著)等。
历史步道 手冢治虫(1928-1989)是日本的漫画之神,其作品如《铁臂阿童木》等在中国一样,也是家喻户晓,想必很多人会以为他是美术专业出身的,其实不然。他是医学专业的学生,曾在大阪帝国大学的医学部求学,这自然要归因于他的家学,其曾祖父手冢良仙(1826-1877)曾是一名西医,参与创立了神田玉池种痘所(东京大学医学部的前身)。顺便说一句,手冢治虫的祖父手冢太郎(1862-1932)参与创建了我现在所在 的关西大学。 手冢良仙学医的同学中,就有后来名满天下的福泽谕吉(1835—1901)。福泽谕吉是西学东渐大潮中一流的学者,著有《劝学篇》《文明论概略》等,主张脱亚入欧,追求西方文明,影响了明治维新运动。他和手冢良仙一样,同时也是教育家,创设了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医生治病,教师启蒙,他们从救治身体转向拯救灵魂,其转变一定是由于医生的某种理念,岂不见医生鲁迅也转向拯救灵魂了吗?一以教育一以文学之别而已。 这两人学医的地方正是“适塾”。适塾位于大阪市中央区北浜3丁目3番8号,是大阪的“重要文化遗产”。陶德民教授带他自己研究室的学生来参观,顺便把我也带上,若没有陶老师带,还真不容易找到。在林立的高楼群中,这日式二层建筑益显独特,自有风姿。适塾旧址的门口路面上,喷着标语——“历史的散步道”,一踏进门,便如通向幕末明治西医东来的时代了。 ...... 日本作为一个世俗层面充分西方化的国家,却又不时在隐性的精神文化层面体现出它东方化的一面,关于它的话题都体现出极大的内在张力。在中日关系纷繁复杂的今天,重新认识日本文化,进而重新认识我们今日所处的历史阶段,更显出其现实性与紧迫性。 本系列由《日本番薯记》《象牙的船,白银的桨》《哀愁的岛歌》《富士山与西子湖的对望》四本书组成,从不同面向解读日本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以旅外学者的亲身经历和人文关怀,带领读者感受不一样的东瀛风情,重新认识日本文化的丰富底蕴与独特韵味。 《日本番薯记》以读书笔记的形式,整理、记录、解析不同时期日本汉学家的学术论著,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日本学界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成果,不仅涵盖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在文史书籍版本考据方面展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潘德宝老师从不同侧面勾勒日本汉学的历史轨迹与研究现状,将日本汉学的前世今生更为全面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对“文学”概念的剖析与深入探讨,再现了不同文化间碰撞交流产生的火花。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潘老师在日本研学的经历、见闻,体现其对中日文化交流的独到见解。让读者在认识古今日本汉学研究的同时,得以一窥中日文化交流的过去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