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司马迁的微小说)/中国历代经典宝库
作者简介
李永炽,**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曾任**大学历史系教授,现已退休。著有《*本的近代化与知识分子》、《*本近代思想论集》、《历史的跫音》等。译作有《尼采》、《愚神礼赞》、《韦伯的比较社会学》、《山之音》、《我是猫》、《韦伯传》、《暗夜行路》、《*本精神史》等书。
内容简介
太古时代,中国有一个帝王,名叫放勋,帝号叫尧。尧虽 然在身份与财富上非他人所能及,但是他一点也不骄傲,生活简 朴,衣着和坐骑都跟臣子没有两样。为人仁慈,智虑深沉。人们都 像向*葵倾心望*,*木百谷期待云雨甘霖一样,景仰他。 尧整顿政治,拔擢有能力的人才,分任各种职务;又制定正 确的历法,教民耕种的时序,农业大为发展。可是,尧在政治上 虽有所成,但人的寿命毕竟有限,为了寻找能够继续推行良好政 治的继承人,尧召集百官问道:“谁适合担任下一任的天子?你 们说说看?” “嗣子丹朱通达有为,为什么说出这种话呢?” “丹朱?他任性,缺乏同情心,又喜欢争讼,虽是我的儿 子,却不可用。”尧接着又问:“谁可以继位呢?” 另一个臣子进言道:“共工怎么样?他善于治水,为大家所 尊敬。” “共工?共**蜜腹剑,看似恭谨,其实天不怕地不怕,不 能体恤人,这种人怎么可用?” 当时,洪水泛滥,尧脸呈忧色问四岳道:“现在洪水滔天, 破坏田地,浸漫山林,人民苦不堪言,有没有人可以治理这场大水 患呢?” 四岳是分别治理天下东西南北四方的首长,他们异口同声回 道:“鲧可以治理得了。” “鲧嘛,常常违反我的命令,又贪婪无餍,大概不能用他来 治水吧?” “总之,先**看看,要是不行,再罢黜不迟。” 尧听从四岳的建议,起用鲧治水。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洪 水仍然漫天覆地,毫无成果。鲧显然不是治理**的人才。尧又召 集四岳说:“唉,四岳啊,我已经在位七十年,你们都能老老实实 遵守我的命令,体恤老百姓,坚守自己的岗位,替天下人做事,希 望你们当中有人能继承帝位,统治天下。” “哪里,我们无德无能,—旦治理天下,必无所成,有辱帝王。” 四岳都能体谅尧的真心,知道担任***高元首的职位,不 是为了获得权势,而是能真正替天下人做事,使**臻于至治。他 们觉得自己不是这方面的人才,都推辞不就。 “那么,你们不要管身份地位的问题,即使是一般平民也没 关系,只要认为是适当的人选,就**给我吧!”尧说。 “舜这个人可以。他身在民间,还没有娶妻生子。”四岳异 口同声**。 “不错,我也听说了,他的为人到底如何?” “他的父亲是个瞎子,为人顽固不懂事理;母亲唠叨,常 无理取闹;弟弟任性不听管教。在这样的家庭里,他还能孝敬父 母,友爱弟弟,使一家人和睦相处,不至于出岔子。” “呵,真的?我要试试他。” 舜是现在河北省一带的冀州人。他的祖先也曾是天子,但在 舜出生以前就已沦落为平民。他的父亲盲瞎,母亲早逝。父亲再 娶,继母生了一个儿子,名叫象。这个异母弟弟很任性。但是,父 亲和继母疼爱弟弟,常找机会要杀掉舜。舜只要偶有小过失,就要 *严厉处罚。可是,他仍然事亲至孝,友爱弟弟,而且不敢稍有松 懈。父母即使想杀他,也找不到借口。 到了二十岁,舜的孝顺已经传播开来,远近皆知。三十岁 时,尧问四岳可以继任的人选,四岳都推举舜。尧就把自己的两个 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想看看他处理家务的情形;又让九个儿子 跟舜一起生活,想知道他怎样应付外在的人际关系。 舜住在妫水畔,生活越发谨慎。妻子见舜如此,不敢因为出 身高贵而瞧不起舜的父母和弟弟,反而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父母和 弟弟一样,细心照料。