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没必要那么自责:心理师和一个抑郁女孩的心灵旅程
作者简介
孙琛琛,国家注册心理师,心理沙盘师,催眠师。个案心理咨询累计时长6000+小时,实践经验丰富。善用精神分析法与认知行为疗法,针对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行药物缓解及干预。曾多次为世界知名企业开展企业员工EAP辅导,并组织有情绪管理、职场减压、人际关系等培训。
内容简介
“大多数人支持,就是对的。少数人支持,就是错的。”殊不知这种固有观念,让大多数人和少数人之间缺乏了理解。原本不正常的行为,被人视为理所当然,原本正常的行为却被视为不正常,抑郁患者也就被排挤到边缘绝境。我所认识的“他们”也并非不清醒,反之是因为太清醒。 第一章 首次访谈 第一次和W晤面是在她的同性朋友(F)陪同下。一进咨询室W便躺卧在沙发上,软弱无力的身体早已支撑不了她在陌生人面前注重个人形象。一对黑黝黝的眼圈看上去更显得心力交瘁。W没有开口述说,倒是坐在一旁的朋友先开了口。通过朋友简单介绍了解到W是在今日凌晨4点从悉尼匆忙赶回上海,耗时10多小时飞行里程,早已是身心俱疲。还未来得及稍作调整,便赶往市区医院挂症。装满精神药物的袋子就隔在两人之间,W若有所思的看着那些药物。朋友简单几句话就道出了今天到访的目的——抑郁症。 W1990年出生于上海,在国内完成初级教育,17岁那年出国留学,大学毕业后留居悉尼,从事移民中介服务工作。也是在17岁的那年,她被诊断出抑郁症,从此开始了长达13年与药为伴的无奈生活,期间W也因状态好转停药1年,但抑郁终究挥之不去,成为她生活里最可怕的噩梦。 在心理师接触过的抑郁症患者中,像W这样长期依赖药物的患者不在少数。如果不是出于无奈,光阴珍贵,谁又愿意将自己扣上一个“药罐子”的帽子。也有部分患者采取跟长期依赖药物截然相反的治疗方式,他们出于药物副作用隐患的担忧,只接受心理治疗。即使病症程度严重到必须要药物干预,也不为动摇,耽误了最佳物理治疗时机。事实上,抑郁症的临床治愈需要药物理疗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科学实验也证明结合治疗要比单一治疗效果更好。 与F的前期交谈中,心理师收集了很多有关W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对心理师和W接下来开展的访谈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W有过两段心理治咨询史,第一段是在她22岁,因为抑郁症严重困扰其日常生活,不得不停学一年回国疗养,回国后在家人苦口婆心的建议下找到一家心理咨询机构做上了心理咨询,W和心理师的交流最终停留在第3次结束之后,具体原因F也不得而知。第二段是在她26岁,因为工作性质变动而产生的压力无法自我调节,便寻求一位华裔心理医生的帮助。同样,在第2次咨询结束后,W再也没有踏入那位医生的诊室。受前两段经历的影响,W对心理治疗失去了信心,但F作为W身边情同姐妹的好闺蜜,看到W身处痛苦之中也于心不忍,再三说服之下才让W接受心理咨询,至于过程能收获什么,达到什么效果,F比W显得更是心里无底。 听完F的简述后,心理师开始将重心转向今天的主要人物——W。 心理师:这种情绪低落的感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来访者:(没有回应,迟眉钝眼的看着眼前的两袋药) 朋 友:从我认识她的那天起,我就发现她很难开心。那时候我们大概16、17岁。 心理师:前面的交流中我听到“抑郁症”,我们一起交流下对它的理解和感受? 来访者:(一直顶着药物的眼睛微微转动,依旧没有言语回应) 朋 友:请允许我必须用“心如刀剉”来形容它。我曾经也有过情绪特别低落的状态,那是在大学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面临继续升学还是进入职场一直游移不定,人生之路变得举步维艰。幸运的是我熬过了那段艰难时期,正因如此,我更能理解W如今深陷泥潭的糟糕。 心理师:如你所见,抑郁症患者我接触过很多,也有一些自己的理解。他们善于思考,能够捕捉思绪里每一个细小的“脉络”,我理解为那是智慧的花火。他们关注世间冷暖百态,会为一句话用心斟酌许久,避免语言上对他人造成伤害。他们有着自己所谓的豁然且坚定不移的体系信念,也许是因为为人友善、待人真诚的性格,抑或是严于律己、志在成功的态度......最后抑郁了,我不知道我们是因为什么呢? 一个睿智、善良的人可能不会抑郁,但有抑郁症的人大多睿智、善良。“好人病”就是形容抑郁症。患者拥有一颗非常高贵的心,化身善良使者去拯救他们眼里的病态社会,一生都在照顾别人的感受而疏忽对自己的关照,让自身陷入抑郁痛苦。他们试图走出痛苦,而被告知不得不去学会对外界释放内在“攻击”,对他们而言那是罪恶的化身,不是善意的徒使。最终,他们选择第二个出口,将攻击转向了内在自己。 来访者:(眼光从药物转向心理师,继续保持沉默) 朋 友:您说得太对了!W经常陷入深度思考,这让她拥有了一个聪慧的大脑。我很少会看到一个人像她那样如此富有爱心,她甚至会因为一只无家可归的流浪猫而潸然泪下。 心理师:是的。 朋 友:希望您能帮帮我的这位温柔敦厚的朋友。我看过一些心理书籍,提到人类的迷惑行为和“潜意识”紧密关联,并对一个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W的潜意识需要深度挖掘! 心理师:你说得很好。我需要说明一下,心理咨询像是日常照镜子,心理师好比一面镜片,来访者通过镜面反射呈现自己,时刻对照自己,看清自己。这里的“清”就是指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也称“潜意识”。