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
作者: (英)道格拉斯·福特|译者:刘建波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8.60
折扣购买: 太平洋战争
ISBN: 9787550236356

作者简介

刘建波,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战局的军事、政治、经济和外交特征上,在此期间,美国及其盟友的武装部队逐步将日本从其占领的地区驱逐出去,并最终建立了将日本本土纳入打击范围的军事基地。作者还特别探讨了美国向日本本土投放两颗原子弹这一行为的原因与后果。 道格拉斯 ·福特(Douglas Ford),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军事与国际历史讲师,曾出版多部太平洋战争期间有关日本军队的著作。

内容简介

第1章 日本帝国的崛起 日本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为现代化国家, 亚洲的政治格局和战略格局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 日本的崛起也对那些已经在亚洲建立势力范围的强国 ——英国、俄国和美国——构成了威胁。直至1900年 ,这三大强国占领了亚洲的大部分领土,并控制了进 出亚洲的各个通道。西方列强的统治地位在很大程度 上仍十分稳固,因为当时远东地区没有哪个国家具有 改变现状的军事实力和经济能力。然而,随着日本逐 渐发展为世界强国,日本与亚洲大陆比邻的地理位置 更为日本军队的转移以及发展成为帝国提供了得天独 厚的条件。在东京政府公然昭示其想要在亚太地区分 一杯羹的企图之后,日不落帝国带来的威胁也成为现 实。不过,虽然日本国力的发展确实引起了西方国家 的担忧,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之 后,除了俄国之外,没有一个国家有与日本发生冲突 的理由。日本领导者明确表示,日本希望能与其他国 家保持友好关系,而且当时的日本确实没有侵略扩张 的企图,直到经济大萧条对日本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 响,日本军方认为日本的问题只有通过征服新的领土 才能解决,即使这种行为有激怒外国列强的风险也在 所不惜。 现代日本的崛起:原因与结果 直至19世纪中叶,在亚洲占领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大英帝国。英国控制了印度次大陆,在中国建立了一 系列商业往来的渠道,同时还在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 岛北部地区建立了殖民统治。俄国则是远东地区的另 一个强国。沙俄帝国不断向其欧洲本土以外的地区扩 张;1860年,俄国在日本海建立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 托克之后将其占领,使之成为俄国在太平洋上的据点 ;俄国还企图侵略中国和朝鲜等国家的领土。虽然当 时美国并没有介入国际事务,并且采取孤立主义政策 ,但是美国的商船早已在远东地区的海域上乘风破浪 了。因此美国也有了在该区域打击敌对国家的动机。 日本无法成为世界领先的强国,至少在18世纪后 期绝无可能。当时日本的社会制度就像是中世纪的采 邑制度,被称为大名主(daimyo)的领主以及统治阶 层的武士(samurai)所统治。当时日本没有中央政 府,因此无法进行帝国主义式的扩张。日本人还有意 将自身与外界影响隔绝开来,自16世纪德川 (Tokugawa)时期开始,日本就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不让外国人进入其领土。日本的闭关锁国就等于将科 学和技术知识拒之门外,而这些正是日本实现现代化 所必需的。实际上,日本甚至不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 。 然而,半个多世纪之后,日本就发展成为国际事 务中的重要玩家。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 Matthew Perry)率领“黑船”驶入江户湾(东京湾 )时,日本几个世纪以来紧锁的大门被强行打开,佩 里还要求日本政府准许美国的捕鲸船进入日本领土使 用燃料和供给设施。随后,日本内部分为两派,一派 希望打开国门与外国通商,而另一派则想要继续闭关 锁国,日本因此陷入内战。这场纷争一直持续到1868 年才结束,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天皇成了日本的最 高统治者。中央集权的政府得以建立,而且这是日本 在其2000多年的历史上第一次统一。接下来的几十年 里,日本迅速实行现代化,日本人民齐心协力发展政 治、经济和军事。1894年至1895年,日本军队击败中 国并占领台湾,日本作为现代化强国的地位得以确立 。1902年,在日本与英国签订了第一个正式的条约之 后,其身份才被国际社会认可。两年之后,即1904年 ,日本向俄国宣战,并于次年的对马海战中击沉了沙 皇的舰队;同时也在中国东北平原摧毁了俄国军队。 日俄战争是有史以来欧洲强国第一次被非西方国家击 败的战争。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调停下,日俄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 》,该和约规定俄国将其在黄海海岸占领的旅顺港让 给日本,同时还有库页岛以南部分。1911年,日本在 朝鲜半岛建立殖民地之后继续扩张,试图征服更多的 领土。1914年至1918年的“一战”中,日本加入协约 国一方。日本帝国军队不仅占领了太平洋以南地区, 还夺走了德国在亚洲的所有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 之后,日本海军迅速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英 国。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日本领导人受邀作为盟 国及其相关国家的“五强国”(Big Five)成员之一 列席会议。 因此问题就来了,日本这个资源匮乏的小岛国是 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崛起为世界强国的?