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巨擘的圭臬(价值投资的谱系与四大圣手之道上下第2版) 共2册

投资巨擘的圭臬(价值投资的谱系与四大圣手之道上下第2版) 共2册
作者: 魏强斌
出版社: 经济管理
原售价: 108.00
折扣价: 77.80
折扣购买: 投资巨擘的圭臬(价值投资的谱系与四大圣手之道上下第2版) 共2册
ISBN: 9787509645437

作者简介

魏强斌,长期从事股票、外汇、黄金、期货的一线交易,供职于Dina privately-owned investment and speculation fund,任首席策略师,该离岸对冲基金管理的私人信托资金超过1亿美元。现为独立交易者和资深投资人、著名财经作家,本着教学相长的目的将10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和内训讲义出版成册。所著《外汇交易进阶》和《外汇交易圣经》长期位居中文外汇类书籍总销量的冠军和第二名,合著的《黄金高胜算交易》和《黄金短线交易的14堂精品课》是国内最早的黄金交易专著,专业人士广为推崇,获得广泛好评。曾受多家有名外汇经纪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会和北京高校团委的邀请举办讲座,长期参与多家国际知名宏观对冲基金的交易员授课项目,在土耳其重要媒体《Zaman》和国内多家财经媒体发表过重要财经评论,与圣彼得堡、伊斯坦布尔、开罗、法兰克福的交易界同行有深入的交流和往来。近年大手笔的预判和操作包括:2008~2011年率领旗下分析师和交易员成功捕捉到黄金的大牛市;2012年末到2014年末成功抓住安倍经济学推出前后的日元大熊市做多美元兑日元;2012年末到2015年,成功捕捉到黑色产业链品种和有色品种的期货大熊市;2013年4月成功预判并且抓住了澳元的大熊市做空机会;2014~2015年成功捕捉到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大牛市。近年来积极转型为以低仓位减杠杆的方式捕捉外汇、股票和商品市场的重大行情。

内容简介

价值投资不是一个确定性和僵硬的投资体系,它 也和其他投资体系一样不断沿着最初的路径发生演化 ,本书就是要将价值投资的演化路径与本书四位主角 联系起来。格雷厄姆开创了证券分析这门职业,同时 将定量化的技术引入了证券交易事业,这与他所受的 教育和所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格雷厄姆在上大学的 时候对数学非常热爱,对于经济学了解很少,对于金 融更是一片茫然,大学毕业后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 在形成证券分析体系的过程中成了保险公司的管理者 。数学的理论功底加上保险精算的经验,使得格雷厄 姆将证券分析与数学和保险精算结合起来。在此基础 上格雷厄姆发现市场的确定性只能在长期才能生效, 他认为市场价格会产生倾向价值中枢的白回归运动。 同时,格雷厄姆还经历了1929年的股市大崩盘,崩盘 之前市场充满了各类美好的预期。经历这次股灾之后 ,格雷厄姆对动态价值充满怀疑,而且格雷厄姆时代 的经济是以有形资产为主的,所以格雷厄姆最终以企 业的有形资产作为价值评估的主要对象,这样他就建 立起了静态的价值评估体系。这个体系主要考虑的是 股价价格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背离,以及没有反映 到账面的有形资产,也就是所谓的隐蔽资产,隐形资 产。格雷厄姆力图通过精密的计算找出那些被股票市 场低估的账面价值,以及没有正确计人账面价值的隐 蔽资产。后来彼得。林奇专门发展了隐蔽资产投资法 来囊括这一类型的价值投资。格雷厄姆代表了价值投 资的第一代领袖人物,他着眼于空间上的价值,主要 是隐蔽资产,所以我们认为他是在价值的宽度上进行 了挖掘。 格雷厄姆最杰出的弟子是沃伦.巴菲特,在最初 使用格雷厄姆的方法时巴菲特就感到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是由于个人的原因,部分是由于方法本身的原因 。首先谈个人的原因,巴菲特倾向于集中投资,虽然 他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但这确实是他的天性, 而格雷厄姆的方法是基于保险式的精算原理,也就是 大多数账面资产高于股价的股票都会上涨,但是格雷 厄姆却不能确定具体哪些上涨,所以格雷厄姆就采用 了分散式的投资策略来锁定大概率的收益,规避小概 率的风险。但是巴菲特却并不是这样使用格雷厄姆式 的静态价值分析法的,他倾向于集中投资,所以如果 恰好遇到那些小概率的事件则会危及投资本金,巴菲 特在纺织业务上的投资就遇到了这类情况。另外,格 雷厄姆的方法本身也有问题,格雷厄姆习惯于通过财 务报表来了解公司,这就形成了当今“在办公室里完 成投资”的主流,公司调研往往是走形式,而这点影 响了投资者对商业本身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会使得投 资者买人那些前景不好的股票。巴菲特经历了实践和 理论上的困境后遇到了费雪和查理.芒格,从他们那 里学到了商业分析方法和集中持股的原则,从此巴菲 特开始有意识地集中持股,并且利用费雪的商业分析 方法来研究公司的运营,公司的管理水平等,更为重 要的是摆脱了单纯的抽象研究方法,开始将格雷厄姆 的定量分析与费雪的定性分析结合起来。通过费雪的 调查法和商业分析方法,巴菲特更加倾向于公司运营 研究而不是财务研究,通过商业分析方法巴菲特规避 了集中持股的弊端,同时提供了集中持股的收益。巴 菲特很好地解决了实践和理论上的难题,成功地实现 了投资生涯的第二次飞跃。在从师费雪的过程中,巴 菲特认识到无形资产的价值,并且感觉到商业世界正 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中的无形资产成分增加 了,其收益也占据了很大成分。虽然,费雪也强调了 成长性,但是巴菲特更多的是研究成长性的基础,也 就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代表了价值在空间维 J度上的深度。巴菲特开辟了价值投资第一个新维度 ,这就是无形资产投资。虽然无形资产是公司成长性 的基础,但是巴菲特却并没有费雪那么重视成长性, 这主要是由于巴菲特受到格雷厄姆静态资产分析倾向 的影响较深,所以没有向动态的成长性价值继续深入 。 P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