潜意识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力和决断力,人类95%的行为都受到它的控制。心理咨询是一个将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的过程,这需要一个人不断地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探索自己、修通自己,最终达到完善自我个体发展的目的。通过心理咨询我们还可以发现那些曾被夸大的缺点和忽视的优点,这些都有可能在漫长的自我发展中形成为一种固有的认知模式,导致对事物产生偏差和扭曲的见解,影响着生活方方面面。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心理咨询是建立在心理师和来访者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上开展的,如果你朋友愿意,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协助到她。 朋 友:那真的是太好了! 来访者:(眼神缓慢地往眼角左上方移动) 心理师在与F交流的同时也在对W的肢体语言和面部神情进行细微观察。一个合格的心理师需要具备多项能力,其中就包括对细微之处极致的洞察力。语言可以撒谎,但肢体语言透露出来的心理状态却很少有欺骗性,瞬间闪现的面部神情,能揭示出最真实的情感。W那僵硬的身躯,游离的眼神无不反映出她此刻的精神非常紧张。人类进化中,依旧保存与动物一样对生存威胁和物质匮乏的不安全机制,陌生的环境触发了W的自我保护机制,才有了精神上高度的警觉。此时,一个安全、放松的环境对W来说尤为重要。 心理师:第一次走进咨询室给你带来什么感觉? 来访者:(慢慢吞吞移动着身躯,由半躺式调整到坐立式) 朋 友:房间装修色调以橙色为主,给人一种温暖舒心的感觉。平静之中还能闻到一缕淡淡的檀香。最为印象深刻的是您那温和谦卑的态度让我们感到倍受尊重,打破了我一直以来对心理医生的刻板印象。 心理师:如果用一种状态来描述你现在的体验,会是什么呢? 朋 友:放松......吧?对!放松!我感到特别想倾诉。(还没等心理师观察到W的反应,F已脱口而出) 来访者:我......我......是因为太善良! 这时访谈已经进行了半个小时,W开口说出了自进咨询室起的第一句话,一旁的F被W那突如奇来举动弄得既疑惑又惊喜。心理师知道,W是在回答她的坚定信念是什么。因为是第一次交谈,心理师并不想直接去打破W的沉默式防御机制,而是巧妙的通过与其朋友沟通循序渐进地降低她的防御模式。陌生的环境需要熟悉的支持,此时F就是W最好的支持。在心理咨询中,永远要关注到与来访者生活中重要的人物访谈,其中包括他们的父母、配偶、儿女,还有不要忽略陪同前来咨询的重要人物,他们可以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帮助心理师了解来访者。更关键的是,这些重要的人物对于来访者来说可能意味着一切情感的价值。事实证明,心理师对F的关注获得的良好反馈,直接推动了心理咨询计划的进展。 心理师:那是牵动内心深处的声音,理应被我们听到。 来访者:我不想再当一个善良的人,哪怕一次也绝不允许。我如此相信身边人,赋予生活美好的期待,而这些年得到的结果,还不是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心灰意冷。我不想再看到自己无力的样子,更不想陷入痛苦的泥沼无法自拔,唯一的方式就是不对任何事情有所期待。你能理解吗? 心理师:这所有的想法听起来是如此的真实,每个想法的背后都有一份灵魂的意图。 来访者:无力之人,只能在喟然长叹中唏嘘度日。 心理师:若非生活所迫,谁愿负重前行! 来访者:(点了点头)看来你还是能够理解的。 朋 友:(看了看坐在一旁微微颔首的W,紧紧地握着对方的右手) 心理师:你现在感受到了什么? 来访者:F的陪伴,还有你的理解。 心理师:是的,F的陪伴非常重要,我们今天能有机会坐在一起交流,离不开她的极力推动。假设今天你是自愿来到这里的,你认为驱使你的动力会是什么呢?在你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提出一个想法,你根据自己意愿做出决定。如你所见,这间咨询室里可以容纳每个人的观点,出于我们讨论的话题渐进深入性以及保密原则规定的考虑,我们是否以单独交流的形式展开后面的对话? 来访者:单独交流吧! 朋 友:太好了,我也非常尊重W的决定。 F离开了咨询室到外面的休息区等待,房间里只剩下心理师和W。 来访者:说实话,我不清楚这次谈话之后是否还会再来,我有心理治疗的经历,也知道抑郁症状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规律治疗,更清楚治疗中的每个设置。如果不是F在我身边一直鼓励我,我今天不可能坐在这里。既然来了也就不怕直说,我的动力源自于内心的恐惧,我害怕成为一个“不正常”的人。 心理师:你的左手边有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如果用一张图片来呈现你内心的恐惧,你会画什么图案?我们一起闭上眼睛去感受它好吗? 来访者:我不知道会画出什么图案,但我会尽力用心去感受它。 心理师:我会与你一起面对它。 W拿起桌上的铅笔,闭上了眼睛。 来访者:我在不停地转动着手中的笔...... 心理师:你做得很好!发现到它是什么了吗? 来访者:好像是......对!就是它,“黑洞”,一望无际的黑洞笼罩着我的生活。我有些喘不过气来..... 心理师:现在尝试放松你的身体,调整到最舒适的坐姿,很好......拉紧肌肉,然后慢慢地使之放松,现在,你能说出最让你感受到放松的身体部位吗?我们的肢体语言也是表达情绪途径之一。 来访者:最放松的部位是双脚。 心理师:最不放松的身体部位是哪里? 