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前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作者简介
陶文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要著作有《信息时代的资本主义研究》《电子政府研究》《精英化世纪:现代知识阶层与社会发展》《组织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导 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一项开创性事业。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6月10—11日,中共浙江省委召开十四届九次全会,审议原则通过《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示范区建设的路线图、任务书。 一、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 “中国式现代化”的命题,其本身就隐含着“他国式现代化”的存在。“中国式现代化”与“他国式现代化”的平行、并列,则意味着世界上的现代化不是单一模式,而是多模式的。逻辑上,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模式现代化,那么就不存在中国式现代化;只有世界现代化存在多种模式,中国式现代化才可能成立。关于世界现代化的模式,习近平指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这两个鲜明地“不”表明了中国立场。世界现代化的多模式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于唯物辩证法看世界现代化:第一,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生产力推动每一个社会都要朝着现代化发展、经历现代化阶段。第二,实现现代化不限于一条道路,不同国家道路有所不同。这正如“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采取何种模式的现代化道路,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等各方面有着内在关系。 世界现代化的多模式论,契合世界现代化实践。现代化实质上也是一种文明模式。从历史看,世界文明是多线发展的。古代就存在多种文明,各种文明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从当下看,世界文明依然是多样化的,姹紫嫣红、百花齐放。多线条的文明路线,多中心的文明发展,与现代化多模式是一致的。历史和现实表明,条条大路通罗马,各国都要实现现代化,而现代化进程不可能一模一样、不可能一成不变。 世界现代化的单一模式论,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单一模式论在认识上是机械的单线条的。它们人类社会和文化的进化是单线进化的。由于欧洲民族发展较快,处于进化阶段上的最高阶段,世界上所有处于低、中级阶段的民族,都将沿着西欧民族所走过的道路向前发展。在现代化上,就是其他国家都要按照西方模式走现代化道路。由此来看,单一模式论、单线进化论与“欧洲中心论”“西方中心论”是贯通的。这个论点在历史上站不住脚,在政治上更遭到发展中国家的驳斥。 世界现代化的单一模式论,实践上是失败的。现代化是当代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这似乎是普遍共识,但现代化有无目标之异、道路之别,则一直争论不休。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究竟现代化单一模式是否行得通,要看看当今遍及世界各地的现代化实践结果。从20世纪开始,不少发展中国家由于各种原因,照搬了西方现代化模式,成功者寥寥。有的不仅没有实现现代化,反而失去了发展自主性,落入了发展陷阱。实践表明,各种国家以一个模式推进现代化,此路不通。 世界上现代化国家,主要代表性包括:西欧的英国、法国、德国,北欧的瑞典,东欧的俄国,北美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当然还有中国。这些国家比较有代表性、比较有影响力,它们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或浓或淡都带有一定的特色,也可以称之为以单个国家命名的模式,或以某一类国家命名的模式。比如瑞典,既可以称之为瑞典模式,也是斯堪的纳维亚模式的代表。 现代化从不同的维度,可以进行多种的模式分类。比如从历史分,有不同年代的现代化,19世纪的现代化、20世纪的现代化、21世纪的现代化,先发现代化、后发现代化。比如从技术分,有经典现代化,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有新型现代化,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而发展中国家往往既要实现工业化,又要追赶信息化。比如从自主性分,有内生主导型现代化、外向依附型现代化。西方老牌国家是内生主导型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很多是外向依附型现代化,它们是被迫纳入世界体系、被动卷入世界现代化潮流。20世纪中后期一些学者用“中心—外围”理论分析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外围”国家为“中心”国家所支配,依附地位决定其难以实现真正独立的现代化。现代化模式分类中,更具有本质性的分类是社会制度分类:资本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上现代化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率先走上现代化道路。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些相对落后的还未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它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去完成现代化任务。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代化,也是一种更高社会形态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这种以国家命名的现代化,是一种综合性模式,具有丰富的内涵。要从现代化各种坐标中,厘定中国现代化。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在制度维度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现代化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起步,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是一种后发的现代化。但中国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不同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不是依附性现代化。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具有独创性,这也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重要之处。 视野宽阔,照亮前行之路。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传统模式的束缚,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五个坚持”重大原则,为我们揭示这一开创性事业和特色道路的核心理念和战略路径,它不仅是对过往成就的总结,更是对未来蓝图的展望,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深沉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 理论自信,构筑坚实框架。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洞察和务实的态度,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图景,通过回顾历史、立足当下,以及详略得当的案例和说理,为读者深刻理解“五个坚持”重大原则的内涵与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毅前行提供宝贵的思想武器。 实践导向,发挥原则力量。作为行事所依据的法则和标准,原则不仅是理论批判的武器,更是指导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力量。本书注重将“五个坚持”原则转化为推动社会实践的强大动力,深入分析如何在各领域、各方面坚持原则和底线,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重大原则落实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实践导向,为读者提供实践经验和智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