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7.00
折扣购买: 重复(精)
ISBN: 9787100178907
索伦?克尔凯郭尔(1813-1855),丹麦哲学家、诗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终身隐居于哥本哈根,从事著述。一生以真名及笔名出版了多部著作,主要有《非此即彼》《人生道路诸阶段》《恐惧的概念》《畏惧与战栗》《重复》《哲学片段》《爱的作为》《致死的疾病》等。 译者简介:京不特,克尔凯郭尔研究专家,翻译了多部克尔凯郭尔的著作,有《非此则彼》(中国社科出版社),《重复》(东方出版社),《畏惧与颤栗?恐惧的概念?致死的疾病》(中国社科出版社)等。
在埃利亚派的信徒们否认运动时,正如每一个人所知 ,第欧根尼作为反对者站出来;他真的是站出来了;因为 他一言不发,而只是来回地走几次,由此他认为已经对“ 否定运动”的观点做出了反证。因为我已经对这个问题思 考了很久,至少是在相关的时候考虑了这些问题:重复是 不是可能,它有着怎样的意义,一样东西是不是通过被重 复而赢得或者失去;所以,我突然想到,“你可以去柏林 ,那里你以前曾去过一次,现在你可以向你自己证明,一 种重复是否可能,以及它会意味着什么”。在我家里,我 几乎是面对着这个问题驻足不前。人们对此想说什么就尽 管去说,它在现代哲学里会起到极其重大的作用;因为“ 重复”是一个决定性的表述,其意义正如“回忆”在希腊 人们那里所具的意义。正如希腊人以这样的方式弄明白了 “认识是一种回忆”,现代哲学也将以同样的方式去认识 到,全部的生活是一种重复。在现代哲学家中唯一对此有 点预感的人是莱布尼茨。重复和回忆是同样的运动,只是 方向相反;因为那被回忆的事物所曾是的东西,向后地被 重复;相反,真正的重复则向前地被回忆。因此,重复( 如果它是可能的话)使一个人幸福,而回忆则使他不幸, 亦即,在这样的前提下:他给予自己“去生活”的时间, 而不是在出生的一刻就马上想要找到一个借口(比如说, 他忘记了什么)去悄悄地再次溜出生活。 “回忆”的爱是唯一的幸福的爱,一个作家这样说。 他这样说完完全全是对的,只要我们还记得,它首先是使 一个人不幸。“重复”的爱才真正是唯一幸福的爱。就像 回忆之爱一样,它没有“希望”的不安、没有“探索”的 使人焦虑的冒险性,另一方面它也没有“回忆”的忧伤, 它有着“瞬间”的至福的确实性。希望是一件新衣服,又 挺又紧又崭亮,但我们却从不曾穿上它过,因此不知道它 会不会合身或者它会是什么样子。回忆是一件被弃置的衣 服,不管多么美丽,它总不再合身,因为我们已经生长而 无法置身于其中。重复是一件磨不破的衣服,它贴身而柔 软,既不紧又不松。希望是一个美好的女孩,她在你的两 手间让你捉摸不定;回忆是一个美丽的老妇人,你绝不会 在瞬间里对之有什么兴趣;重复是一个亲爱的妻子,你永 远不会厌倦;因为那会让人感到厌倦的只是新的东西。老 的东西是永远都不会让人厌倦的;如果你有它在你面前, 你就会幸福;只有那不在“重复应当是某种新的东西”的 幻觉中自欺的人,才真正会变得完全幸福;因为,如果重 复应当是某种新的东西的话,他就会厌烦于这重复。“去 希望”需要青春,“去回忆”需要青春,但是“去想要重 复”则需要勇气。只是想要去希望的人,是怯懦的;只是 想要去回忆的人,是放荡的;但是那想要“重复”的人, 是一个大丈夫,并且,他越是明白怎样去全力以赴准备好 让自己面临这“重复”,他就越是一个深刻的人。