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津教育
原售价: 15.80
折扣价: 9.80
折扣购买: 孟子选注(附光盘分级阅读版)/语文新课标分级阅读丛书
ISBN: 9787530960486
.
梁惠王上 (一) 名家导读 孟子生活在一个群雄争霸、战火不断的时代,不论国家还是个人,一 切活动都落脚在现实功利的衡量上。孟子为重建价值观念,对抗时代狂潮 ,他大力宣传着儒家的仁义思想。 本章即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他针对梁惠王开口便言利的行为,阐述 了自己的观点——作为君主治理国家要依靠仁义。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 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 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荀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日仁义而已矣,何必日 利?” [译文] 孟子谒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跑到魏国来,将 有什么有利于我的国家的呢?”孟子回答说:“王,您为什么一开口,就 谈利呢?只要讲仁义就好。如果王说:‘怎样才对我的国家有利呢?’大 夫说,‘怎样才对我的封地有利呢?’普通的士人和百姓也都说:‘怎样 才对我本人有利呢?’这样,举国上下逐利,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一万 辆兵车的国家里,能杀掉他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 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他的国君的,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 夫。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大夫拥有一千辆兵车;在拥有一千辆兵 车的国家中,大夫拥有一百辆兵车;这些大夫的产业够多的了。但是,如 果轻义重利,那大夫若不侵夺国君的财产,是永远不会满足的。从来没有 讲仁的人遗弃自己的父母的,也没有讲义的人会怠慢他的君主。您只要讲 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益呢?” (二) 名家导读 本章孟子劝告为政者要体恤百姓,同情人民疾苦,以民之忧为忧,民 之乐为乐,做到与民同乐。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麇、鹿,曰:“贤者亦乐此 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 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 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日‘灵沼 ’,乐其有麇、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 ‘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 独乐哉?” [译文] 孟子谒见梁惠王。梁惠王站在池塘边上,一边看着鸟兽,一边说:“ 有德行的人也会以此为乐吗?”孟子回答说:“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体会 出这里面真正的乐趣,没有道德的人即使有这种快乐,但无法体会出这里 面真正的乐趣。《诗经》上说:‘开始筑灵台,经营复经营,大家齐努力 ,很快就落成。王说不要急,百姓更努力。王到鹿苑中,母鹿正安逸。母 鹿光又肥,白鸟羽毛洁。王到灵沼中,满池鱼欢跃。’周文王借百姓之力 兴建高台池沼,可是百姓却乐于被他役使,把那台叫做‘灵台’,把那池 沼叫做‘灵沼’,还为王拥有各种各样的禽兽鱼鳖高兴。就因为王能与民 同乐,所以他能得到真正的快乐。而夏桀却不那样,所以百姓怨恨他。《 汤誓》上说:‘太阳啊!你什么时候消失呢?我宁肯跟你一起死去!’作 为一国之君,百姓竟想和他同归于尽,即使有高台深池、奇禽异兽,他自 己能高兴到哪儿去呢?” (三) 名家导读 本章孟子主张施“王道”、行“仁政”。孟子认为只有以德治国才能 使外邦人来朝,“仁政”思想是建立在“王道”乐土之上的。其中“养民 ”“教民”是“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只有大力发展生产,解决了百姓 的生计问题,才能实现国家的安定和富强。当人民富足之后,要及时“教 民”,要让人民普遍懂得伦理道德礼仪,这样国家才能安定。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 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