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亮的名字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可可西里,一个神秘而又亲切,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 。 在蒙古语中“可可西里”是“青色的山梁”的意思; 而藏族群众则把这片土地称为“阿钦公加”,意为“百座 雪山”或是“千年雪山”。 它位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平均海拔为 4500米,植被稀少,气候寒冷,被称为人类生存的禁区, 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无人区,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 较好的地区之一。199了年,国务院批准在可可西里建立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 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你第一次听到“可可西里”这个名字,或许是在2000 年彭辉导演的纪录片《平衡》里,或许是在2004年陆川导 演的电影《可可西里》中,又或许是因为脍炙人口的美文 《最后一只藏羚羊》《藏羚羊的跪拜》…… 无论你从什么途径了解这片土地,必定绕不过藏羚羊 ——这种在青藏高原生存了百万余年,却又几乎在20年前 绝迹的“旗舰”物种。从某种意义上看,可可西里和藏羚 羊具备着同样的意义。 同样,无论你从哪里去了解藏羚羊,同样绕不过“杰 桑·索南达杰”——这位凭借自己的智慧、勇气和爱,誓 死捍卫可可西里的“藏羚羊守护者”。从某种意义上看, 可可西里、藏羚羊和索南达杰具备着同样的意义。 从青海省省会西宁到索南达杰的故乡治多县,有着将 近1000公里的路程。坐在飞驰的轿车上,“英雄探寻者” ——节目主持人陈辰翻看着手中厚厚一沓索南达杰的资料 ,眼睛有些累了便向车窗外远眺。极目望去,是平坦绵延 的高速公路、宽广无垠的大草原、巍峨连绵的白色雪山、 荡涤心灵的蔚蓝天穹。这样的风景,就算是看一辈子也不 会觉得腻吧。 经过了七八个小时的车程,前方的公路上出现了一道 极具藏族特色的彩门。彩门被巧妙地设计成了城楼的样子 ,两边的梯形门柱的正面自下而上刷上了绿、黄、红三种 不同的颜色,每种颜色的墙体上还“开”了两扇窗户,顶 端还“造”了一个带尖顶的“阁楼”,活脱脱像是两栋三 层小楼。“楼”顶上铺着青瓦,顶下支着红柱,柱上还盘 着龙与凤。穿过这道门,仿佛是从现实世界进入童话王国 一般。 “这是我们治多县的大门,叫迎宾门。很美吧?”从 司机扎西的话语中听得出他身为治多人的自豪与骄傲。 这里,就是索南达杰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也是他奉献 热血的地方。 “嘎玛(师父),你知道索南达杰吗?”陈辰问司机。 “我们这里的人都知道他,他是这里的英雄,也是我 们的草原守护神。”司机答道。 杰桑·索南达杰是牧民的儿子,出生在草原上,生长 在草原上,他对草原的情感如同对待母亲一般。 在故乡治多,他当过老师、校长,为藏族教育事业的 发展日夜操劳,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其后,他担任索加乡 党委书记。索加乡距离治多县城有200多公里,是治多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