来访者:双臂。 心理师:现在请你将双臂抬于胸前高度,然后自由落下,感受支撑手臂的力量突然散去的瞬间。深吸一口气,让这口气填满你的整个胸腔,再缓慢地将体内气体呼出,越慢越好......重新感受你现在的身体,是否变得更放松一些? 来访者:是的!感觉身体放松了许多。 心理师:你做的很好!我们继续前面的对“恐惧”的描画,当你再次感到不安和窒息时,只要再重复一次刚刚的方法就可以将其克服。 来访者:好的,我会的。黑洞就像那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暴,所产生引力形成一个极具破坏的漩涡,足以吞噬掉周遭的一切。黑暗所带来的恐惧让人心碎。 在经典引力论的框架里,黑洞被描述成只能吞噬物质,而不能吐出物质,“地狱入口”使它成为危险的代名词。W深陷负面情绪吞噬其生活的黑暗困境之中,一直试图摆脱,但又无从下手。人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试图得到世人赞赏的“光明”生物,忽略了感受世间“黑暗”,某种程度上理解,“黑暗”的存在也是人类生存的本能意义所在。对于强者而言,他们可以充分汲取内部养分,让“黑暗”成为个人成长的 “营养剂”,而对于弱者而言,则是致命的“毒药”。在W口述中被多次提及的“恐惧”,其实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而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许多恐惧的产生其实跟背后的创伤性事件有关。心理咨询对恐惧的处理也有着不同的方法和模式,精神分析派着重源头的“伤”为切入点,存在主义派根植于个体存在恐惧中的关怀......此处心理师结合后现代积极心理学和认知行为主义的治疗模式,引导W快速建立适合且有效的应对机制,从而帮助她克服恐惧。 心理师:黑暗在你的生活中象征什么? 来访者:更像是强势的代名词,意味着权威、地位、身份。 心理师:这些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呢? 来访者:“必须”、“只能”、“肯定”、“这是为你好”,我不知道这些代表着什么,但我能马上想到的就是这些词。“你必须这么做,因为这会对你有好处”;“你没有其他选择,你只能这么做”;“你肯定会为今天的行为而感到后悔”;“我们所做的这一切不都是为你好吗”。这些挥之不去的声音有些来自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领导,还有些来自只见过一面,甚至都叫不上姓名的路人。 肯定式言语的表达方式容易让一个人陷入仅限一种可能性的思考方式当中,长此以往,则养成单边思维模式处理事物的习惯。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但这也无法禁锢那颗追求自由的心。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天性。W被告知事物只有一种可能性,无疑不被剥夺了自由。缺乏安全感的她落陷入对未知的恐惶,长时间的堆积形成她内心的毒瘤,最终由牺牲情绪爆发出来。心理咨询此时的介入是引导W寻求问题解决的多种可能性方法,这是一个自由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过程,它能开拓W看待问题的多边思维,以此缓解由无助、无力生成的负面情绪。针对W在对话中呈现出的“此时此地”认知模式,心理师没有急于给予回应,而是引导W对当下积极性因素的探索。 心理师:我们把目光转移到黑洞周围,你还能发现到什么? 来访者:只有黑暗。 心理师:它隐藏得很深,需要你用更平静的心态才能看到。 来访者:一束微弱的光芒,它在黑暗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明亮。 心理师:这束光代表着什么? 来访者:倔强?坚持?我不知道!这么说吧,我生病期间基本上是一个人住在国外,最开始被孤独笼罩,我非常害怕。没有人会站在我的身边去关心我生活过得怎样,也没有人去理解一个浑浑噩噩的人活着是出于怎样的无奈。在这漫无边际的空荡生活里,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苦痛,我开始不参与一切社交活动,甚至一度觉得那种不去矫言伪行的感受还真的不错。我尝试远离更多的人去获得自认为的安宁,结果是越远离越恐惧,越恐惧越远离。没有目标、没有希望、也没有“孤独”,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很好的理由——我抑郁了。当有一天我成为像《当尼采哭泣》中的尼采那般孤独,很多事情只愿独自承受时,突然又想要自由了,也想要有一些生活选择了。我开始嫌弃自己将生活过得如此狼狈,站在道德制高点审视那个不堪入目的自己,我终究活成了大家眼里的“异人”。不知道自己想要变好的想法从何而来,又像是与生俱来,从此一心想着赶快好起来,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我像似被注入新鲜血液,这是我少有的清醒时光,我把这种状态称之为生命中的“高光时刻”。我借以《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智慧武装自我,但理论与实践永远隔着一道领悟的鸿沟,我总感受到内心有两股力量在冲突,久而久之我再次麻木,又被孤独与恐惧围绕,变得更加低迷消沉。而随之而来的是那“高光时刻”在屡次受挫打击下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散发的光芒也越来越暗。 W上面的表述有四层困境表现: 被照顾的愿望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主题,W渴望获得外界关注与照顾。