尧的九个儿子为人越发忠厚,对舜也敬爱 有加。 舜住在历山时,忙于农事;迁到雷泽,就专心打渔;在黄河 边就制作陶器。舜在历山耕种时,历山的人都彼此相让,不曾为田 地发生纠纷;在雷泽打渔,渔民都和睦相处,互相告知打渔的好地 方;在黄河边制陶,陶工都做出了毫无瑕疵的器皿。每住一处地 方,那地方就有许多人拥来,一年后就成了一个村落;两年后成了 市镇;三年后,成了都邑。 尧对舜的为人**赞扬,送他衣服和琴,另外又加上了牛 羊,还替他建仓库储存谷物。 可是,舜的家人仍旧想杀害他。舜得到谷仓后,他的父亲叫 他上谷仓涂墙。舜一上去,立刻从下面纵火焚烧。舜在烟雾包围 中,手撑雨笠跳下,才逃得一命。 舜的父亲还不死心,要舜去淘井。舜知道父亲不怀好意,事 先在井里挖了一个洞。果然,舜进井不久,父亲和弟弟就用泥土把 井填起来,舜从预先挖好的洞穴走到旁边的空井才逃出来。 父亲和弟弟以为舜必死无疑,都**高兴。弟弟象说:“这 计谋是我出的。舜的妻子和琴归我所有,牛羊和谷仓就送给爸爸和 妈妈。” 象跟父母分了舜的财产以后,走进舜的房间,弹琴为乐。舜 从井里逃出,走回自己的房间。象看到他,吃了一惊,不好意思地 说道:“我正在想念你,心里郁郁不乐。” “呵,真让你担心了。你真是一个友爱的好弟弟。” 舜仍然诚心诚意孝顺父母,*加疼爱弟弟。舜在和睦家庭这 方面确实毫无瑕疵可言,尧**赞赏,想进一步去试试他施政的才 能。于是先让他担任司徒,掌管教育。他教民以五教(所谓五教是 指父、母、兄、弟、子的家庭伦理关系),人民莫不乐于遵从。 接着他又命令舜去监督官吏,所有的官吏都兢兢业业,完成 自己分内的工作。于是又让他去掌理接待四方诸侯的业务,舜也 照样恪尽职守,四方诸侯人人称赞。*后,尧命令舜去祭祀各 地的山神与河神,即使遇到狂风暴雨,舜也能毫不含糊地完成任 务,祭神而归。 尧见舜能够顺利完成自己交代的任务,觉得舜实在是不可多 得的政治人才,足以掌理天下大政,立刻把舜叫来: “我已经观察你三年,你凡事都能先有计划,然后按部就班 去做。所交代的事情,也都能顺利完成。你登帝位,治理天下,我 可以放心了。你就代我登帝位吧?” 舜立刻谦让:“我不是一个可以担当天下大任的人。” 但是,尧仍然热心劝说,并以自己年老为辞,要舜暂时代他 掌理天下大政。舜不得已,只好答应代理尧统治天下。担任摄政之 后,舜把治水失败的共工和**共工的大臣流放到异族居住的地 方;也把治水无功的鲧放逐到东方的边境地区。在内政方面,舜设 立各种机构,选任有能之士充任其职,又派遣官吏前往各地,听取 民众的意见,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于是,天下没有一个人不 称颂舜的政治。 尧将政治委托给舜,过了二十八年便去世了。全国人民好像 失去了父母一样,悲哀逾恒。为了哀悼、思念尧,三年之间,全国 听不到一声乐音。 尧认为治理天下主要目的乃在于为民谋福利。要替人民谋福 利,必须选择有才能的人来担当其任。如果选用非人,那是自己 的罪过。而选用的人是否得宜,就应当听听人民的意见。他考验 舜,便是为了这个目的。可是,没有一个人不疼爱自己子女的,尧 也不例外。将天下大权授给舜的时候,尧也有过内心挣扎,他想 道:“自己的儿子丹朱没有政治才能,如果政权传给他,只有他一 个人获利,全国的人都要*苦;如果把政权授给舜,全国的人都可 获利,充其量只有丹朱一个人不高兴。总不能让全国的人*苦,仅 让丹朱一个人蒙获其利吧!为全国人民利益着想,理当让舜来治理 **!” 三年之丧结束后,舜让尧的儿子丹朱即帝位,自己避居于黄 河南边。可是,诸侯都不到丹朱那里去朝见,却去朝见舜。人民 有诉讼,也都到舜那儿请求裁决,而不理丹朱。赞扬舜的歌曲无 数,却没有一首赞扬丹朱。 “唉,这大概是天意吧!” 舜只好返回帝都,即帝位。 P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