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天生气质(揭开天赋密码实现因材施教)

发现孩子天生气质(揭开天赋密码实现因材施教)
作者: 张黛眉|绘画:薛慧莹
出版社: 中央编译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发现孩子天生气质(揭开天赋密码实现因材施教)
ISBN: 9787511727336

作者简介

张黛眉,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硕士,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精神部临床心理师。现为赛斯身心灵诊所临床心理师、天晴诊所临床心理师,以及台北市八头里仁协会EQ教育推广师。作品包括《我真的很不错:提升孩子的自我概念》《我是解题高手: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EQ学园:好人气养成班》。

内容简介

气质是什么? 如果你有机会带孩子去公园玩,不妨坐在一旁仔 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个孩子不只外表不一样,穿着 打扮不一样,面对相同情况的行为反应,也有很大的 不同。有的孩子跑跑跳跳、爬上爬下动个不停;有的 孩子动作斯文,慢条斯理,或是喜欢静静坐在一旁看 别人玩;有的孩子不顾大人的叮咛,不断尝试危险的 玩法;也有的孩子正好相反,尽管有父母的鼓励,仍 不敢试一试往上爬。孩子这种与生俱来,对内在或外 在刺激的反应模式,我们称之为“气质”,也可以说 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性格特质。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亚历山大· 托马斯(Alexander Thomas)和史黛拉·却斯 (Stella Chess)曾以数百位纽约儿童为对象,进行 了长期的追踪研究,提出从九个向度来描述气质的概 念。他们发现,从婴儿出生不久之后就可以观察到这 些性格气质表现,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这些表现维 持着相当的稳定性。 气质使每一个人在与外在环境互动时,产生自己 的行为风格。气质也会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反应方式。 例如有些孩子天生反应强度比较强,不论高兴或是生 气,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这样大家比较容易知道他 的情绪和需求,从而予以回应。相反的,反应强度弱 的孩子,别人常常会忽略他的感受和需要。外向的孩 子常会主动和别人交谈,比较容易交到朋友;而内向 的孩子,看到人就躲,减少了与人互动的机会。因此 ,孩子的天生气质,再加上它所引发的反应,会带给 孩子相当不同的生命经验,对孩子人生的影响相当深 远。 孩子真的是一张白纸吗? 每个妈妈多多少少都曾经在心里想象过自己的孩 子未来的样子:“我希望儿子将来是一个有教养的小 绅士。”“我一定要把女儿打扮成小公主一样。”“ 我希望儿子可以当篮球选手,在运动场上八面威风。 ”“我希望女儿强悍一点,学会保护自己才不会被别 人欺负。” 将自己的期待或是人生未完成的梦想,投射在自 己孩子的身上,是人之常情,不过这也往往是失望和 亲子冲突的起点。因为孩子并不是一张白纸,从受孕 的那一刻起,他就带着从父亲和母亲身上遗传的一组 独特的基因,有着独一无二的个性和能力。这些天生 的特质,有些部分不是后天的教养能够完全扭转和改 变的。期待生个白雪公主的妈妈,后来才发现自己的 女儿原来骨子里是个侠女;希望儿子像个英勇战士的 爸爸,最后也不得不为家里那个小心谨慎的小绅士调 整自己的期待。相反的,父母必须把自己变成一张白 纸,这样才能完全和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最原本的样子 。 孩子的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 来自于遗传,也有些来自于母亲怀孕和生产过程的影 响。在母亲怀孕时,胎儿的气质其实已经悄悄形成。 怀孕期间的突发状况,例如,母体感染流行性感冒, 或心情极度紧张忧郁,长期酗酒或药物滥用,也可能 影响胎儿的气质。 比较敏锐的父母,在孩子还在襁褓中时,就可以 觉察到孩子独特的反应方式。尤其是已经有过一个孩 子的父母,会发现第二个孩子和第一个孩子有某些方 面的反应是不同的,例如比较爱哭或比较容易被逗笑 ,每天睡醒的时间有规律的还是很难预测。等孩子渐 渐长大,我们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更久了,就会慢慢发 现孩子的某些个性比较像母亲、父亲,或是家里的其 他亲人。近年来许多关于人类遗传的研究都发现,遗 传在性格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这和我们过去认为 个性完全是后天环境造成的观念大不相同。 如果有机会,爸爸妈妈可以问问自己的父母,自 己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小孩,好不好带?是乖巧顺从还 是调皮捣蛋?相信从父母的描述中,不难找到气质遗 传的蛛丝马迹。 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