许多因素 促成了日本的发展,其中第一个因素是日本统治精英 决意不受西方国家控制的决心。日本领导人已经注意 到中国遭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剥削,东南亚的大片地区 也在同样的方式下被殖民化,因此他们得出结论,日 本要想避免同样的命运,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简而 言之,经济上以及军事上的扩张是日本保障国家安全 的必要手段。日本煞费苦心努力按照西方的模式来发 展自己。仅1871年至1873年两年时间里,日本就派出 了350多名公民前往海外学习有关国家的重要知识, 如政府管理、现代化和军事建制等。随后便是日本迅 速变革的时期。日本以普鲁士为样本制定宪法和法典 ;教育系统不断扩大,因此当时日本的文化普及率高 得惊人。同时,日本政府向各大企业提供补贴,使得 日本最终在纺织品出口上占据领先地位。日本政府还 鼓励修建公路、电话和铁路系统,开发海运航线。为 了建立强大的海军,日本还从英国皇家海军以及法国 和德国的总参谋部引进专家。日本认为,要想不被西 方国家控制就必须效仿它们实现经济繁荣的途径—— 即建立海外殖民地。这样做不仅能攫取原材料,还可 以为各种产品建立垄断市场。虽然日本的统治阶层将 推动改革作为防御的手段,但是建立帝国是这一战略 中至关重要的一环。1900年,虽然日本在经济发展方 面仍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是它已然具备实施帝国 主义政策的必要条件,例如足够的资本盈余和工业产 量,再加上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 还有另外两个因素促进了日本的发展,第一个是 士气。日本人拥有很强烈的文化认同感,而且日本领 导人还定期宣传这样一种理念,即他们在国际社会中 处于特殊的地位。日本的世界观很大程度上是由数个 世纪传承下来的传统理念塑造而成的,传统理念鼓吹 大和民族的优越性,宣称他们是太阳神的后裔。因此 ,神话是政治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朝拜皇帝的 传统,再加上教育体制对纪律和忠于国家的强调,因 此,日本民族能够保持较高程度的民族凝聚力,人民 也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国家也就能优化其资源配 置。日本军事力量的增强也同样与士气有关。日本武 士阶级重视荣耀的民族气质,以及号召武士为主君和 国家牺牲生命的“武士道”(bushido)精神,这些 时刻铭记于每个士兵的心中,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 本人与中国和俄国的交战表现就可以看到这一点。毫 无疑问,士气对于增强日本陆军和海军的作战能力大 有裨益,有时候足以弥补他们在物质和技术上的欠缺 。 日本在公众中大力推广泛亚细亚主义(Pan- Asianism)的理念,即日本有道德上的义务将远东地 区从西方国家的剥削中解放出来。明治天皇在位的时 期,资深政治家、商业巨头以及知识分子等统治精英 一起编造了一种国家意识形态,宣称日本命中注定就 是要在亚洲担任领头羊的大国。其目的是为了统一民 众共同向着现代化前进,并让公众支持政府的行为。 日本于1890年首次公开宣布要建立日本人统治的亚洲 的政策,当时的日本首相山县有朋(Yamagata Aritomo)在备忘录中宣称,为了自力更生跻身世界 强国之列,日本必须要界定其“主权的界线”。更明 确地说,其影响力的范围被界定在日本本土及其毗邻 地区,其中包括朝鲜和中国。备忘录的内容暗示日本 要采取坚决的行动以保卫大日本帝国,即使要将亚太 地区的外国列强驱逐出去也在所不惜。广大日本百姓 已经接受这种关于日本特殊角色的观念。爱国组织四 处宣扬亚洲已经被西方帝国主义包围,军界公然表示 ,如果放任远东地区沦为殖民地,那么日本将自身难 保。换句话说,日本人将自己视为解放者,其职责是 建立以他们为中心的新秩序,并帮助邻国走上发展之 路。日本帝国军队在与中国和俄国的对战中很快就取 得了胜利,这一点也强化了他们心中的优越感,日本 领导人也更加有胆量去扩大日本的势力范围。 对日本有利的第二个因素是地理因素,日本本土 及其主要势力范围离强大的对手十分遥远。亚洲大陆 上只有正在衰亡的大清帝国。此外,西方列强在亚洲 建立殖民统治的时候,日本因为地理邻近更有利于在 亚洲大陆上建立势力范围。俄国在1904年至1905年的 战争中以高昂的代价吸取了一次教训,英国和美国在 太平洋战争前夕试图保住它们在马来亚、菲律宾和香 港的殖民地时也被日本教训了一番。地理因素更为重 要,它让日本处于开拓海外市场的绝佳位置。日本本 土则可以远望连接北美和亚洲的太平洋。同时还有许 多深水港,如东京湾和濑户内海,商船可以在那里补 充物资。因此,日本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航线 之一中获得了许多重大利益。 然而,虽然日本已经占据一定的优势,日本政客 也发出了野心勃勃的言论,但是扩张主义政策的实现 仍面临重重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日本没有足够的 资源可以支撑它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政治领导人也 意识到日本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依赖西方国家以及 日本与外界的繁荣贸易。基于此,日本政府希望与西 方国家——尤其是英美两国——保持良好的关系。日 本的目标是成为国际社会中受人尊重的一员,而且为 了避免国家分裂以及国家利益受损,用某位历史学家 的话来讲,日本“行事谨慎、现实”。 对那些在亚洲享有利益的西方国家而言,日本的 崛起显然是个威胁。1905年俄国战败之后,暂时停止 了其在远东地区的帝国主义活动,并开始将注意力集 中在巴尔干半岛地区,因此只有美国和英国限制着日 本的扩张。然而,直到20世纪20年代,两国都没有极 具说服力的理由来发动战争。从英国的角度来看,日 本帝国海军的出现确实是不容忽视的挑战。而且,局 势更为复杂的是,大英帝国在1900年过分扩张其在亚 洲和非洲的领土,因此得罪了法国、俄国和德国,而 且很有可能会与它们产生冲突。伦敦政府的政客坚信 ,要不是英国不想招惹太多的敌人,日本必将被征服 。英日于1902年签订条约,它们之间的冲突因此得以 缓和。基于该条约,英日两国承诺互不侵犯各自的利 益,并且在一方与第三方发生冲突时,另一方保持中 立。它们之间结盟的亲密关系一直维持到“一战”结 束。 …… P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