只身一人生活在海外的她,情感上无法做到与亲密关系人物产生紧密联系。为满足个人安全和被照顾的需求的发展,进入了自给自足模式。这种情感主导是“我自己可以”的利己主义思想压抑其内在强烈的被关注和爱护的需求,进而产生潜在的抑郁情绪。 每个个体都希望自己的价值被认可,以此得到满足。个体通过在不同环境中的对比,检验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所接受的标准,并以此形成自我概念。W尽心竭力地付诸实践,却发现没有成果时,便开始怀疑努力的意义,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主导她的情绪是对自己的强烈愤怒以及对环境的极度恐惧。 一个人若是伤害了环境和自己,妨碍了他人的需求或发展,便会产生深深的内疚感,长此以往,逐渐养成了顺从内疚的性格。当W听到他人对其表扬或批评时,会直接激发自我批评和内疚自责的应对机制。卑微隐忍和过分顺从已经成为她在人际交往中的沉重背囊。 成功形成一个具有稳定性和凝聚力的身份认知会让一个人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W一直徘徊在“麻痹自我”和“高光时刻”的人生阶段,没有进行对“稳定身份”的界定。“我到底是谁?”,“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等身份不清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她。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环境对价值定义的不断变化,W陷入万般焦虑和恐惧之中。 心理师在和W的交流中不断加深对她的认识和判断,这个过程是心理师认识来访者的过程,也是让来访者变得更加重要的过程。大量收集上来的信息表明,W患上抑郁不仅仅跟性格有关,还和认知、情感、社会环境相关,这些信息对咨询计划的制定有着重要意义。在接下的访谈中心理师为避免消极思想对W产生影响,将继续引导她发现更多积极因素。 心理师:如果这束微光想向你传递一个信息,你觉得会是什么呢? 来访者:对不起!我不知道,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有些困难。 心理师:那我换一种方式问,什么状态下的自己能够看到这束光? 来访者:我想可能是一个不愿被抑郁束缚的人吧!一个人的内心还保留一点不愿屈服的力量吧!这份力量让她不想低头认输。其实,我骨子里的斗争欲望让我想再跟它面对面、硬碰硬地对抗一场。 心理师:你说得很好,我感受到了你的力量。 来访者:我原本以为这些话我再也不会说出口,默认我现在的处境已经无法再去与抑郁抗衡,就此一生接受黑暗的笼罩,甚至还会好奇生活能糟糕到什么地步。但你刚刚的问话让我这一切的想法有了松动,我有了再此想诉说自己心里故事的冲动,或者想在你这里脱下一点伪装! 心理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反馈。在跟你交流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你的思维非常缜密,语言表达逻辑也非常严谨,我们前面交流的问题大多建立在“假设”上,这与你一向严谨的思维有些出入,但也是真实感受的反馈。我们对问题提出设想,是将一个问题分为视觉角度、认识角度、角色角度进行分析,探索情感、生活的多层面可能性。严谨的表达方式虽然能够让一个人周全细致,有责任感,做到“不确定的事情不说”,“他人的想法不揣摩”,但其背后隐藏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想法会成为限制自我的铜铁枷锁,再加上你对积极因素的回避态度,让一些问题以困难的方式出现。这些都是抑郁症形成的关键原因。 来访者:你说得太对了,有时候太过于谨言慎行反而束缚了行为思想,小心翼翼却又处处碰壁。我又何尝不想放下这“精致的执着”。我会患上抑郁症,这想太多的毛病难辞其咎。 心理师:(点头) 来访者:没有什么痛苦和失望是不可以通过回避和冷漠来解决的。 心理师:所以你以前选择了会给你带来伤痛的回避? 来访者:可以这么说。 心理师:现在呢? 来访者:再等等吧! 心理师:再等等指的是? 来访者:既然我已经选择脱掉伪装的臭皮囊,就不该有任何隐瞒。这次回国是和身边的人告别的!见完该见的人之后,我打算找一个可以安放心灵的地方结束生命,也许是服药?跳楼?跳江?谁又知道呢! 心理师:自杀? 来访者:有时候真想一死了之。 心理师:之前自杀过吗? 来访者:有过,一共三次。最近一次是在两个月前,发生在塔斯马尼亚岛(澳洲最南部岛洲)上的一家旅馆里。 心理师:什么形式? 来访者:(笑)割腕,三次都是。有些伤口很深,有些伤口很浅。 心理师:我能看一下伤口吗? W伸出双手,卷起袖口,两只手腕上有明显的四道伤痕,其中一处伤口还能看到长出不久的粉红嫩肉,W示意新生的伤口就是两个月前留下来的。四道伤口周边布满多道疤痕,旧伤叠新伤,新伤盖旧疤,每只手臂上大约都有十多道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刀痕。W说,每当她心烦意乱的时候,便会增添一个新的伤口,只有见到血液从体内流出才能让自己静下心来。天知道坐在心理师对面的这位年轻女子都经历了怎样的悲惨人生。 极端的自伤和自虐都是抑郁症的表现。W在现实生活里惨遭打击和伤害,心里痛苦万分。心理研究表明,一个人经常处在痛苦情绪当中,痛苦情绪基线水平也会被提高,更容易被激起难以忍受的痛苦情感体验,此时自伤、自残等畸形行为产生的肉体疼痛会反射刺激大脑中的内啡肽分泌,从而转移内心上的苦痛。 此外,关于W的自杀行为也可以解释为她所理解的“救赎”。