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
作者简介
迈克尔·哈特 英国华威大学艺术系艺术史教授,曾任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英美艺术与视觉文化史。 夏洛特·克朗克 柏林洪堡大学艺术史教授,德国艺术史学家。
内容简介
想象一座美术馆。警卫坐在角落里打着哈欠,游客们四处闲逛并驻足画前。一些人讨论着画作,一些人则独自静静欣赏。这幅画是关于什么的?它又有什么意义?铃声响起,警卫领着人们走出房间。清完场,警卫便灭了灯。现在,这些画又有什么意义?游客们探讨的那些意义还存在吗?还是说,在无人观看的情况下,这些黑暗中的画作便毫无意义? 这是一桩难题。有的人声称艺术作品只有在人为观看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另外的人则认为绘画的意义是固有的。实际上,我们并不能确定作品的意义是否独立于观看者存在,因为即便其具有独立意义,我们也无法客观地捕捉到意义的全部。如果我们不在那儿,便缺乏了解意义的途径。我们所能掌握的只是当我们站在一件艺术品面前时所发生的一切,这表明了另一种可能性:或许艺术品的意义与观看者同样之多。人们将过去各种各样的经历带入观看与理解的行为之中,并对艺术品做出不同的阐释。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阐释都是合理的,有些阐释会显得更为出色。 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使一种阐释比另一种更好?某些阐释方法比其他方法更为全面。无论是解读作品的视觉外观还是相关历史证据,这些方法的矛盾更少,并能提供更详细的观察。如果你具备一个考察艺术作品的框架,那么你的阐释会显得更为合理、更具备说服力。对艺术品的思考越是系统化,从中收获的也会越多。本书便与此类考察艺术品的框架有关,这些框架通常也被称为“方法”。每位艺术史学家都依赖某种方法,尽管他们并不总是明说。他们坚信某些潜在的有关艺术和艺术史的信条,这些信条决定了他们在艺术品中所发现的意义。在本书中,我们介绍了19世纪初以来应用于艺术史学上的重要方法。我们希望能够阐明每条方法背后的信条,借此叙述我们在艺术史实践时如何处理各种问题,同时邀请人们对所谓的常识进行批判思考。 ☆ 一门经久不衰的艺术史必修课。 ☆ 本书为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的代表性出版物,初版于2006年,是一本艺术史领域经典教材。 ☆ 清晰梳理艺术史研究方法发展和变迁,深入探索两百年来的艺术史研究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