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灵魂的卓越(第2版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014/18/20221014182035196.jpg)
出版社: 华东师大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40
折扣购买: 失去灵魂的卓越(第2版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
ISBN: 9787561796399
哈瑞·刘易斯,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任教哈佛30余年。1995年至2003年任哈佛学院院长。主持过哈佛学院纪律和体育政策委员会的工作,并长期担任哈佛学院招生委员会成员。哈瑞·刘易斯撰写的《失去灵魂的卓越》曾入选《波士顿环球报》畅销书行列,并有中文(简体、繁体)和韩文的译本。 侯定凯,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富布莱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比较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社会学。主要著作和译著:《中国大学的理陛之路》、《象牙塔是平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高等教育社会学》、《后现代大学来临?》等。
第一章 选择与方向 在大学教书的第二年,当一名叫比尔·盖茨的年轻小伙子出现在我的 应用数学课上时,我一眼就看出这名学生天资聪颖。那个学期的第一堂课 上,我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我和其他人都不知道如何解答这道 题目。我只是想告诉学生:一些貌似容易的问题,其实可能是非常棘手的 。几天之后,盖茨带着那个问题的答案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后来,他和另 一名教这门课的教授联名将这一答案发表在一本数学杂志上。 我知道盖茨聪明过人,但他不是第一个我遇到的聪明的学生。从1964 至1968年,当我还是在哈佛大学读本科的时候,与我同班的很多学生都非 常机灵。后来我选择在哈佛教书,也是因为在这里我可以给这些聪明的学 生上课。 大学毕业时正值越南战争。我服了两年兵役,因此没能目睹1969年春 .哈佛大学行政主楼被占领、防暴警察发射催泪弹、学生与教授激烈对峙 的那一幕。到1974年我博士毕业那一年,哈佛校园比六年前我离开学校的 时候安静多了。征兵活动、马丁·路德·金和罗伯特·F·肯尼迪遇刺的阴 影,一直笼罩着我毕业前的那个春天。但阳光也开始照耀那个年代。1974 届的学生不再与学校为敌。教学对我来说是一份让人兴奋的工作。但是如 果当时我没有获得像在哈佛这样的教职,说不定我就去电脑业界工作了。 从盖茨那里我获得了很多关于智慧、教育和学术卓越方面的认识,当 然我也学会了谦卑。盖茨这样的学生不可能出现在哈佛的每一个班级里, 但是每个哈佛班级里都有一些比他们的教授更具聪慧和灵性的学生。我开 始怀疑大学究竟如何才能给学生带来所谓的“附加值"(added valtae)。我 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教授朋友打趣地说,你班上最成功的学生是一名辍 学者,这就可以证明哈佛并没有给学生带来积极的附加值——在哈佛接受 教育越多,日后的发展空间就越小。我知道哈佛学生的才智和冲劲将是他 们一生的财富,而对于坐在我班上的学生来说,改变这个世界并非他们在 痴人说梦。我知道能成为哈佛教授是一种荣耀,这种荣耀伴随我教学工作 的每一天。所以,当年轻的比尔·盖茨在上课打瞌睡时,我并没有太大声 地呵斥他。我应该意识到头天晚上他也许正做一些比我布置的作业更重要 的事情。当然,我是到后来才知道,他那时候正在编写后来成为微软第一 批产品的电脑程序。无论如何,我不能责备他在课堂上昏昏沉沉的样子, 当时我自己也是一个没有经验、乏善可陈的教师。最起码,哈佛教授有责 任提供匹配哈佛学生的教育。 大学课程是学生获得学位而必须参加的一系列学术计划。但它的真正 内涵远非一本学生手册里的学分规定那样简单。课程传达的是一所大学对 教育本质的诠释,所以,课程改革的决策会引发关于大学教育目标的“战 争”。 从2002年1()月初开始,哈佛开始了被校长劳伦斯·萨默斯称为“一个 世纪以来哈佛课程史上最综合性的改革”。文理学院院长威廉·C·科比 (William C.Kirby)从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21世纪受过教育的 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随后的三年中,课程改革时断时续,有时改革是为了匆匆忙忙地赶上 级已定下的截止日期,有时是推翻一切从头开始。这次课程改革结果的摇 摆不定,从科比院长一开始的讲话中就可以找到些许根源。根据科比的意 思,不管哈佛如何理解受教育者素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注定不是一场革 命。专业这类教学组织形式还将继续存在。一系列自问自答的问题构成了 标准化的学术游戏程式,当权者利用这样的程式,装模作样地咨询周围的 人以博取教授的支持。科比问:“本科教育是否应该有共同的基础?”然后 他马上自己回答:“应该有这样的基础。”另外,面对学生可以自主选择 选修课而不受任何制约的现实,院长反而问:“我们应该如何通过选修课 程,保证学生能自主确立受教育的方式呢?”21世纪哈佛课程改革的起步就 充满了虚情假意!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哈佛就把毕业前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分成核心 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块。现在推出的课程改革措施没有方向感 ,人们甚至不知道为何要发动这场改革。科比从来不说他心中到底是如何 理解“共同基础”的。他只是强调,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是教育的价值 所在。 七个月后,一个教授委员会匆匆草拟了一份报告,而对那些根本性问 题依然避而不谈。该报告承诺降低对学生必修课的要求,增加学生选择的 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选课的灵活性。报告特别强调国际化和科学革 命是学校关注的重点,这完全是2001年秋萨默斯校长就职演说的翻版。其 他的课程改革集中在对课程时间和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