当一个人无法在现实社会里完成对自我的解救,便想着通过救赎的终极方式——自杀,来宣示其内心最后一个坚定信念:“如果我的生活无法自我决择,那么我的生命总可以自由掌控。”任何一个健康的个体都希望释放出内心的自由欲,不被命运约束。伟大的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死亡说教者篇中描述到“大地上充斥着这样一些人,他们必定受劝告要抛弃生命。大地上充斥着多余的人,生命已经被太多太多的人败坏。但愿人们用“永生”把他们从这种生命中引诱开!”W选择永久定格生命来自我解脱,这种方式的代价是巨大的。正因痛苦是来自于思想和心灵,心理的咨询其实就是在寻求一条没有伤害的救赎途径。 心理师:你怎么理解“自杀”这两个字。 来访者:生命终将走向毁灭,不如“永生”地定格在某一时刻。很有意思! 心理师注意到每当W在访谈中陷入焦灼思考和不安情绪时,都会盘玩手腕上佩戴的沉香木佛珠。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佛珠还有另一个含义:弗诛,佛语为不诛杀生命之意。佛教第一大戒——不杀戒,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佛珠佩戴在身,就是时时警醒人们惜爱生命。W在对话中呈现出内心的冲突与折磨,并将自杀意义化,这是危险的信号,也是矛盾个体在模糊状态下发送的求救信号。W人生经历的苦痛遮住了她对生命光环的慧眼之道,体内“生的欲望”和“死的动机” 两股强大力量也在互相干扰。心理师将着重对W的自杀想法进行干预,任何有效信心的能量的摄入都将帮助她在两股冲突力量中寻求主导意志上的倾斜,清扫思绪阻碍,确立一个强而有力的动念机体——活着! 心理师:我关注到你佩戴佛珠,你信奉佛法? 来访者:我喜欢轻柔细腻的佛法言语,也喜欢佛教对世界的诠释,这倒不是我迷信,而是觉得它是一种传承已久的文化精髓。我与佛教有着深厚因缘。佛学修行在于“转识成智”,在我最痛苦的时候,它作为人生信仰帮助我走过一段又一段的黑暗。我家里还收集着许多佛牌,父母总认为那是一堆 “废品”。 心理师:佛牌寓意信仰、敬畏。人类可以将佛法结为无形力量监督自我言行,并与之相伴共同面对生活诸多挑战。你将信仰化为护身符伴身左右的行为可以理解。你的父母也有信仰,也许是某一信物,又或者是某个信念体系,更有可能是他们自己。人类信仰虽有千差万别,但无不流露对生活美好期许之意,意在又何故形分。 来访者: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 心理师:我们后期也会讨论你和父母的关系,这也是心理咨询中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相信你会就此有不一样的收获。现在我们有更重要的话题需要交流! 来访者:好的!您说的重要是指? 心理师:佛语对自杀做如何阐释? 来访者:(《大般涅槃经》卷七)开示:如果将众生的五阴身毁灭,就算是杀生。杀生乃第一大罪。自杀是恶业,坠入无间地狱。现世如果没有将一念无明的苦源断掉,来世依旧苦罪缠身。我不想那样! 心理师:人类冥冥之中一直处于对“我”的理解。“我”是一个人错综复杂的认知打造出的一个特别概念。它是认识想法和价值观念混沌之下的产物,其主观能动性成为一些人对生命动力之源的理解,则成为生命的主宰者,生命的判决者。佛教认为“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法无我”是佛教对万物浑然一体的完整生命体的界定,所以有“一人一世界”之说。当“我”还没有弄明白的时候,结束生命也就没什么意义了。我们重新看看 “我”是谁? 来访者:好吧!我不知道自己能否找回最初的模样,但还是先弄清楚自己是谁。死亡,就让它再等等吧! 心理师:是的,我们刚刚确立了一个“认识‘我’”的目标,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关于“我”的探寻除了佛学解释以外,心理学又是另一片天地,它汇集哲学、社会学、人文学等众多领域,以健全的科学体系完成对自我的重新建构。你愿意将自己呈现出来,摆脱抑郁症也只是时间问题。但这一切都需要你的积极参与,我一人无法完成。我们是在合作面对同一个问题。 来访者:好的,但我还是会有顾虑,你真的能够帮助我吗?我真的可以好起来吗? 心理师:你会觉得我在帮助你? 来访者:是的。 心理师:被别人帮助会给你带来什么感受? 来访者:难受。我会觉得自己很弱小,一无是处。 心理师:我们的交流有让你感到弱小? 来访者:也不完全是,你让我看到了内心还未熄灭的光芒,本身就已具有的能量。我已经很久没有像今天这样如释重负了,倾吐出来的烦恼也为我分担掉一些不好的情绪。我开始感觉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样不堪一击。 心理师:是的,“镜子”呈现出了内心一直存在的希望,时间久了它们会被人遗忘。如果我不相信每一个人可以变得更好,也就不会坐在这张沙发上与你交谈,那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我无法保证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一个很好的结果,但我可以保证的是在我们每次的访谈中,我会投入全部的关注和精力,如果你也愿意投入全部的精力参与配合,那么积极的结果终会出现。 来访者:你的回答解答了我的疑问。 心理师:嗯!能不能好,归根到底取决于你自己。 来访者:我一开始说不确定会不会再来你这里,是因为我不知道你能够带给我什么,现在来看,带给我的是那快被自己遗忘干净的希望...... 心理师:(点头) 来访者:我是在帮助我完成我自己。 心理师:是的。你总结出了我想表达的深层含义。 来访者:(笑) 心理师:今天的交流带给你什么感受? 来访者:微妙的变化!这种微妙的变化让我体会到自己能在咨询中找到一粟突破,对我来说,有一个小小的变化就已经是特别的不容易了。