然而, 如果一个人不明白“生活是一种重复并且这一事实就是生 活的美”,那么这个人就审判了自己,并且,他不配得到 比“死去”更好的结果,——而这“死去”将会发生在他 身上;因为希望是一颗向人招手的果实,无法满足人;回 忆是一笔微渺可怜仅够维持生计的开销钱,无法满足人; 重复则是那以祝福来满足人的日常口粮。在一个人航行于 生存的大海中时,我们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勇气去明 白“生活是一种重复”、是否有兴致去让自己为这重复而 喜悦。如果一个人在他开始去生活之前不曾在生活之海中 航行过的话,他永远不会开始去生活;如果一个人曾四处 航行但却厌倦了,那么他是有着一种糟糕的人生观;如果 一个人选择了重复,那么他是在生活。他不会像一个小男 孩那样地追逐蝴蝶,或者踮起脚尖顾盼世上的奇观;因为 他认识它们;他也不会像一个老妇人那样坐着在回忆的手 纺车上进行编织;他平静地走着自己的路,因为重复而感 到喜悦。是啊,如果没有重复存在的话,生活又会是什么 呢?谁会愿意是一块写字板,在每一个瞬间由时间在之上 写上一段新的文字或者一段关于过去的回忆文字?又有谁 会愿意让自己去被所有那些飞逝流转的东西、那种总是以 新鲜而柔情伤感的方式来娱乐灵魂的新东西打动?如果上 帝自己不是曾想要“重复”的话,那么世界就永远也不会 形成。那样的话,他要么去追随“希望”的简易版的计划 ,要么去唤回一切并且将之保存在回忆中。他没有这样做 ,因此世界持存着,并且是通过“这世界是一种重复”而 持存着的。“重复”,它是现实,并且是生存之严肃。那 想要“重复”的人,他是在严肃之中成熟。这是我的奇谈 怪论,并且这种奇谈怪论还认为:去坐在沙发上剔牙并且 去作为一个比如说司法议员之类的东西,或者去道貌岸然 地穿行街道并且去作为一个比如说“善可敬者”之类的东 西,绝不是生活之严肃;同样,去作一个皇家骑师也不是 生活之严肃。所有这些在我的眼中都只是一些笑话,并且 ,有时候就其本身而言是足够糟糕的。 P3-5 克尔凯郭尔以重复为主题,讨论了生命的意义 《重复》也许可以说是克尔凯郭尔最精美、最天衣无缝的作品。叙述者康斯坦丁?康斯坦丁努斯以一个年轻人备受爱情之苦的折磨的故事为背景论证漫谈“重复”这个概念。年轻人对自己的爱感到绝望,不知道是否解除与未婚妻的婚约。康斯坦丁?康斯坦丁努斯为这年轻人给出与这年轻人不相符的忠告,而这年轻人最终决定通过离开爱人来在理想的形式中对她的回忆。这《重复》其实蕴含了克尔凯郭尔版本的关于他与瑞吉娜?欧尔森间的婚约故事。 “重复”作为一个概念在克尔凯郭尔这里有着特定的意义,尤其是通过《重复》这部小小的、以笔名康斯坦丁?康斯坦丁努斯在1843年出版的著作。 一方面,希望是瞄准了一个未知的将来,而回忆到那已经消逝的往昔里捕捉某种确定的东西,另一方面,重复则为人决定了这样的可能性:在“那现在的”之中现在着并且继续现在下去。《重复》的形式可以算是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中,两个故事贯穿编织在一起:在一条线索中,“重复”被作为一种空洞而平庸的现象而展示出来,而同时,另一条线索则关联到旧约中的约伯的故事(上帝剥夺了约伯一切,而又把一切重新给予约伯),把“重复”作为一种渊源于宗教基础的伦理范畴来强调。 在《重复》之中,“重复”这个概念是讨论的中心,而在克尔凯郭尔《重复》之后的其他哲学和神学著作里,这个概念也进入了对人的各种可能性的定性,以求在一种更新了的形式中重新赢得人所丧失的直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