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亲历中国

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亲历中国
作者: (美)凯瑟琳·卡尔|译者:陈述//陶林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美国女画师的清宫回忆/亲历中国
ISBN: 9787539968896

作者简介

凯瑟琳·卡尔(1858-1938),中文译作柯姑娘。她1903年来华,经美国公使夫人的**到颐和园为西太后画像。原定厕两次,结果一发而不可收,一直画了几个月。九个月的宫廷生活不仅使卡尔完成了四幅西太后的肖像,*重要的是她与慈禧太后的亲密接触,促使她完成了这部稀有之作——为世人真实展示没落前的大清帝国谜一般的宫廷暮霭和谜一般的慈禧皇太后的**生活。

内容简介

**章初入宫廷 1903年8月5*,是太后**召见我们的*子。那 天一大早,我们便恭候在美国大使馆,以便及时出发 ,因为从北京城到颐和园路途遥远,坐车需要花上三 个小时。和西方一样,严守时间也是东方的重要礼仪 。因为画像的时间被定在十一点,这个时辰,是钦天 监根据历法进行斟酌,并经过慎重的考虑、磋商,* 终定下来的良辰吉*,丝毫不得耽搁,所以我在十点 半便要赶到。 早晨七点钟,在使馆卫队的护卫下,我带着绘画 用具,与康格尔夫人以及翻译,乘着一辆豪华马车离 开大使馆。出了北京城,一路上但见良田肥沃,景色 宜人。由于昨晚一直在下雨,空气清新,湿润的青石 路面像一条蜿蜒的小河闪着光芒,向远方延展。种着 玉米和小麦的农田郁郁葱葱,为阴郁的清晨增添一分 生气,时而看到一棵松柏,从一座古刹中伸展出来。 远远地可以看到,颐和园坐落在一座山峦之下,与淡 蓝色的天空相互映衬,至为恬淡。 离开北京城后不久,便有外务部的卫队迎上前来 ,随后护行。马车又颠簸了一个半小时,匆匆驶过一 处村庄,农人们早已在田间开始劳碌,又经过一座宏 伟的喇嘛庙遗址和几座皇族贵胄的私家园林。 渐渐地,颐和园近了,只见殿阁巍峨,气象万千 ,红墙绿瓦,相映生辉,树木成林,百鸟啾鸣,清雅 至极,仿若人间仙境,令人为之神往。 到了近前,我不禁皱起眉头,只见宫墙外坐着许 多乞丐,或盲或跛,残状不一,见了我们,纷纷拥上 前来,伸手讨要,却早被护卫尽数驱赶。如此景象, 在东方专制国度屡见不鲜,也非颐和园前所**。 每当太后、圣上移驾颐和园,外务部为方便起见 ,在颐和园大门左侧设立一个临时办公场所,已然沿 袭成俗。当我们走下马车时,立刻便有一众官员,带 着翻译上前恭迎。 我们在接待室稍待片刻后,一名太监便出来与我 们会面,他**我们坐进覆着红缎的豪华轿子,早有 六名轿夫恭候在这里。他们抬着我们由左门进入(正 门仅供太后、皇帝使用,以显示其威严),我们便进 入了慈禧太后*为钟爱的帧和园里。 沿途景物,殊为罕见,一路上我目不暇接,尚未 适应过来,便来到了一座宫殿之前,殿前许多奇花异 *,争芳夺艳,美不胜收。落轿后,我们便由众多太 监**着,走进一座大殿,其间虽然人数众多,却是 个个噤口不言,只觉鸦雀无声,尽显庄严肃穆。 正入眼帘的是一座朱漆屏障,上面嵌着一方大玻 璃,上书朱红“寿”字。这里空间甚小,东西南北不 过十余步,而穿过此殿,就是一座大殿。这便是慈禧 太后召见我们的地方了。 早有一群格格和宫女恭迎过来,其中便有前裕庚 爵爷的夫人与两位女儿——德龄与容龄两位公主。她 们曾随爵爷出使法国,那时我在法国学画,偶然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