我关注到了自己,感受到了能量,目前我只想把眼前的事情做的更好。 心理师:接下来我们按照咨询设置每周交流一次,整个谈话计划的周期时长视进展情况而定,在此我还有个建议,目前精神药物对你当下的抑郁状态有一定稳定功效,也有助于注意力集中。只有维持在一定情绪稳定和高度思想集中的状态下,介入心理咨询才会更有成效。 来访者:好的。我会谨遵医嘱,规律服药。 人类终其一生都在围绕养育后代、防御危险、觅食生存的本能发展,而这一切也都离不开“选择”二字,不得不在多如繁星的愿望中做出决择。抉择不仅意味着义务、风险、付出、收获,而且本身就是一个负担,任何未知的定数都会刺激人类最深远的恐惧。“我这么做安全吗?”当选择的中心恰恰又是围绕着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就更是焦灼万分。但这还不是关键。人类最迷幻的发展魅力在于不会局限于不安的恐惧,相反,更激发了人类对未知的探索。W和所有人一样,充满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探索。可正是那接连不断的打击,才使她的头脑难以保持清醒,转而对自己有一个不清楚的认识,从而迷失自我。被阻挡前进步伐的她,转向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贪心,才出现认知上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严重分歧,即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结果自然陷入更深的魔瘴,最终患上抑郁。一个健康的生活质量和健全的心理机制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方式去整合两者之间的关系。W走进咨询室的那一刻,便是她全新人生的开始。 虽然规律服用药物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W的自杀念头,但心理师还是让她签署了《生命安全承诺书》,承诺合作期间不伤害自己。W表示,这份协议让她看到了希望,并会努力遵守她的诺言。 “你是第一次当父母,我也是第一次当儿女。”完美无缺的父母如同镜花水月,世上没有绝对理想的父母,也没有绝对理想的儿女。任何对他人的绝对理想化都将成为束缚他人和自己的无形枷锁。 第二章 首谈抑郁的原因 对于父母来说,儿女走进他们的生活照映出他们的成功与失败,使他们得以看清曾经的心灵创伤并修复创伤。对于儿女来说,父母是他们一生言行举止的典范,使他们在超越自我中拥有最坚定依靠。健康的家庭关系营造健康的心理状态。心理咨询中往往离不开去探讨来访者背后的原生家庭,原生关系模式对个体性格养成、行为导向、情感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价值。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儿女而言就像心灵港湾,获得充裕的关爱和温暖才能砥砺前行,最终形成健全的人格特质。如果说这座心灵港湾早已摇摇欲坠,抑或是一开始的搭建就根基不稳,带来的不仅仅只有儿女的痛苦一世,还有父母哭不堪言的内疚与懊悔。W今天的伤痛与她的原生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如果可以选择,谁又想一个人在岛上孤独终老了! 来访者:“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我的家庭从来不会出现这类现象。那两人的婚姻就是一个天大的错,生育我更是错上加错。 心理师:他们给你带来了哪些影响? 来访者:从一开始决定远离家庭选择出国留学,再到放弃高薪职务甘于堕落,最后打算孤身一人定居海岛,这些都跟他们有关。他们几乎毁掉了我的整个人生。 心理师:这次回国他们知道吗? 来访者:不知道!他们会操控我的思维,让我深深地陷入自我怀疑的内耗。 集体心理学中认为“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情感纽带的最早表达方式。人类发展早期,自我意识还未发展成熟,对自己的认识主要是通过身边重要人物的评价和反馈,并产生对社会行为初步的“对”“错”判断能力。当个体自我意识成熟后,便不再停留于他人的评价,转为积极需求一些社会规则来规范自我,最终形成独立意识。父母是儿女身边最重要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儿女都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父母与儿女关系紧张,严厉批评会导致儿女在情感上的同感化,也就是说认同父母眼中那个不足及糟糕的自己,出现内疚和自责的情绪。如果父母两人本身情感不和,儿女还会衍生一种父母不和与自己有关的“额外责任”思想。当儿女经历了一切对自己不满的情绪后,最终还是会转回到对父母的不满上。 心理师:“士庶有人善,本诸父母”。父母一词包含着太多含义,除了“养育”、“责任”、“陪伴”、“理解”字面上的解释,还有 “压力”、“期待”、“矛盾”、“仇恨”深层次上的认识。身边最亲密的人也可能是最遥远的人,这与个体观点差异、成长环境区别、社会背景不同都有着关联。你父母在你眼里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来访者:我的父母用现在的话来形容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他们都是大学生。他们那个年代考取中专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大学。父亲是一名高级服装设计师,为许多知名大牌做过独家款式的设计。从小我就在他的影响下培养艺术修养,音乐、舞蹈、绘画都是必修课,在其他小朋友那里这些可能是纯真爱好,但在我这里是童年噩梦。母亲是一名优秀的大学教授,学生遍布大江南北。她对学生非常负责,对我的教育也是亲力亲为,如果我不懂,就会被批评。您是不是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书香浓厚的家庭怎会教育出一个如此不求上进的我? 心理师:你觉得我会这么认为吗? 来访者:是的! 心理师:或者是你自己想这么说,只是借我之口。 来访者:的确!我很讨厌现在的自己。您知道吗,我也讨厌他们,不管他们在外人面前是多么的优秀,但在我眼里也只不过是个失败者,而且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主义者。 心理师:在你眼他们事业上虽然有所成就,但作为父母却没有得到你的认同,是吗? 来访者:您说的一点也没错! W无奈地摇了摇头并开始抽泣。许多无法表达的言语都可以通过泪水呈现出来...... 心理治疗是情感表达和情感分析交替的过程,来访者任何情感的表达都值得被鼓励。此时W的哭泣意味着当下的她进入了更深层次的情感领域,如果放在某一社会环境里,哭泣往往会以各种安慰的方式被制止,但这是咨询室,有比安慰更超越的理解,不是及时制止来访者的情绪表达,而是鼓励其进入更深层次的想法,并将之视为反思,挖掘情绪背后隐藏的信息和价值。 心理师:如果你的眼泪有声音,它们正在说什么? 来访者:从我记事开始父母就将他们的矛盾毫无遮盖的暴露于我的眼下,家里总是争吵不断,最严重的时候还会有肢体冲突。对他们之间的不和谐记忆已经成为我人生里挥之不去的恶梦,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犯错的孩子,被迫生活在一个不被爱的环境里。我依旧深刻记得有一次为了躲避他们的争吵,我抱着布娃娃在床下整整待了一夜。那个时候我年龄很小,在恐惧面前没有人可以依靠,只能信任那些“娃娃朋友”, 起码危险来临时“他们”不会离我而去。长大后我发现他们两人的性格真的很难融合,相处甚难,我甚至希望他们快点离婚,或者在肢体冲突时,一方杀死另一方。我知道这些话从一个女儿口中说出有些大逆不道,但钻心的苦痛只有靠冷酷的言语才能完全掩住。 心理师:所以你选择了远离来摆脱他们对你思想上的控制? 来访者:起码能获得一时的安宁。 心理师:远离除了带给你希望的安宁,还有什么吗? 来访者:剩下来的就是无止境的孤独!身处异国他乡的我还保留着一丝对亲人的思念。 心理师:物竞天择,人类为了不被自然淘汰,就有了情感需求,同样人类也很难丢掉情感。冷酷是通过直接回避的方式快速达到情感阻断的设立预期,但也同时阻碍了个人发展中的情感补给。你可以理解为,当你必要的情感需求没有被满足时,就会感觉到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胁,进而转化为对自我的束缚。发展停滞了,情绪也就抑郁了。目前,你需要一种全新的方式,既能满足你对平静情绪的需要,也能让你不压抑情感的价值。 来访者:这是我一直期待着想到达的状态,怎么做到呢? 心理师:先从你听到“控制”一词立刻产生的情绪开始。 来访者:愤怒! 心理学将愤怒解释为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一个人的愿望或者利益未被满足,并一再受到外界的阻碍或侵犯时,内心会产生紧张或者痛苦的情绪。如果这些情绪未能及时得以释放,会逐渐演变成一种带有反抗及敌意的情感体验,也就是愤怒。愤怒会掩盖一个人在思维上的认知,麻痹一个人在情感上的体验。W愤怒情绪的由来是她受到外界环境的击打,在本能的自我保护下选择情感对抗,这其中还夹杂着委屈和期待的复合情感。W的愤怒不仅指向外界,也指向内我,其本质都是因为个人需求未被满足而回避成长。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将人类需求分为五级层次,最底层需求结构为生理需求,包括基本的衣、食、性等维持基本生存的所需。以此往上分别是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安全等)、社交情感需求(友情,爱情等)、尊重需求(自信,成就等)、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创造力,自觉性等)。最底层为低级需求,最高层为高级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主要体现个体在不同发展层次中都有着不同需求,只有满足了基本需求,才有精力去追求其他东西。以上需求阶层中的任何一个需求点,都是负面情绪的激发点,其中就包括愤怒。 人们有时不敢表达情绪是不清楚情绪是否成熟,比如成熟的愤怒既能够成功有效的释放情绪,也能引发对自我行为的反省以及背后意义的察觉。而不成熟的愤怒往往只会通过破坏性的方式发泄出来,造成更大的伤害。成长是痛苦的,人类潜意识会通过各种方式拒绝成长,无效的愤怒就是其中一种。W此时的愤怒引起心理师的高度关注,除了引导其表达情绪之外,心理师还将引导她围绕情绪背后的某个认知和欲望进行探索。此类方法不仅能缓解W内心的愤怒,还起到梳理认知模式和具象化需求层次的治疗意义。 心理师:父母对儿女的控制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行为规范性教育的形式,父母的角色赋予了他们责任和义务,儿女在前期成长中需要父母充当引领者,引导他们习得后天行为,但这种形式会随着儿女年龄的增长和独立个体的形成而逐渐退出,也指“放权”。此阶段也会存在潜意识不能接受儿女长大的父母,他们频繁插手儿女的生活,进入第二种形式——依恋模式。不仅儿女对父母有依恋,父母对儿女也有依恋,他们通过控制儿女言行来规避对自我失控的恐惧,对儿女一生的“关照”都离不开那股从内心潜意识传出的声音:我害怕的事情,儿女也应该害怕。 来访者:在我父母的潜意识里我永远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女儿。他们应该发现到我已经成年了,也应该改变和我的交流方式了,而不是用一成不变的方法——批评式教育。批评别人谁还不会呢! 心理师:你说得很好!你不认同批评教育,说明你言不轻发,体现出你自身优良品格修养,这需要很强的自控力才能做到。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此外,你发现没有?你在情感细腻上远超过你的父母,缺少情感的同感化会影响一个人与他人的良好互动,这也可能是你和父母交流不畅的原因之一。总的来说,如果以上优点都能被你有效利用起来,那将非常有助于你脱离抑郁的困扰。 来访者:我以前一直以为父母对我的限制源于他们本身所具备的光环,他们越是强如磐石,我就越是弱不禁风。如您所说,控制有一部分来源于不安,如果他们也有为未知事件而感到困扰无力的状态,那么同我一样也是被控之人,他们控制了他们自己。 心理师:可以这么理解。 来访者:平复情绪再去看待他们两人......母亲上班和下班的状态区别之大,真是判若两人,在校为人师表,在家凶如泼妇。我开始记事的时候,也是高校教育资源选调最为紧张的时代,母亲经常将工作的压力发泄到家庭,父亲一次次的迁就与忍让让她的脾气越来越大,到最后受伤的还是她自己。父亲再也无法忍受了,向母亲发起了反抗,只是反抗的方式太过于沉痛,让这个本来就不太和谐的家庭又蒙上了一层阴云。我10岁那年,父亲出轨了...... 心理师:这很糟糕...... 来访者:我父亲在我眼里一直是个传奇。他自小生活在电不通、路不修的荒山野岭。爷爷、奶奶、叔叔、姑姑,一家五口,生活极为拮据。爷爷奶奶靠卖农粮勉强支撑三个孩子上学,父亲是三个孩子里学习最刻苦的一个,也是最聪明的一个。勉强读完小学,爷爷就不让父亲继续读书了,给他一把锄头下田干农活,那年他才11岁。即使如此,他也始终没有放弃学业,一边打零工一边攒学费一边学习,就这样上了大学,出国读了博士,可以说非常励志。但是,当我得知他出轨的那一刻,我眼中父亲的美好形象也随之轰然坍塌。 心理师:对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很难去消化和应对父母之间的问题...... 来访者:对的!那个时候我发现自己的行为也开始变得怪异,我会不停地扯头发,而且一扯就很难停下,严重的时候头皮都露出来了,不得不戴假发,扯完头发拔眉毛,拔完眉毛拔睫毛,只要是有毛的地方我都想扯掉。现在想想那个时候我的心理就已经出现问题了! W上面描述的“怪异”现象其实是一种应激反应,潜意识里是“保护自我”和“对抗”。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对男性的认知、概念是从父亲那里学习到的,父爱也是安全感、信任感重要的来源。父亲的“背叛”会让她感到恐惧,潜意识里认为父亲会离开这个家庭去“爱”别人,当W感到自己的爱被分割了,甚至消失不见了,出于对自我的保护,便选择用“对抗自我”的方式向父亲呈现自己的需要,也就出现了“问题”,其本质是W想以此来挽留父亲,与外界争夺父亲的关注和爱。 心理师:这种现象现在还存在吗? 来访者:长大后就没了。 心理师:好的。你认为自己的问题与你父亲有关? 来访者:不是吗? 心理师:(点头) 来访者:准确地说是跟那两个人的糟糕婚姻有关。 心理师:这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是吗? 来访者:不错!但却毁灭了三个人的人生。 很多父母认为夫妻之间只要没有离婚,家庭就是完整的,那么当着儿女的面暴露出一点小小的争吵也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然而,这种思想是非常可怕的。一个不和谐的家庭环境比一个父母离异的家庭带给孩子的伤害更大,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儿女看到父母吵架会萌生希望他们离婚的想法,目的是为了摆脱痛苦,远离争吵。虽然有些匪夷所思,但又是合乎常理。 从W经历的痛苦中可以看出,对一个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来说,被卷入到父母的情感矛盾中,宛如一场噩梦。父母的争吵迫使她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媒介,父母中的任何一方可能下意识的将对另一方的情感发泄到她的身上。W被迫承担来自父母双方的矛盾和压力,她感到非常艰难,也感到非常痛苦。之后,这种无奈的情绪慢慢演变成一种孤僻、自责的性格,给她后期的成长留下了巨大隐患。 心理师:我听了你描述的这些家庭故事之后,内心里感到极大的震撼,你经历了如此之多的生活坎坷,让我感受到你的不易。你选择将这些沉重的话题说出来,更让我发现到你那股面对家人的非凡勇气,还有那份对待生活的决心。最终,你还是选择了面对这所有的一切,而没有再次去回避。 来访者:对。 心理师:不过我也有个疑问。 一个睿智、善良的人可能不会抑郁,但有抑郁症的人大多睿智、善良。“好人病”就是形容抑郁症的。患者拥有一颗非常“高贵”的心,化身善良使者去拯救他们眼里的病态社会,一生都在照顾别人的感受而疏忽对自己的关照,最终让自己陷入抑郁痛苦之中。他们试图走出痛苦,却被告知不得不学会对外界释放内在“攻击”,对他们而言,那是罪恶的。最终,他们选择第二个出口,将攻击转向了内在的自己。 这是一种难以察觉的“病态”,常被归于低落的情绪。一旦被察觉,已是天崩地裂,山火不息。 书中“陷落”尘世的W,也许是你,也许是我…… 抑郁症心理治疗全程记录!心理师用温柔轻语和非凡耐心,引导聪慧多思、执着完美的你,觉察自我,走出抑郁。